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药品百科   
[0]

止泻药

止泻药 泻药(purgatives and laxatives),腹泻药,是控制腹泻的药物,通过减少肠道蠕动或保护肠道免受刺激而达到止泻作用,适用于剧烈腹泻或长期慢性腹泻,以防止机体过度脱水、水盐代谢失调、消化及养障碍,忌与抗生素牛奶同时服用。泻药为治疗腹泻的对症治疗药。要通过减少肠蠕动或保护肠道免受刺激而达到止泻效果。泻药适用于剧烈腹泻或长期慢性腹泻,以防止机体过度脱水、水盐代谢失调、消......
目录

药品简介

泻药为治疗腹泻的对症治疗药。要通过减少肠蠕动或保护肠道免受刺激而达到止泻效果。泻药适用于剧烈腹泻或长期慢性腹泻,以防止机体过度脱水、水盐代谢失调、消化或养障碍。其药理作用可分为两类:

改变肠道运动功能药此类药能提高肠张力,抑制肠蠕动,制止推进性收缩,代表药物有吗啡复方樟脑酊、地芬诺酯洛哌丁胺等。

肠黏膜保护也称吸附。可通过表面的吸附作用而吸附肠道体、细菌、病毒、外毒素,阻止其被吸收或损害肠黏膜。药物有药用炭、白陶土、思密达等。其中代表药物思密达,要成分是双八面体石微粒,对病毒、细菌及其毒素等攻击因子有强大的吸附作用。

药品作用

泻药的作用是什么?

由于腹泻是由多种不同病因所致的,应用泻药治疗属于非特异性的“治标”治疗,不能产生“治本”作用。泻药物是通过减少排便的次数、排便量,以及与排便相症状(如腹痛),来达到防止机体过度脱水、水盐代谢失调、电解质紊乱、消化及养障碍等的。所以在应用泻药治疗的同时,实施对因治疗不可忽视,以免贻误病情。

抑制肠蠕动的药物应在什么情况下选用?

此类药物适用于腹泻病情严重的患者。

此类药物能够导致肠蠕动减缓,因而病原微生物和其毒素对组织的侵袭增加,或减慢病原微生物的清除,故用于存在侵袭性肠炎表现(如高热、寒战便或便)的患者,以及严重溃疡结肠炎或可能发展为中毒性巨结肠的患者。

药品分类

(1)阿及其衍生物制(如盐酸洛哌丁胺地芬诺酯复方樟脑酊等):要通过提高肠张力、抑制肠道运动、制止推进性收缩而起止泻作用。

(2)吸附(如药用碳):通过药物表面吸附作用,吸附肠道中水、、细菌、病毒、毒物,阻止它们被肠黏膜吸收或损害肠黏膜而止泻。

(3)收敛(如鞣酸蛋白):通过凝固蛋白成保护层而使肠道免受有害因子的刺激,减少分泌。

(4)保护药(如碱式碳酸铋):具有成肠道保护膜的作用,使之不受刺激缓解腹泻

(5)其他:通过治疗肠消化不良、调整肠道正常菌群的生长和组成、抑菌或杀菌等机制而止泻,如乳酶生、双歧杆菌、盐酸小檗碱等。

注意事项

泻药抗生素忌同时服用

泻药物思密达对消化道的细菌、病毒及其产生的毒素、体具有极强的吸附作用,从而起到止泻作用,但同时它强大的吸附作用也会作用于同时服用的抗生素等药物,快速吸附氟哌酸的成分和培菲康中的活性益生菌并与之结,使这两种药物的成分无法被黏膜充分吸收,药效自然大打折扣。

不仅如此,生活中很多常用的药和泻药都有一定的吸附作用,大多数有机药物如抗生素维生素等都可能被上述药物吸附,使它们不能被肠黏膜吸收,而影响药效。

因此,在服药时,药、泻药应尽量与抗生素类药物分服用,如需同时服用,应把时间错,至少与其他药物隔一小时服用,培菲康等调整肠道菌群平衡的药物则应跟抗生素相隔两小时服用,对伴有感染性腹泻应联应用有效的抗菌药物,不能单独使用泻药

泻药牛奶

泻药时不能饮用牛奶,因为牛奶不仅降低泻药的药效,而且其含有的乳糖还容易加重腹泻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