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葫芦茶根

葫芦灌木,高1-2m。直立,分枝三棱,棱上被粗毛,后变秃净。互生,叶片卵状披针至狭披针,长4-18cm,宽1-4cm,先端急尖,基部浅心形,上面无毛,中脉侧脉被长毛;叶柄具宽翅,葫芦。【称】葫芦 (《贵州草药》)【来源】为豆种植物 葫芦。【采集】夏、秋采集。落灌木,高1-2m。直立,分枝三棱,棱上被粗毛,后变秃净。互生,叶片卵状......
目录

基本信息

称】葫芦 (《贵州草药》)

【来源】为豆种植物 葫芦

【采集】夏、秋采集。

植物形态

葫芦

灌木,高1-2m。直立,分枝三棱,棱上被粗毛,后变秃净。互生,叶片卵状披针至狭披针,长6-15cm,宽1-4cm,先端急尖,基部浅心形,上面无毛,中脉侧脉被长毛;叶柄具宽翅,葫芦托叶2枚,披针,有纵总状花序腋生或生,长15-30cm;苞片小,锥尖状;花萼钟状,长约3mm,下面裂齿线状,有疏长毛;花冠紫红色,蝶,旗瓣,先端微凹,翼瓣卵形,基部有龙骨瓣镰刀壮弯,爪与瓣近等长;雄蕊10(9+l),二体,下部合生;子房密生短柔毛,花柱弯。荚果条状长,长2-5cm,有荚5-8,秃净或被毛,缝线直,缝线呈波状期7-9月,果期8-10月。

葫芦

灌木。全株伏地,多分枝长达1m,三棱,棱上疏被短硬毛。互生,叶片卵状披针卵形,长3-10cm,宽l-5cm,先端急尖,基部心形叶柄长0.7-3.2cm,具翅;托叶披针,有纵总状花序生或腋生;萼筒短,5齿,稍长于萼筒,上面2齿合生,下面3齿披针花冠紫色,长约7mm;雄蕊10,二体,下部合生荚果条状长,长20-28mm,宽约5mm,8-9,无毛,具明显网状缝被缘毛。、果期8月。

药用价值

性味】《贵州草药》:"性平,味微苦辛。"

【功用治】清热解毒。治风热咳嗽肺痈黄疸肿,瘰疬,痨。

贵州草药》:"清热,解毒,利湿,止咳。"

【用法与用量】服:汤,0.5~1两。

【选】①治风热咳嗽咯血葫芦三至五钱。水兑蜂蜜服。(《贵州草药》)

②治肺痈葫芦五钱。水服。(《福建草药》)

③治高烧或黄疸病:葫芦一两。水服。(《贵州草药》)

④治肿:葫芦一至二两。水服;另用鲜加冷饭少许,捣烂患处。

⑤治瘰疬、瓜藤葫芦一至二两。水服。

⑥治痨:葫芦一至二两,南蛇藤、山芝麻、粗叶榕各一两。酌加豆腐,水服。(④以下出《福建草药》)。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葫芦藓

下一篇 高原肺水肿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