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葫芦藓

葫芦藓 葫芦藓(拉丁:Funaria hygrometrica Hedw.),称石松毛,属于葫芦藓科、葫芦藓属植物葫芦状小黄绿色,无光泽,丛集或列群生。长1-3厘米,单一或稀疏分枝密集簇生,干时皱缩,湿润时倾立,长孢蒴,不对称,多垂倾,具明显的台部。盖微凸。帽兜,有长。 生于平原、田圃、居住处周围和烧后的林地,常生于有机质丰富含氮肥较多的湿土。要种类分......
目录

物种起源

葫芦藓因长柄的端生有一个葫芦状的结构而得

形态特征

葫芦藓

葫芦藓植物体矮小,淡绿色,直立,高1-3cm。单一或从基部稀疏分枝簇生,长端渐尖,全缘中肋粗壮,消失于叶尖之下,细胞近于长,壁薄。雌雄同株异苞,雄苞生,蕾状。雌苞则生于雄苞下的短侧上;蒴柄细长,黄褐色,长2-5cm,上部弯孢蒴,不对称,具明显台部,干时有纵沟槽;蒴齿两层;蒴帽,具长葫芦瓢状。表皮皮层都是由薄壁细胞所组成,并不成真正的输导组织机械组织

生长习性

生长环境

葫芦要是氮肥丰富的阴湿地区,性喜腐殖质丰富的阴湿地面;

葫芦藓为土生喜氮的小型藓类,遍布于全国。多生于林地上,林缘或路边土壁上,面薄土上,或洞边,墙边土地等阴凉湿润地方上

如果你生活的地污染比较严重,恐怕就很难见到苔藓植物了。因为许多苔藓植物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体可以从两面侵入细胞,从而威胁它的生存。人们利用苔藓植物的这个特点,把它当做监测空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分布范围

葫芦藓中国境产于新疆吉林省陕西省、浙江省、江西省、云南省和江苏省等地。

葫芦藓在全世界广泛分布。在中国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及西南等地区。多生于田边地角或房前屋后富含氮肥的土壤上,亦多见于林间烧迹地上,在林缘、路边、土地上及土壁上也常见。

繁殖栽培

繁育

葫芦藓葫芦藓是植物水生向陆生过渡的代表之一,具有明显的世代交替现象和特殊的繁殖习性并在植物界中的进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因而是生物的重要容。但在生物中,因季等多面因素,无法拿出生活着的葫芦藓陈示给生以便加深生的感性认识,增强教的直观性。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我们可用玻璃试管在室人工繁育葫芦藓,其法简便易,现介绍如下:

一、采集葫芦藓的孢子体:

在室繁育葫芦藓需要用野生葫芦孢子体。采集野生的葫芦孢子体要在每年中夏以后进葫芦藓的孢子体一般在中夏以后始出现,夏末秋初大量成熟,这段时间是采集葫芦孢子体的最佳期。外出采集时要携带广瓶和镊子。用镊将那些蒴柄已变成红色葫芦孢蒴饱满的孢子体轻轻取下,放入广瓶中,盖好。孢蒴绿色的表明孢子还未成熟;蒴帽落的孢子又已出,均无采集价值。为防止孢子体干蒴帽落导致孢子出,要将广瓶封好,避免瓶中水份过度失。采集后,要将装有葫芦孢子体的广瓶放在室避光阴凉处,保存备用。

二、制备繁育试管:

葫芦藓在室繁育葫芦藓的器皿可用盆,也可以用玻璃试管或者用其它的器皿。而用玻璃试管更便于操作,管理和观察。制备玻璃繁育试管可在春季进,制备法比较简单。制备时先将浸在水中多天的砖块碎成菜豆粒大小的碎块,加在20毫升的玻璃试管,每只试管放5克左右,再在砖块上面加黑钙土2克。用滴管在每只试管滴加清水,至部分砖块出含水饱和为止。棉团封好试管,放在试管架上。试管架要放在室直射光线照不到的地,防止强光照射。以后要随时观察,注意保持试管湿润,防止干

三、接种:

葫芦藓接种野生的葫芦孢子可在春夏两季进。初夏,室温上升至15℃,就可接种。接种时用镊子或针将采集的葫芦孢子体上的孢蒴撕破,将黄色孢子落在繁育试管中,滴加2滴清水,用棉团塞好试管,接种工作就完成了。接种后的试管仍放在试管架上,放在室避光处培养。

四、培养和观察:

葫芦藓接种后,每隔2—3天要用滴管加水几滴,并放在室阳光直射不到的地,要防止干或暴晒。以后每天要进观察和记录。20几天后,可见葫芦藓的体,体逐渐长大,约1个月后,成了植物体。夏末秋初,葫芦藓的绿色孢子体出现并逐渐成熟。从体出现至孢子成熟的各个时期都可用于教

五、制作干制标本

葫芦藓的孢子成熟后,可用试管直接制作永久性干制标本。制作法很简单。首先去掉试管上的棉团,放在强光且通的地待试管的水份发后,再用软木塞封好,贴上标签,一支永久性的干制标本就制成了。

培育改进

葫芦藓改进后的实验分为两个环

培养原丝体、培养配子体与孢子体。

1.培养原丝体

(1)制种,采集成熟健壮的葫芦孢蒴,收集孢子。先配制10%的浸泡灭菌,再用凉水冲洗几次,然后浸入20℃左右的温水中,将孢蒴放出孢子,制成悬浮液。

(2)选土选取腐殖土适量,干后去除杂物并压碎,用家用灭菌后分装入几个盆中,用凉水浸透,使上呈潮湿状。

(3)接种将孢子悬浮喷洒在土壤表面,盖上玻璃,放入室向阳处培养观察,保持土壤常处于潮湿状态,温度控制在20℃左右。一般情况下,一周孢子萌发,两周可见绿色原丝体,并逐渐成群体覆盖在土壤表面。不久,原丝体向下长出假根,向上分化体。

(4)观察取少许带上原丝体置于清水中,淘洗干净,选取典型个体制成装,对比观察,假根原丝体清晰可见。

2.培养配子体与孢子体:

选取发育健壮的葫芦藓群落花盆,盖上玻璃,置于室向阳处继续培养,注意观察并保持土壤湿环境。不久,雌雄陆续出现,继而其预部分化出颈卵器与精子器(分位于雌孢和雄孢中),卵细胞受后逐渐发育孢子体。在培养的盆群落中,由于不同的卵细胞受时间早晚不同,因此可以见到孢子体不同发育阶段时期的各个态。选取典型个体制成装对比观察,清晰可见配子体与孢子体各部分的态特征以及二者之间的联系。

主要价值

药用介绍

  • 基本信息

【药 葫芦

葫芦藓【拼 音】 HULUXIAN

【拉丁】 原植物葫芦藓Funaria hygrometrica Hedw.

】石松毛、牛毛七堂须、红孩儿

【来源】苔藓类葫芦藓Funaria bygrometrica Sibth.,以全草入药。

【功能治】除湿治痨伤吐血,跌打损伤,湿气脚痛。治气郁,跌仆闪挫痹症

性味归经】 辛、涩,平。 入

【用法用量】 服:汤,6一15克。

【动植物资源分布】 分布于中国南北各省区,且为全世界广布种植。

【考 】 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中药化成分】 全草含苔藓激动素(bryokinin)。

【注意】孕妇及体虚者少用。

  • 各家论述

《新华本草纲要》:全草:味辛、涩、性平。有舒筋活、祛镇痛、止等功能。用于治鼻窦炎、痨伤吐血、跌打损伤、关节炎等症。

1.治肺热吐血 葫芦藓60g,茅草60g,侧柏30g。水服。

2.治跌打损伤 葫芦藓60g服;另取鲜草量捣。(1-2出自《中国药用孢子植物》)。

  • 药材鉴定

葫芦藓性状鉴:本品为皱缩的株,或数株丛集的团块,黄绿色,无光泽。每株长可达3cm,多单一,密集簇生众多的皱缩小湿润展平后呈长状,全缘中肋较粗不达叶尖,有的可见紫红色细长的蒴柄,上部弯,着生孢蒴,不对称,其蒴帽,有长微,味淡。

葫芦藓提取物以中国大兴安岭原始森林里所生长的野生葫芦藓为原料,采用现代CO2超临界技术提取的以Bracteatin有效成分为的强效综提取物(粉),其含量高达25%以上,要化成分为Bracteatin等。用于肺热吐血、劳伤出、跌打损伤、湿气脚痛等。

物种保护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录》(IUCN 2018年 ver 3.1)——无危(LC)。

植物研究

成分

葫芦藓植物体含苔藓激动素(bryokinin),动力(kinetin),环磷酸腺苷磷酸二酯酶(cAMP phosphodiesterase),茁长素(auxin),吲哚-3-乙酸(indole-3-acetic acid)及脂类。29×10-3%,铜16×10-4%,锰15×10-3%,绿体含117×10-3%,铜138×10-4%,锰25×10-3%。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抗酸药

下一篇 葫芦茶根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