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药品百科   
[0]

平喘药

平喘药是指能作用于哮喘发病的不同环,以缓解或预防哮喘发作的一类药物。常用平喘药可分为以下几类:①β上腺素受体激动;②M碱受体拮抗;③磷酸二酯酶抑制;④过敏介质阻释;⑤上腺皮质激素类;⑥白三烯受体拮抗。是一种世界范围的常见病,多发病,危害性极大,严重地威胁广大人民的健康,其中部分人群可成终生痼疾,加之喘息又是呼吸系统疾病的症状,患者在身体和精神难于忍受,十分迫切地需要安全,有效......
目录

哮喘简介

是一种世界范围的常见病,多发病,危害性极大,严重地威胁广大人民的健康,其中部分人群可成终生痼疾,加之喘息又是呼吸系统疾病的症状,患者在身体和精神难于忍受,十分迫切地需要安全,有效的平喘药,以缓解和消除症状

哮喘形成

哮喘是气管广泛性阻塞起的呼呼吸困难,伴有哮鸣音变态反应性疾病,诱发的原因很多。起支气管阻塞的发病基础是:气管平滑收缩(痉挛)、过多的黏液分泌及黏附在气管壁上。

气管黏膜水肿,常见原因为气管哮喘和喘息气管炎。前者以气管平滑痉挛为,多由于某些过敏因子起,来去较快。后者是慢性气管炎和慢性气管气管平滑肥厚,黏膜及黏膜下慢性炎性浸润和水肿,以及黏液腺增生和分泌大量黏液,系慢性起病和呼吸困难逐渐加重,往往由于感染等诱因而急性加剧,分泌物增多,水肿加重和刺激气管平滑收缩,即使积极治疗也一时难于缓解。

气管哮喘属于第I型过敏反应。有过敏体质的人因接触某种过敏起。过敏原包括:吸入花粉,霉尘,细菌,动物毛屑,工业粉尘或体,受冷及呼吸道感染,以及进食某些,肉蛋类或药物。过敏原通过刺激B—淋巴细胞,产生免疫IgE亲细胞抗体。IgE抗体结在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表面上。过几天或几个月之后,如再次接触该过敏原,则起抗原—抗体结反应,进而触发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组胺等化介质。气管局部释放的组胺刺激气管壁上的受体,通过迷走神经起反射性气管痉挛。除组胺化介质之外,还有其他更重要的因素。IgE抗体在细胞上与过敏原结还能激活补体,起炎症反应,进而激活中性粒细胞产生及释放慢反应物质(SRS—A),即白细胞三烯素与C4,D4,及E4的称,其释放比组胺慢,作用的时间比较长,能起持久的气管痉挛和管平滑收缩。

人体气管壁上有上腺素α和β2受体,兴奋α受体气管平滑收缩,兴奋β2受体气管平滑舒张。哮喘患者清中存着β2受体的自身抗体,中β2受体的密度降低,这可能是哮喘患者对β上腺能低反应及气管平滑张力增加的原因,因而平喘药可采用β上腺素受体激动。如氯丙那林特布他林沙丁胺醇等。另在气管平滑上还存在M碱受体,兴奋迷走神经能使平滑收缩,因而气管可通过M硷受体拮使平滑松弛,因此,这也为平喘药拓了一条作用途径。如抗碱药异丙托溴铵茶碱类药物多年来应用于平喘,是一些较老的药品,其作用一向被认为是通过抑制磷酸二脂酶,减少腺苷酸环化酶(cAMP)的降解而使气管平滑松弛,但近年来有据认为,通过促进源性儿茶酚胺的释放也是其作用的另一面。过敏递质阻释能直接削减气管痉挛的化介质。用上腺皮质激素阻止过敏反应,因而能迅速收到明显效果,常用于急救。自然,气管哮喘治疗最本的是明确过敏原,尽量不接触过敏原及有条件者进过敏疗法。平喘药只是一些对症治疗的药物。

药物分类

气管扩张药

气管扩张药包括β2受体激动药、茶碱类和吸入性抗碱药。

β2受体激动药通过激动气管平滑细胞膜上的β2受体,产生松弛气管平滑作用。非选择性β受体激动药,平喘作用强大,但可起严重的心脏不良反应。选择性β2受体激动药对β2受体有强大的兴奋性,对β1受体的亲和力低,常规服或吸入给药时很少产生心血管反应。这类药物要用于气管哮喘、喘息气管炎及伴有气管痊孪的呼吸道病。有注射、普通、缓释、粉雾等多种剂型可供临床选择。

茶碱是一类甲基黄嘌呤类衍生物,对道平滑有直接松弛作用,其要作用机制是抑制磷酸二酯酶,使细胞cAMP、cGMP水平升高。要用于慢性哮喘的维持治疗,以防止急性发作和慢性阻塞性肺病茶碱的安全范围较窄,不良反应较多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其药浓度密切相药浓度超过治疗水平( >20mg/L) 时,易发生不良反应,应用时常须进药浓度监测。

吸入性抗药对道平滑有一定的选择作用。单独或与硫酸沙丁胺醇一起使用均可奏效,具有扩张气管的作用。这类药物比短效β2受体激动药起效慢,对β2受体激动药耐受的病人有效,对老年性哮喘尤为适用,还可用于治疗因β受体被阻断药起的气管痉挛。

抗炎平喘药

抗炎性平喘药通过抑制道炎症反应,可以达到长期防止哮喘发作的效果,已成为平喘药中的一线药物。糖皮质激素是抗炎平喘药中抗炎作用最强,并有抗过敏作用的药物。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哮喘可以改善病人功能、降低道高反应性、降低发作的频率和程度,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哮喘时糖皮质激素有全身用药和吸入给药两种给药式。全身给药易起较多的严重不良反应。吸入给药在可获得较高的药物浓度,充分发挥局部抗炎作用,并可避免或减少全身性药物的不良反应。吸入剂型糖皮质激素前最常用的抗炎性平喘药

过敏平喘药

本类药物包括炎症细胞膜稳定,如色甘酸钠,奈多罗米钠以及H1受体阻断如酮替芬,白三烯药阻断药半胱氨酰白三烯等;通过抑制免疫球蛋白E介导的肥大细胞释放介质和对抑制巨噬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等炎症细胞的活性发挥抗过敏作用和轻度的抗炎作用。其平喘作用起效较慢,不宜用于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治疗,临床上要用于预防哮喘的发作。

茶碱

(1)作用与应用。茶碱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心脏,舒张管,松弛平滑利尿等作用。因而可用于:

A、痉挛性气管炎,急、慢性气管哮喘;

B、力衰竭时的气喘

C、鉴于茶碱能抑制小管对Na+和CI-的重吸收,加强收缩力,从而增加流量,使尿量增加。可作为水肿助治疗。

(2)注意事项。本品对局部有刺激性,不宜皮下注射,应深部注或静注。

麻黄

作用与应用。麻黄碱的作用与上腺素相似。但松弛气管平滑、扩张气管的作用比上腺素缓和而持久。

作用特点

哮喘的特点为气管平滑痉挛性收缩,积滞和呼吸道黏膜充水肿,于是道阻塞,使空出入受到阻碍,以呼尤为严重,呈现喘息吸入困难。平喘药能通过不同作用机制而缓解气管平滑痉挛,使其松弛和扩张,因而可以缓解气急呼吸困难症状

1、上腺素β受体激动上腺素,异丙上腺素平喘作用强大而迅速,但选择性作用差,对β1和β2受体兴奋性均较强,因而副作用较多,如率加速,耗氧量增加,直至起致死性的律失常,并影响压(上腺素使压升高),一般适用于控制急性发作。近年来发展的新药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氯丙那林等,通过提高气管平滑中cAMP的含量,产生舒张效应,并能抑制过敏介质释放,服有效。磷酸二酯酶抑制茶碱和喘定对肠道刺激性较茶碱小,对伴有动过速或不宜使用上腺素类药物的病人可以选用。

2、抗过敏色甘酸钠是一种新型的平喘药,能稳定肥大细胞膜,使钙离子不易进入细胞从而抑制原抗体结起的化介质释放,但其缺点在于服无效且作用发生缓慢,要连用数天,直至数月后才收到防治效果(预防吸入性哮喘)。

3、上腺皮质激素类对反复发作的顽固性气管哮喘或哮喘持续状态有较好的疗效。但长期应用可有明显的全身性不良反应。近来应用这类药物的吸入治疗哮喘获得较好疗效,几无不良反应。

应用原则

平喘药的用药途径是多面的,可以服,静注,喷雾或吸入给药。服给药吸收较慢,药浓度要过一段时间后达到稳定的水平,一般仅用于预防及轻微哮喘的治疗。静注射作用快,可用于急性发作和哮喘持续状态,但在家应用极不便。喷雾和吸入给药,使药物直接到达气管,并在气管成有效的高浓度,具有速效性,安全性和便性。因此前上市的药品较多。

在哮喘急性发作时,应选用上腺素β受体激动沙丁胺醇喷雾,一次0.1毫克,必要时4小时重复1次,或同时茶碱二羟丙茶碱,这两类药通过不同环,均使哮喘症状缓解。

若有轻度感染需及时应用抗感染药物。此类患者忌用上腺皮质激素。对发作频繁的哮喘患者,其要问题往往是源性过敏原作祟,控制感染常是重要的治疗环

近年来认为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气管炎症,在炎症的过程中有多种因素参与,因此在哮喘症状出现之前,使用一些抗感染药,抗炎药,抗组胺药是有益的。

并用痰药物,这样避免液堵塞气管,加重哮喘。

对于哮喘持续状态的病例应及时送往医院治疗。尽快纠正缺氧状态并应用上腺素皮下注射,一次0.3—0.5毫克,效果较好,并酌情一日茶碱及抗菌药物。

精神紧张的病人,尤以由于神经精神因素诱发的哮喘患者须酌情给予镇静或安定

应用喷雾或吸入给药,一般每隔3—4小时喷雾1次,24小时不得超过6次,并应注意喷嘴的正确维护和清洁法。

哮喘病人往往有低容量血症,应用茶碱类药物,由于利尿作用可增加脱水,因此要注意适量补充液体,多饮水,桔汁等。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高原适应不全症

下一篇 盖氏骨折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