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大咯血

通常咯血是指1次咯血量超过100ml,或24h咯血量超过600ml以上者。需要强调的是,对咯血病人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不要过分拘泥于咯血量的多少,而应当结合病人的一般情况,包括养状况、面色、搏、呼吸、压以及有否发绀等,进判断。对那些久病体衰或年迈咳嗽乏力者,即使是少量咯血亦可造成病人窒息死亡,故对这类病人亦应咯血的救治原则进救治。脏有两组管,即环和气管环,起于右......
目录

病因

脏有两组管,即环和气管环,起于动脉锥的动脉及其分支为低压系统,提供着脏约95%的供,气管动脉发自于动脉,为高压系统,一般向脏提供约5%的液,要向道和支撑结构,据统计,在咯血病人当中90%的出来自气管环,而出来自环者仅占10%左右。

前已知可咯血的疾病有近100种,其解剖部位的不同,可将其分为4大类,即:

气管气管疾患;

部疾患;

心血管疾患;

④全身性疾患。

据最近的外科系列综研究,在上述常见病因中,咯血的常见病因依次为:

气管扩张(30%):

气管扩张(bronchiectasis)以局部气管不可逆性解剖结构异常为特征,是由于气管及其周围组织慢性化脓性炎症和纤维化,使气管壁的肉和弹性组织破坏,导致气管及持久扩张。

肺癌(30%):

肺癌发生于气管粘膜上皮,亦称气管癌。近50年来许多国家都报道肺癌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在男性癌病人中,肺癌已居首位,在女性发病率也迅速增高,占女性常见恶性肿的第2位或第3位。肺癌病因至今尚不完全明确,大量资料表明,长期大量吸纸烟是肺癌的一个重要致病因素。

结核(30%):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起的慢性传染病,可侵及许多脏器,以部受累结核(pulrnonarytuberculosis)最为常见。排菌患者为其重要的传染源。

病机

咯血是由于气管及其周围组织炎症和支气管阻塞所致的气管壁的毁损和管腔扩张,变,常伴有毛细管扩张或气管动脉动脉末支扩张等动脉破裂,故可反复大量咯血

临床表现

反复咯血可长达数年或数十年,程度不等,从少量到大量咯血不等,咯血量与病情严重程度有时不一致。有些病人平素无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以反复咯血要表现。

检查

(一)实验室检查

1.检查

炎症时白细胞总数常增多,并有核左移。如发现有幼稚型白细胞则应考虑病的可能。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常提示有寄生虫病的可能。有性疾病时,应测定出凝时间、酶原时间及计数等,必要时作骨髓检查。

2.液检查

通过和培养,查找一般致病菌、结核菌、真菌、寄生虫卵及肿细胞等。

(二)其他助检查

1.胸部X线检查

胸部X线咯血的诊断意义重大,故应作为常规检查项。要求多个体位投照,必要时还应加照前弓位、点及断层。胸上出现沿气管分布的卷发状阴影,多提示气管扩张;液平多见于脓肿;实质性病变多考虑部肿。值得注意的是,在病灶大量出液可被吸入邻近道,此种吸入可导致充盈,吸入肺炎。在早期易与部实质性病变相混淆,但吸入肺炎常在1周吸收,故再次摄将有助于两者鉴

2.胸部CT

是一项非侵袭性检查,对功能障碍者较为安全。但对活动性咯血患者,一般应在咯血停止后进。与普通X线胸相比,在发现与心脏管重叠的病灶及局部小病灶等面,CT检查有其独特的优势。在评价稳定期气管扩张病人面,胸部CT已基本取代了气管造影。国外的一项研究报告,CT对囊状气管扩张的敏感性为100%,对柱状气管扩张的敏感性为94%;特异性均为100%。受价格因素影响,前对咯血病人,胸部CT仍只作为二线检查项

3.气管镜检查

咯血病因诊断不清,或科保守治疗止效果不佳者,前多张在咯血期间及早施气管镜检查。其依据是:

(1)早期施气管镜检查可更加准确地确定出部位。

(2)可显著提高咯血病因诊断的正确率。

(3)为治疗法的选择和实施提供依据(如外科手术,气管动脉栓塞术等)。

(4)可直接对出部位进局部止

气管镜的种类可分为硬质气管镜和可屈气管镜(即纤维气管镜)。通常外科医生多喜欢选用硬质气管镜,而科医生则更偏爱纤维气管镜。相比较而言,纤维气管镜具有操作简便,无需全身麻醉,可见区域广且损伤小等优点,故已被临床广泛采用。然而,一旦出量超过纤维气管镜的吸能力,或反复出现凝块玷污和堵塞纤维气管镜等情况时,应改用硬质气管镜来进检查。或给予气管插管,以防止出量过大而造成窒息,同时也便于纤维气管镜吸管腔或末梢被凝块堵塞后的退出清洗和再入。应当强调,咯血期间进气管镜检查具有一定危险性。因此,检查前应作好必要的抢救准备,尤其是对窒息的抢救准备。同时应注意检查过程中的给氧以及电图、压、氧饱和度等的监测,减少不良后果的发生。

4.气管造影

随着胸部CT及纤维气管镜的广泛应用,现已能够对直径仅几毫米的道进直视观察。加上气管造影检查的操作过程,具有造成病人低氧和气管痉挛的潜在危险,咯血病人往往难以耐受。因此,对于近期或活动性咯血病人而言,其诊断价值相当有限。前,气管造影要用于:①为实局限性气管扩张(包括隔离的)的存在;②为排除拟外科手术治疗的局限性气管扩张病人存在更广泛的病变。

5.管造影

(1)选择性气管动脉造影近年的1组资料显示,306例咯血病人中,出来自气管动脉者280例(占91.5%),来自动脉者26例(仅占8.5%)。另1组对72例咯血病人的研究发现,出来自动脉者也仅占8.4%。可见咯血病人的出,绝大部分来自气管动脉系统。选择性气管动脉造影不仅可以明确出的准确部位,同时还能够发现气管动脉的异常扩张、扭动脉成以及体环-环交通支的存在,从而为气管动脉栓塞治疗提供依据。

(2)动脉造影对空洞型结核、脓肿等疾患所起的顽固性咯血;以及怀疑有侵蚀性假性动脉动脉存在者,应在作选择性气管动脉造影的同时,加作动脉造影。

6.同位素扫描

停止后通气/灌注扫描有助于明确栓塞的诊断。

诊断

一般过询问病史和体检以及上述各项检查之后,对咯血病因多可作出正确的诊断。咯血常为全身疾病临床表现的一部分,全面、细致的体格检查将有助于咯血病因诊断。

并发症

1.窒息

咯血病人的要危险在于窒息,这是导致病人死亡的最要原因。因此,在咯血的救治过程中,应时刻警惕窒息的发生。一旦发现病人有明显胸闷烦躁部作响、呼吸浅快、大汗淋漓、一侧(或双侧)呼吸音消失,甚至志不清等窒息的临床表现时,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全力以赴地进抢救:

(1)尽快清除堵塞道的积,保持道通畅:迅速将病人抱起,使其头朝下,上身与床沿成45℃~90℃角。助手轻托病人的头中使其向部屈,以减少气道的弯。并拍击病人部,尽可能倒出滞留在的积。同时将(注意义齿),清理口咽部的积,然后用粗导管(或纤支镜)插入气管吸出积

(2)吸氧,立即给予高流量的氧吸入

(3)迅速建立静通道,最好建立两条静通道,并据需要给予呼吸兴奋药物及补充容量。

(4)绝对卧床,待窒息解除后,保持病人于头低足高位,以利体位流。胸部可放置袋,并鼓励病人将咳出。⑤加强生命体征监测,防止再度窒息发生。注意压、率、电、呼吸及氧饱和度等的监测,准备好气管插管及呼吸机等设施,以防再窒息

2.休克

若患者因大量咯血而出现搏细速、四肢湿冷、压下降、压差减少,甚至意识障碍休克的临床表现时,应休克的救治原则进抢救。

3.吸入肺炎

咯血后,病人常因液被吸收而出现发热,体温38℃左右或持续不退,咳嗽剧烈,白细胞总数升高、核左移、胸示病变较前增多,常提示并有吸入肺炎结核病灶播,应给予充分的抗生素或抗结核药物治疗。

4.不张

由于大量咯血块堵塞气管;或因病人极度虚弱,镇静、镇咳的用量过度,妨碍了气管分泌物和液排出,易造成不张。不张的处理,首先是流排或排,并鼓励和帮助病人咳嗽。若不张时间不长,可试用茶碱、α-糜蛋白酶等,雾化吸入湿化气道,以利于堵塞物的排出。当然消除不张的最有效办法,是在纤维气管镜下进局部气管冲洗,清除的堵塞物。

治疗

1.一般处理,绝对卧床休息

医护人员应指导病人取患侧卧位,并做好解释工作,消除病人的紧张和恐惧理。咯血期间,应尽可能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搬动,以免途中因颠簸加重出窒息致死。同时,还应鼓励病人咳出滞留在呼吸道的陈,以免造成呼吸道阻塞不张。如病人精神过度紧张,可用小量镇静。对频发或剧烈咳嗽者,可给予镇咳药。必要时可给予可待因服。但对年老体弱患者,不宜服用镇咳药。对功能不全者,吗啡、哌替啶,以免抑制咳嗽反射,造成窒息

2.止治疗

(1)药物止垂体后素可直接作用于管平滑,具有强烈的管收缩作用。用药后由于动脉的收缩,流量锐减,环压力降低,从而有利于管破裂处凝块的成,达到止的。对患有压、冠病、动脉硬化源性心脏病、力衰竭以及妊娠患者,均应慎用或不用。②管扩张通过扩张管,降低动脉压及楔压及楔嵌压;同时体管阻力下降,回心血量减少,液分流到四肢及环当中,起到“”的作用。造成动脉气管动脉压力降低,达到止的。对于使用垂体后忌的压、冠病、病及妊娠等患者尤为适用。治疗中副作用少,但为了防止体位性压及压下降的发生,用药期间应卧床休息。对容量不足患者,应在补足容量的基础上再用此药。③阿托品山莨菪碱对咯血病人亦有较好的止效果。此外亦有采用异山梨酯及氯丙嗪等治疗咯血,并取得一定疗效。④一般要通过改善凝机制,加强毛细管及功能而起作用。

此外尚有减少毛细管渗漏的卡巴克(安);参与酶原成的维生素K;对抗肝素蛋白以及中药云南白药、各种止粉等。鉴于临床咯血多是由于气管管破裂所致,故上述药物一般只作为咯血助治疗药物。

(2)气管镜在咯血治疗中的应用对采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顽固性咯血患者,应及时进纤维气管镜检查。其的:一是明确出部位;二是清除的陈;三是配管收缩酶、气囊填塞等法进有效地止。出较多时,一般先采用硬质气管镜清除积,然后通过硬质气管镜应用纤维气管镜,找到出部位进前借助气管镜采用的常用止措施有:①气管灌洗。②局部用药。③气囊填塞。

(3)选择性气管动脉栓塞术部受气管动脉动脉的双重供,两套环系统间常存在潜在交通管道,并具有时相调或相互补偿的功能。当气管动脉栓塞后,一般不会气管组织的坏死,这就为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咯血提供了客观依据。近20年来,动脉栓塞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咯血病人的治疗。尤其是对于双侧病变或多部位出功能较差不能耐受手术或晚期肺癌侵及纵隔和大管者,动脉栓塞治疗是一种较好的替代手术治疗的法。栓塞治疗通常在选择性气管动脉造影,确定了出部位的同时进。但当患者X线胸阴性、双侧均有病变或一侧病变不能解释出来源时,选择性气管动脉造影将无法进。这时先纤维气管镜检查,常能帮助明确咯血的原因及出部位,从而为选择性气管动脉造影和气管动脉栓塞术创造条件。一旦出部位明确以后,即可采用吸收性明胶海绵(明胶海绵)、氧化纤维素、聚氨基甲酸乙酯或无水等栓塞材料,将可疑病变的动脉尽可能全部栓塞。如果在气管及附属系统动脉栓塞以后,出仍持续存在,需考虑到动脉的可能。最多见的是侵蚀性假性动脉脓肿动脉动脉破裂。此时还应对动脉管造影检查,一旦明确病变存在,张同时做相应的动脉栓塞。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咯血的近期效果肯定,一般文献报道有效率可达80%左右。但这毕竟只是一种姑息疗法,不能代替手术、消炎、抗痨等病因治疗。注意当造影显示,脊髓动脉是从出气管动脉发出时,栓塞是忌的,因为这有造成脊髓损伤和截瘫的危险。

(4)放射治疗有文献报道,对不适手术及气管动脉栓塞的晚期肺癌及部分菌感染咯血病人,局限性放射治疗可能有效。推测放疗起照射局部的管外组织水肿肿胀和坏死,造成管栓塞和锁,起到止效果。

3.手术治疗

绝大部分咯血病人,过上述各项措施的处理后出都可得到控制。然而,对部分虽积极的保守治疗,仍难以止,且其咯血量之大直接威胁生命的患者,应考虑外科手术治疗。

(1)手术适应24h咯血量超过1500ml,或24h1次咯血量达500ml,科治疗无止趋势。反复咯血,有窒息先兆时。一或一侧有明确的慢性不可逆性病变(如气管扩张、空洞性结核、脓肿菌球等)。

(2)手术广泛的弥漫性病变,(如两广泛气管扩张,多发性气管囊肿等)。全身情况差,功能代偿不全。③非原发性部病变所起的咯血

(3)手术时机的选择手术之前应对病人进纤维气管镜等检查,明确出部位。同时应对病人的全身健康状况,功能有一个全面的评价。对无法接受功能测试的患者,应据病史、体检等进判断。尤其是切除后功能的估计,力求准确。手术时机以选择在咯血的间隙期。此期手术并发症少,成功率高。据国外的1组资料显示,在活动性咯血期间施手术,死亡率可高达37%,其中绝大部分病人的直接死亡原因是由于手术期间的吸入所致。相反咯血间隙期手术,其死亡率仅为8%。可见,手术选择在咯血间隙期进,可明显降低死亡率。

护理

如病人有呕吐,应做好呕吐护理,大量出汗时应及时协助病人更衣、饮水。

预防

咯血病人的居室应保持安静、清洁、舒适、空新鲜、阳光充足。咯血量小的病人应静卧休息。大量咯血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取平卧位,头应偏向一侧或侧卧位,既保持呼吸道畅通,又可避免因不慎将咯出的吸入气管部而窒息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