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魂草
物种起源
形态特征
还魂草(卷柏)是一种多年生直立草本蕨类植物,高5~18cm,主茎直立,常单一,茎部生多数须根;上部轮状丛生,多数分支,枝上再作数次两叉状分枝。叶鳞状,有中叶与侧叶之分,密集覆瓦状排列,中叶两行较侧叶略窄小,表面绿色。
它具有极其顽强的抗旱本领,在天气干旱的时候,小枝就卷起来,缩成一团,以保住体内的水分。一旦得到雨水,气温一升高,卷缩的小枝会平展开来,所以叫“九死还魂草”。
植物的含水量各不相同。水生植物含水量常达98%,沙漠地区植物有的只达6%,木本植物的含水量约70%~80%。而还魂草含水量降到5%以下,仍然可以维持生命。有人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卷柏压制成标本,保存了几年,拿出来浸在水中,当温度适宜时,它竟又“还魂",开始生长。
生长习性
生长环境
抗旱力极强,干时内卷成团,有水分时舒展开来。盛夏见干浇水,冬天扣水。耐瘠薄,通常不需施肥。要求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可用砂砾栽培,水培也可。在温暖环境中生长良好,20℃左右为最适温度。盆栽植株越冬温度不低于0℃。喜半阴。孢子繁殖。匍匐性种类可采用分茎繁殖。将匍匐茎切下3-6厘米长,然后放在细砂层上,每天浇水3-4次,很容易成活。
分布范围
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在中国分布广东、广西、福建、浙江、江苏、湖南、陕西,河北、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中国大部分地区均产。 中国以外分布到俄罗斯的西伯利亚、朝鲜半岛、日本、印度和菲律宾。 常见于石灰岩上,海拔(60-)500-1500(-2100)米。
繁殖栽培
栽培方法
卷柏为孢子繁殖,或从产地采挖自生苗盆栽。盆土要求轻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栽后放置在阴湿,无直射阳光的地方。卷柏的孢子繁殖选取叶腑中长有成熟孢子囊的茎段,自枝顶切下1.5厘米,置于排水良好的洁净土壤表面,土壤常用1份泥土加4份细砂混合而成,在茎段切口上洒些过筛的细土,保持切口的湿度,用玻璃加盖,防止失水,常保持潮湿,置于20℃左右温度条件下,约9个月后就能长出新株。
栽培技术分茎繁殖,有些种类可用叶片繁殖及孢子繁殖。分茎繁殖是将匍匐茎切成3-6厘米长的茎段,放在细砂土上,每日浇水3-4次,保持湿润,即可成活。有些种类可将小叶片插到泥土中,浇水保湿,就能生根发出新叶。一些直立茎的种类,可用孢子繁殖,选取叶腑中长有成熟孢子囊的茎段,自枝顶切下1.5厘米。
病虫防治
叶斑病
此病发生在卷柏的叶片上,湿度大的天气,此病易于发生。病斑直起初为褐色小斑,周边呈水浸状褪绿色,并呈轮纹状扩展,圆形至椭圆形,边缘褐色内灰白色。后期病斑中心出现黑褐色霉斑,潮湿条件下变成黑褐色霉层。防治此病的方法是及时清除病残叶片;发病初期或后期均可用0.5%-1%的波尔多液(或50%多菌灵1000倍液)喷洒。
此病也发生在卷柏的叶片上,严重时可蔓延至叶柄上。病斑初期呈水浸状小黄斑,扩展后是椭圆形至不规则状的褐色或黄褐色,稍显轮纹状,后期病斑连成一片呈干枯状,并产生轮纹排列的小黑点。这种病主要是通风不好,有介壳虫危害时有利病害的发生。防治此病的方法是加强养护、增施磷、钾肥;发病初期可用0.3%-0.5%等量式波尔多液(或60%代森锌800-900倍液,或70%托布津1500倍液)喷洒。
褐软蚧
卷柏(5张)此虫食性复杂,危害很大,卷柏是其中被害花卉之一。褐软蚧危害植物时,一般群集在叶面或嫩叶上,刺吸植株液汁,同时排泄粘液,其排泄物易引起煤污病菌大量繁殖,使茎叶变黑,影响植株的光合作用,造成生长势弱,叶片枯黄,有碍观赏。发生严重时,枝茎上布满虫体,造成植株枯黄,影响生长。
⑴如果被害植株少,或虫数不多,一般用竹片等物将虫体刮除即可;
⑵在若虫孵化期可用40%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洒,还可以喷洒5%亚胺硫磷乳油1000倍液杀除。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还魂草(卷柏)是一种名贵的药用植物,是收敛止血剂,可用于治疗跌打损伤性出血症和刀伤。民间将它全株烧成灰,内服可治疗各种出血症,和菜油拌起来外用,可用于治疗各种刀伤。
《本草求真》中记载,卷柏具有活血通经、化瘀止血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经闭痛经、癥瘕痞块、吐血、崩漏、便血、脱肛等疾病。
观赏价值
植物文化
早在 《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 :“ 卷柏 ,豹足 ,象形也 。万岁 、长生 ,言其耐久也 ”。也就是说,卷柏虽然不能左右人的生死,但是具有超顽强的生命力 ,堪称植物界的传奇 。除了“九死还魂草”这个名字,它在民间还有一大串与生死相关的别名:不死草、回阳草、长生草 、万年松等。
抗旱原因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