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氨气中毒

在氨的生产制造、运输、贮存、使用中,如遇管道、阀门、贮罐等损坏,泄漏氨可造成中毒。氨对皮肤黏膜有刺激及腐蚀作用,高浓度可起严重后果,如化咽喉炎、化肺炎等,吸入极高浓度可起反射性呼吸停止、心脏停搏。氨是高度水溶性、无色、碱性的刺激性体,强烈刺激眼睛和黏膜。可用于制造化肥、制冷,亦可用于炸药、染料、塑料和一些药物的生产。强烈的刺激性促使人们快速离,从而避免产生严重损伤。家用清洁......
目录

疾病概述

是高度水溶性、无色、碱性的刺激性体,强烈刺激眼睛和黏膜。可用于制造化肥、制冷,亦可用于炸药、染料、塑料和一些药物的生产。强烈的刺激性促使人们快速离,从而避免产生严重损伤。家用清洁释放的氨损伤罕见。临床症状上气道阻塞症状痉挛、喘鸣、音哑、讲话困难。

疾病描述

是高度水溶性、无色、碱性的刺激性体,强烈刺激眼睛和黏膜。可用于制造化肥、制冷,亦可用于炸药、染料、塑料和一些药物的生产。强烈的刺激性促使人们快速离,从而避免产生严重损伤。家用清洁释放的氨损伤罕见。

症状体征

上气道阻塞症状痉挛、喘鸣、音哑、讲话困难。这些病人皮肤有二度到三度灼伤,死亡率约为40%。中度到重度的吸入临床过程为两个阶段,先是48~72h之,临床症状改善,而后因道阻力加重而恶化,出现发绀呼吸困难呼吸衰竭

疾病病因

是高度水溶性、无色、碱性的刺激性体,强烈刺激眼睛和黏膜。可用于制造化肥、制冷,亦可用于炸药、染料、塑料和一些药物的生产。长期接触特是掉入或无知觉的情况下处于高化浓度的区域可中毒

病理生理

是一种易溶的体,有严重的黏膜刺激作用,因此要作用部位是上气道。意外吸入高浓度可水肿以致窒息

诊断检查

诊断:吸入后呼吸道损伤的程度直接与氨浓度、接触时间、吸入深度有。急性吸入低至中等浓度的氨(150~450mg/m3)起大量流泪部刺激和咳嗽,可产生水肿气管炎。接触高浓度的氨(450mg/m3)水肿气管炎、气管痉挛和黏液分泌亢进,可产生非源性水肿气管肺炎。数分钟可窒息死亡。

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参见液体吸入

其他助检查:胸部X线表现,依吸入严重的程度不同而变化,轻度接触胸正常,大量接触胸水肿阴影。

鉴别诊断

应与其他原因起的急性喉炎气管炎和气管肺炎相鉴

治疗方案

1.中毒治疗以支持治疗为键是维持机体氧

2.立即将患者移离中毒现场,并去污染衣物,注意保暖。给氧、人工呼吸及注射呼吸兴奋

3.保持呼吸道通畅。对水肿、呼吸道灼伤并有呼吸困难的患者,尽早考虑施行气管切术。准备好吸器。无切器械时,可做环甲膜穿刺。同时,给予安定、茶碱氢化可的松庆大霉素等药物,以缓解痉挛,保持呼吸道通畅,促使液排出,减轻水肿,控制感染。病情轻者,可应用3%硼酸作雾化吸入

4.防治水肿。短程足量使用糖皮质激素;控制液量,适当利尿,减轻水肿

5.维持氧。包括导管吸氧、面罩吸氧等,必要时使用正压通气。氧维持标氧饱和度93%以上。

6.对眼部灼伤者,立即用清水或3%硼酸溶液反复冲洗,至少15分钟,然后,给予氯霉素眼药水或其他抗生素药膏,每隔2~4小时1次。如发生虹膜炎,可用1%阿托品溶液滴眼。如眼部水肿明显,可用可的松眼药水与抗生素眼部交替使用。

7.对皮肤灼伤者,立即用清水,3%硼酸液、2%酸液、或食等冲洗皮肤,以中和氨水,消除灼烧。如皮肤有水疱、渗出、溃疡,用2%的硼酸湿和化灼伤油外搽。大面积深度灼伤者需专科治疗。

并发症

可并发急性水肿气管肺炎,严重者呼吸衰竭

预后预防

预后:有二度和三度灼伤者病死率为40%。

预防:

1.加强安全教育,健全操作规程,定期检查生产设备,防止跑、冒、滴、漏,加强通

2.更应注意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和个人防护等。

3.把好就业前体检,凡有气管疾病不宜从事此类作业。

流行病学

氨为无色、具有强烈刺激性臭味体,氨用途广泛,用于农业肥料、制冷、制硷、制造硝酸等工业。生产过程中发生意外泄所致中毒吸入后呼吸道损伤的程度直接与氨浓度、接触时间、吸入深度与预后有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安眠药中毒

下一篇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