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囊杓兰
性味归经
甘,温。
功能主治
用法用量
3~5钱。
黄姓起源
黄姓为中国古老的姓氏之一,其主根在古黄国(今河南信阳地区潢川县),黄姓起源有三支。
1.出自嬴姓。帝舜时代,东夷部落的首领叫伯益,是“帝颛顼之苗裔”,因帮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帝舜赐姓嬴氏。传说伯益的
后裔有十四,即徐氏、郯氏、莒氏、终黎氏、运奄氏、菟裘氏、将梁氏、黄氏、江氏、修鱼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赵氏,合称嬴姓十四氏。其中的黄氏大约于商末周初在今河南潢川建立黄国,因被周朝封为子爵,又称黄子国。春秋时期,楚国称霸,只有黄国和随国敢于抗衡。公元前648年,黄被楚灭。亡国后的黄国子孙以国名为氏,就是黄氏。
2.出自金天氏之后。台骀是上古时期少昊金天氏的苗裔,世代为水官之长,颛顼时受封于汾川,后世尊为汾水之神。春秋时,台骀的后人曾建立沈、姒、蓐、黄诸国,后来都被晋国灭掉了。其中黄国公族子孙以国为姓,成为黄姓。
3.起源于中国古代南方的蛮族。《新唐书》中有“邕管(在广西境内)蛮有黄姓。唐黄少卿、少高、少温是也。”其实,此支黄氏乃是黄国遗民的后裔。
迁徙分布
黄姓分布较广,名人也层出不穷。秦朝末年黄石公,曾于下邳圮上赠张良《太公兵法》,对张良佐汉甚有帮助;三国时有名将黄忠、黄盖;唐代有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元代黄公望工书法、通音律、善散曲,尤精于山水画;清代有“扬州八怪”之一的黄慎、诗人黄遵宪等。
- 黄囊杓兰
来源 兰科杓兰属植物黄囊杓兰Cypripedium Sp.以根入药。8~9月挖根,洗净,晒干。性味 甘,温。功能主治 强心利尿,活血调经。用于心力衰竭,月经不调。用法用量 3~5钱。
- 杓兰属
杓兰、白唇杓兰、斑叶杓兰、宝岛杓兰、杓兰、波密杓兰、大花杓兰、大叶杓兰、东北杓兰、对叶杓兰、高山杓兰、褐花杓兰、华西杓兰、黄花杓兰、宽口杓兰、离萼杓兰、丽江杓兰、绿花杓兰、毛瓣杓兰、毛杓兰、暖地杓兰、柔弱杓兰、山西杓兰、扇脉杓兰、台湾杓兰
- 兰科
......芋兰属 Neuwiedia......三蕊兰属 Nothodoritis...象鼻兰属 Oberonia.......鸢尾兰属 Odontochilus...齿唇兰属 Orchis.........红门兰属 Oreo
- 毛兰属
毛兰、禾叶毛兰、厚叶毛兰、黄绒毛兰、菱唇毛兰、龙陵毛兰、马齿毛兰、玫瑰毛兰、密苞毛兰、密花毛兰、墨脱毛兰、匍茎毛兰、石豆毛兰、双点毛兰、台湾毛兰、条纹毛兰、网鞘毛兰、五脊毛兰、细茎毛兰、香港毛兰、香花毛兰、小毛兰、小叶毛兰、砚山毛兰、指叶
- 黄兰属
属,兰科,6种,分布于亚洲热带地区,其中岭南黄兰C. gracilis(Lindl. )S.Y. Hu与台湾黄兰C.calanthoides(Ames)Liu et Su等3种产我国南部,从广东(包括海南岛)至台湾。陆生兰,体态与鹤顶兰属P
- 斑叶兰
《全国中草药汇编》:斑叶兰 拼音名 Bān Yè Lán 别名 小叶青、小青、麻叶青、银线莲、蕲蛇药来源 兰科斑叶兰属植物斑叶兰Goodyera schlechtenda
- 蜈蚣兰
15-30g。附方 ①治小儿惊风: 鲜螟蚁兰五钱至一两。水煎服。②治气管炎、咯血:娱蚁兰五钱。加冰糖婉服。③治慢性副鼻塞炎: 螟蚁兰一两。水煎冲黄酒服。④治肾孟肾炎: 鲜螟蚁兰一两。水煎服。 (选方出《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各
- 兰蔻
终保持着的高贵却不高调的态度,给了倾心于它的所有女性最温柔的保护和最平实的体贴。发展历程: 兰蔻于1935年由阿芒·珀蒂创立于巴黎的兰可思慕城堡,城堡的周围种满了玫瑰花。珀蒂钟爱玫瑰,认为女人就如同玫瑰的美丽各有其姿态与特色,就以城
- 血叶兰
原形态 血叶兰,多年生草本,高10-25cm。根状茎肉质,匍匐伸长,粗壮,茎节明显,似蚕卧于石上,通常紫红色或黄绿色。茎基部互生2-4片叶;叶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长3-7cm,宽2-3cm,上面暗绿色或紫红色,背面红色,纵脉5条和网
- 蜢臂兰
ěnɡ Bì Lán 别名 鸡腿莲、过天涯、落山脚、山槟榔、上石虾、石壁风、老虎牙来源 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半柱毛兰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ria corneri Reichb.f.[E.goldschmidtia
- 红门兰属
门兰、白花台东红门兰、斑唇红门兰、北方红门兰、齿缘红门兰、短距红门兰、峨眉红门兰、二叶红门兰、高山红门兰、关山红门兰、广布红门兰、河北红门兰、华西红门兰、黄花红门兰、宽叶红门兰、卵唇红门兰、毛轴红门兰、南湖红门兰、普格红门兰、奇莱红门兰、
- 盆距兰属
兰、贡山盆距兰、广东盆距兰、海南盆距兰、合欢盆距兰、何氏盆距兰、红斑盆距兰、红松盆距兰、黄松盆距兰、江口盆距兰、金松盆距兰、宽唇盆距兰、镰叶盆距兰、列叶盆距兰、南川盆距兰、盆距兰、四肋盆距兰、台湾盆距兰、歪头盆距兰、无茎盆距兰、细茎盆距兰
- 美冠兰属
柄和小粘盘。属下物种宝岛美冠兰、长苞美冠兰、长距美冠兰、单花美冠兰、短毛美冠兰、禾叶美冠兰、黄花美冠兰、剑叶美冠兰、毛唇美冠兰、美冠兰、美花美冠兰、台湾美冠兰、无叶美冠兰、云南美冠兰、紫花美冠兰最后修订于 2010年11月1日 星
- 水兰叶
,边缘有圆锯齿,齿端有小尖,基部边缘有数个具柄腺体;侧脉6-8对。花梗较短,腋生,中上部有卵状2苞片,仅1朵花;花大,黄色,长达4cm;萼片2,宽卵形,长12-14mm,渐尖,不等侧,边缘有粗齿,背面中肋有狭龙骨状突起;旗瓣背面中肋龙骨状
- 兰属
兰、碧玉兰、长叶兰、垂花兰、春剑、春兰、春兰(原变种)、大根兰、大雪兰、滇南虎头兰、冬凤兰、独占春、多花兰、峨眉春蕙、果香兰、寒兰、虎头兰、黄蝉兰、蕙兰、蕙兰(原变种)、菅草兰、建兰、落叶兰、美花兰、墨兰、南亚硬叶兰(原亚种)、邱北冬蕙兰
- 斑花杓兰
áo Lán 来源 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紫点杓兰的花或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pripedium guttatum Sw.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挖,洗净,晾干。原形态 紫点杓兰,陆生植物,高15-25cm。根状茎横走
- 虾脊兰属
黄花虾脊兰、短距虾脊兰、短叶虾脊兰、峨边虾脊兰、峨眉虾脊兰、二列叶虾脊兰、二裂虾脊兰、反瓣虾脊兰、辐射虾脊兰、钩距是脊兰、钩距虾脊兰、钩距虾脊兰(原变种)、贵州虾脊兰、弧距虾脊兰、弧距虾脊兰(原变种)、葫芦茎虾脊兰、戟形虾脊兰、剑叶虾脊兰
- 雄黄兰
ɡ Huánɡ Lán 英文名 Common Crocosmia 别名 搜山虎、扭子药、山慈姑、搜山黄、黄大蒜、土三七来源 药材基源:为鸢尾科植物雄黄兰的球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rocosmia crocos
- 钓兰
。根茎平生或斜生,有多数肥厚的根。叶多数,自根茎丛生,线形,长15~30厘米,宽1~1.5厘米,先端长尖,绿色或有时有黄色条纹。花茎长于叶,有时变为纤匐枝而近顶部有叶束或幼小植株;花白色,排成一长而疏散的总状花序;花被轮状,裂片6,狭小,
- 鹤顶兰属
室内4个互相压叠,位于上面的较长,蜡质,具花粉块柄。属下物种斑叶鹤顶兰、长茎鹤顶兰、大花鹤顶兰、海南鹤顶兰、黄花鹤顶兰、文山鹤顶兰、仙笔鹤顶兰、紫花鹤顶兰最后修订于 2010年11月1日 星期一 16:17:50 (GMT+08:
- 青兰
ɡ Lán 来源 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青兰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racocephalum ruyschiana L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节段晒干。原形态 青兰,多年生草本。茎数个自根茎生出,四棱形,被倒向柔毛
- 汝兰
《*辞典》:汝兰 出处 《四川中药志》拼音名 Rǔ Lán 别名 金线吊乌龟(《四川中药志》),千金藤、山乌龟。吊金龟(《贵州民间药物》)。来源 为防己科植物汝兰的根。六月采根,切块
- 雄黄兰属
- 紫罗兰属
,有时亚灌木状,密生具柄的分枝毛;叶全缘或羽状分裂;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萼片直立,基部囊状;花瓣紫色、白色、淡红色或带黄色,开展,线形至长圆状倒卵形,具长爪;常无花柱,柱头显著2裂,在背面常有一膨胀处或角状突出物;长角果窄条形或圆筒状,果
- 硬叶吊兰
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谷岩石上或附生树上。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化学成份 全草预试含黄酮甙、氨基酸,近来分离得到菲类成分:硬叶吊兰素(pendulin),3,7-二羟基-2,4,8-三甲氧基菲(3,7-d
- 黄耆木兰散
处方 黄耆2两,木兰1两(末之)。制法 上为散。功能主治 酒疸。心懊痛,足胫满,小便黄,饮酒发赤斑黄黑,由大醉当风入水所致。用法用量 每服方寸匕,以酒送下,日3次。摘录 方出《
- 兰索拉唑
滤液,加硅钨酸试液2滴,即产生白色沉淀,放置后沉淀变为黄色。(2)取本品的内容物适量(约相当于奥美拉唑50mg),加甲醇15ml,振摇使溶解,滤过,取滤液,加硫酸铜试液3~4滴,即产生黄色沉淀。(3)在含量测定项下记录的色谱图中,供试品的保
- 木兰属
、宝华玉兰、长喙厚朴、长叶木兰、大叶玉兰、滇藏木兰、多花木兰、二乔木兰、光叶木兰、荷花玉兰、厚朴、厚朴(原亚种)、华星花木兰、黄山木兰、绢毛木兰、罗田玉兰、毛叶玉兰、日本厚朴、山玉兰、天目木兰、天女木兰、椭蕾玉兰、望春花、望春玉兰、武当木
- 山兰属
生兰;假鳞茎有数节,球茎状,顶端具1-2叶;总状花序从假鳞茎上部节上抽出,花较小,花被张开;唇瓣3裂,无距;蕊柱长,无蕊柱足;花粉块4,蜡质,具花粉块柄与粘盘。属下物种矮山兰、长叶山兰、大霸山兰、大花山兰、短梗山兰、囊唇山兰、山兰、
- 兰花叶
布 生态环境:1.建兰生于山坡林下。2.春兰生于山坡林下或溪边。3.蕙兰生于林下阴湿处。4.寒兰生于山坡林下。5.多花兰生于山坡林下岩石边或附生树上。6.台兰于山坡地上或树上半附生。资源分布:1.建兰各地有栽培,变种、变型及栽培品种很
- 球兰属
卵叶球兰、倒卵叶球兰(原变种)、海南球兰、荷秋藤、荷秋藤(原变型)、厚花球兰、护耳草、花叶球兰、黄花球兰、卷边球兰、澜沧球兰、裂瓣球兰、毛球兰、怒江球兰、琴叶球兰、球兰、球兰(原变种)、山球兰、台湾球兰、铁草鞋、铁草鞋(原变种)、凸脉球兰
- 香兰属
香兰属拼音名 xianglanshu 拉丁名 Haraella 中国植物志 19:399 描述 Haraella Kudo 香兰属,兰科,仅香兰H. retrocalla(Hayata)Kudo 1种,产我国台湾。附生兰,
- 兜兰属
7:52 描述 Paphiopedilum Pfitz. 兜兰属,兰科,约50种,分布于亚洲热带地区至太平洋一些岛屿,我国有8种,产西南至华南。陆生兰或有时为附生兰;叶基生,带状,二列。基部叶鞘互相套叠;花葶从叶丛中央抽出,具单花或罕
- 兰草汤
组成 兰草。主治脾瘅。内热口甘,中满。附注《增补内经拾遗》:方虚谷言,古之兰草,即今之千金草,俗呼为孩儿菊。其说可据。丹溪以为幽兰,谬孰甚焉。黄山谷一枝一花为兰,一枝数花为蕙。盖不识兰蕙而强生分别,不是兰草是孩儿菊,
- 脆兰属
分枝;唇瓣位于上方,基部具浅囊;蕊柱短而肥厚,无蕊柱足;花粉块4,不等大,成2对,具蕊喙柄和很小的粘盘。属下物种脆兰属、短序脆兰、多花脆兰、窄果脆兰最后修订于 2010年11月1日 星期一 16:09:58 (GMT+08:00)
- 馥兰属
内抽出,直立;花小;侧萼片与蕊柱足合生而成萼囊;花瓣较小;唇瓣常有爪,基部凹陷或有时呈囊状;蕊柱甚短,但蕊柱足明显;花粉块8,具狭窄的蕊喙柄和粘盘。属下物种垂茎馥兰、大馥兰、馥兰、台湾馥兰最后修订于 2010年11月1日 星期一 1
- 建兰花
;n Huā 来源 为兰科植物建兰的花。建兰花,秋季采(春兰花,春季采;夏兰花,初夏采)。原形态 建兰(《群芳谱》),又名:燕草(陶弘景),秋兰(《本草衍义》),八月兰(《分类草药性》),官兰。多年生常绿草本。根长圆柱状,
- 依兰属
ncl,栽培于台湾、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和四川;花极香,可提制高级香精油,称“依兰依兰”油。乔木或灌木;叶大;花大,黄色,单生或簇生于腋生的花序柄上;萼片3;花瓣6,2列,近相等或内面的较小,镊合状排列;雄蕊多数,线形,药隔延伸成一技针
- 堇兰属
中文名堇兰属拼音名 jinlanshu 拉丁名 Ione 描述 Ione Lindl. 堇兰属,兰科,我国有7种,产台湾、云南、西藏,体态极近大苞兰属 Sunipia,区别点在于本属的花苞片比花(连同子房与花梗)短,两个
- 皱杓兰
别名 兜兰来源 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皱杓兰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corrugatum Franch.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将根洗净,晒干。原形态 皱杓兰,多处生陆生草本,高10-15cm。茎被稀疏短毛
- 嘉兰属
中文名嘉兰属拼音名 jialanshu 拉丁名 Gloriosa 中国植物志 14:64 描述 Gloriosa L. 嘉兰属,百合科,约5种,分布于热带亚洲和非洲,其中嘉兰G. superba L. 我国云南及广东海
- 兰花根
拼音名 Lán Huā Gēn 别名 土续断、兰根、幽兰根、山兰、香花草、兰花草来源 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建兰;寒兰;或台兰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Cymbidium ensifolium (L
- 米仔兰
米仔兰 出处 出自《广西药植名录》拼音名 Mǐ Zǎi Lán 英文名 Flower of Chu-lan Tree 别名 树兰、鱼子兰、千里香、兰花米、珠兰、木珠兰、碎米兰、而子兰、鱼骨木、秋兰、米
- 兰香散
法用量 以醋调涂疮上,如有汁,即干敷。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三三《圣济总录》卷一七三:兰香散 处方 兰香1分,人粪1分,白狗粪1分,虾蟆1分,白矾1分,蜘蛛1分,蚯蚓1分,蜗牛子(8味并烧灰)1分,芦荟(研)
- 泽兰散
分(捣碎,炒令烟出),续断半两,芎3分,柏子仁半两,牡丹半两,琥珀3分,没药3分,桃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木香3分,麝香1分(研入)。主治妇人风虚劳冷,气攻心腹疼痛,肢节拘急,体瘦无力,经候不调,食饮减少。妇人寒
- 泽兰汤
,加酒蒸大黄9克;跌扑伤重,便溺不通者,加大黄。摘录 《医学心悟》卷三 《产孕集》卷下方名泽兰汤 组成泽兰2钱,香附2钱,当归1钱5分,芎1钱5分,芍药1钱,乌药1钱,人参1钱,阿胶3钱,黄耆3钱,白
- 香青兰
名 Xiānɡ Qīnɡ Lán 别名 青兰、摩眼子、枝子花、山薄荷、炒面花、山香、毕日阳古、白赖洋古[蒙古] 来源 唇形科青兰属植物香青兰Dracocephalum moldavica L.,以地上全草入
- 兰花
《本草衍义》:兰草叶不香,惟花香,今江陵、鼎、澧州山谷之间颇有,山外平田即无。多生阴地,生于幽谷。叶如麦门冬而阔且韧,长及一、二尺,四时常青,花黄,中间叶上有细紫点。有春芳者为春兰,色深;秋芳者为秋兰,色淡。秋兰稍难得,二兰移植小槛中,置
- 木兰皮
ot; 用法用量 内服:研末。外用:煎水洗或醋浸含漱。附方 ①治酒疸,心懊痛,足胫满,小便黄,饮洒发赤斑黄黑:黄芪二两,木兰一两。末之。酒服方寸匕,日三服。(《补缺肘后方》)②面上皶疱酐蹭:木兰皮一斤。细切,以三年酢浆渍
史籍记载
2《国朝献征录》6册105卷:“卫府右长史杨黻传(实录):杨黻,字民服,由进士擢四川道监察御史。练达如素习,临事揆理,务当于公。仁宗皇帝嗣位,下诏求言,黻上疏论敬天勤民、崇俭戒奢等十事,多见采纳,遂擢卫王府右长史。日以诗书进说,随事开益,皆由于正,裁处庶务,粲然条理,其僚属以下咸心服之。至是卒。平生孝友,严于自守,家贫,未尝苟取一钱。博学好古,进修之志葢至死不忘云。”
3《吉水县志·卷二十八·选举志·进士》页十五:“(永乐十三年乙未陈循榜)杨黻,有传,《明史》作卞祖随。”
4《清史》(卷137):“卞祖随,吉水人。官御史。仁宗即位,上疏言十事。擢卫王府右长史。尽心献替,未尝苟取一钱。宣德初,卒。”
5《吉水县志·卷三十四·人物志·宦业》页三十:“杨黻,永乐进士,授御史,仁宗即位,上疏言十事。擢卫王府右长使,尽心献替,未尝苟取一钱。宣德初卒。(省志)通志按云:白志作卞祖随,林志人物志皆作黻,字民服。考登科录永乐乙未进士有杨黻,无卞祖随。今从林志。”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