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金耳

金耳 金耳(Tremella aurantialba Bandoni et Zang),为真菌植物门真菌,又称黄木耳、茂若色尔布(藏语)、金黄银耳、黄。子实体生或聚生,表面较平滑;渐渐长大至成熟初期,基部楔形,上部凹凸不平、扭、肥厚,状或不规则的裂瓣状、组织充实。子实体生或聚生,表面较平滑;渐渐长大至成熟初期,基部楔形,上部凹凸不平、扭、肥厚,状或不规则的裂瓣状、部......
目录

形态特征

子实体生或聚生,表面较平滑;渐渐长大至成熟初期,基部楔形,上部凹凸不平、扭、肥厚,状或不规则的裂瓣状、组织充实。成熟中期后期,裂瓣有深有浅。

中期,部分裂瓣充实,部分组织松软;

后期,组织纤维状,甚至变成空壳。子实体的色成鲜艳的橙色金黄色、甚至橘红色;药用和美容的产品呈近白色

主要价值

食用

金耳,因其金黄,又称黄木耳,因其人脑,又称金耳含有丰富脂肪,蛋白质和磷、硫、锰、、镁、钙、钾等微量元素,是一种养滋补品,并可作为药用。金耳的滋补养价值优于银耳、黑木耳质菌类,是一种理想的高级筳宴佳肴和保健佳品。

保健

据《中国药用真菌》,金耳性温中带,味甘,能化痰、止咳、定喘、调气,平肠,肺热多,感冒咳嗽气喘压等。金耳要用于制作各种素菜。用金耳烹制的素菜具有特殊的色、香、味,是筵席上不可多得的佳肴。金耳富含质,用冰糖食,不仅滑嫩爽,还有清心的保健作用。金耳性温中带,味甘,能化痰、止咳、定喘、调气、平肠,肺热多、感冒咳嗽气喘压。金耳要用于制作菜肴,特是制作各种素菜,具有特殊的色、香、味,是筵席上的佳品。金耳富含质,用糖水食,不仅味,滑嫩爽,而且有清心的保健作用。

美容

白色质细腻、洁白润滑、气味清香,可由工业部门研制成各种规格的护肤美容化妆品,具有滑润皮肤、美化皮肤、改善皮肤的功效。

生态习性

多见于高山栎林带、生于高山栎或高山剌栎等树干上。并与下列韧革菌有寄生或部分共生系,如毛韧革菌、细绒韧革菌(S.pubescensBurt)和扁韧革菌(S.fasciatumSchw)等。

药理作用

金耳俗称黄木耳;子实体半球,鲜时表面橙黄至橘红色,干后橙黄色金黄色;干后收缩,坚硬,基本保持原状。金耳菌丝体多糖由鼠李糖、甘糖、葡萄糖、半乳糖、藻糖组成;子实体多糖由葡萄糖、葡萄糖醛酸、甘糖、木糖、鼠李糖组成。 药用功能:

①提高机体代谢机能,抑制肿细胞的生长

②调机体代谢机能,改善机体养状况,提高机体血红蛋白和浆的含量。

③提高机体抗衰老、抗缺氧能力,降脂、降固醇。

④促进肝脏脂代谢,防止脂肪在肝脏积累,提高肝脏解毒功能。常食用可有效地防病健身,延缓衰老

常见食谱

冰糖金耳鸽蛋

金耳此食,是高档筵席甜点。色泽黄、囱相映,悦日素雅,汤汁清澈,鸽蛋鲜嫩,金耳软糯,养丰富,滋补佳品。冰糖。来源于甘蔗的种植。中国甘蔗的记载见于《楚辞》。到了汉代岭南的蔗糖业已相当发达。东汉杨翠的《导物志》,应记载岭种植甘蔗很普遍,并能制成冰糖,当时称为“石蜜”。从此,石蜜逐渐成为调味,做点和成药的重要原料。

原料:鸽蛋20个、金耳150克、冰糖200克。

制法:

(1)鸽蛋入碗,放入水锅中永成荷包蛋,取出入碗。金耳入凉水中洗去泥沙,成膨胀,捞入筲筲控去水分。

(2)锅上,注入清水(l升),沸时下入冰糖溶化,跟着下金耳约2分钟,打去浮沫,倒入鸽蛋1分钟即成。

蜜汁金耳

料:水发金耳400克、冰糖150克、鸽蛋12个、蜂蜜80克、樱桃12粒

烹制法:

(1)水发金耳淘洗干净,装入碗,放冰糖和300克清水,用旺15分钟。鸽蛋磕在12把小汤匙中,上笼5分钟。

(2)锅上旺,滗入金耳的汁水,放入蜂蜜,加热溶化成蜜汁。金耳入汤盘,周围用鸽蛋和樱桃交叉围边,把锅的蜜汁淋上即成。

工艺键:金耳用温水泡发,摘净部砂粒,再用清水泡上备用。味特点:

(1)金耳云南金沙江流域的河流地带。因其金黄,俗称黄木耳;因其人脑,又金耳系野生采摘,产量有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微量元素,是养滋补品。极为珍贵,有“山珍”之誉。丽江、维西、中甸等县出广较多。

(2)蜜汁金耳云南回族的传统甜菜,将金耳质溶于糖水、蜂蜜之中,滑嫩爽金耳软糯,鸽蛋鲜嫩,有清心的保健作用。

金耳

一、原料:

1.料:金耳25克。

2.调料:冰糖

二、制法:

金耳用温水泡发,去杂,洗净,放在锅中加水段时间,加冰糖金耳熟透,盛入碗中即成。,说明:此品水发膨胀的重量为干品的20—25 倍。制作时应将发好的金耳用文6—8小时,成稠糊状,趁热食用。

金耳又称黄金银耳,其性温而带,味甘。具有清热滋润、化痰止 咳、调气定喘、平肝阳等功效。此品既能滋补,又能清泄。常作为肾阴虚、 肝阳偏亢的压病、肺热伤阴咳嗽多或气喘等病症的保健食疗之品。

金耳百合

一、原料:

1.料:金耳25克,百合50克。2.调料:白糖。

二、制法:

1.将金耳用温水泡发,去杂洗净撕百合用温水泡发洗净。

2.锅放入适量水,加百合至将熟,加入金耳、白糖,百合、金 熟透,出锅装碗。

金耳具有滋阴、平肝阳的功效。百合具有止咳、清心 的功效。两者组成此羹,具有化痰止咳的功效。可治结核、久咳、多、 感冒咳嗽气喘、病后虚烦、惊悸等症。

栽培技术

环境条件

生物因子   金耳的自然生长和发生,都离不友菌粗毛硬革菌,这种菌不但一直伴随着金耳菌丝的生长,而且还与金耳的菌丝共同组织发育金耳子实体。没有粗毛硬菌,金耳就不能正常生长发育。因此,通过子实体组织分离得到的菌种也不是金耳一种菌丝,而是金耳和粗毛硬革菌两种菌体的混体。

金耳分解木质纤维素类的能力极弱,只能利用单糖或较简单糖类碳源,而对木质纤维素的利用则依靠粗毛硬革菌菌丝的分解。壳斗科的树种、桐、楮、栲都是金耳栽培的很好树种,代料栽培中阔木屑中加入一定量的麦麸、米糠、玉米粉和石膏等,可获较高的产量。

温度

菌丝体生长适温23~25℃,子实体为15~20℃。湿度   段木栽培的适宜含水量50%左右为宜,代料栽培的基质含水量以55%~65%为宜。子实体生长发育大气相对湿度85%~95%最适。子实体的抗旱能力较强,给予干干湿湿湿差,可使子实体生长健壮,出干率高。

光照和通

菌丝生长不需要光,子实体成必须有光诱导。子实体发育需要足够的通,通不良子实体色泽暗淡,适当的通,充足的氧才能使金耳成自然的橙黄和橙红色素。

酸碱度(pH值) 

以pH值5.8~6.2生长最好。

栽培

金耳有段木栽培和代料栽培两大生产式。

段木栽培需注意的有:

① 段木含水量要求高于香菇和黑木耳,因此砍伐后要注意切勿干过度,有的树种含水量较低,砍伐剃后可立即接种。② 接种期以自然温度15~20℃最适,接种期较黑木耳要晚些。

③ 采收后干制以自然晾干为好,切忌碳熏。

代料栽培中需特处理:

① 必须选择有子实体的母种或原种,每袋的接种物必须带有一定大小的子实体块。

② 培养菌丝阶段要采用控温控湿措施,调金耳和粗毛硬革菌之间的系,以使金耳菌丝旺盛生长,积累足够的养分,以利出。具体温湿度的调控为:接种后置于20~23℃下培养至菌丝长至料深3/4,然后降温至15~20℃,抑制粗毛硬革菌的生长,刺激金耳子实体原基成。

③ 原基成后,要干干湿湿管理,光照充足,以利子实体健壮、色泽鲜艳,成为优质产品。

栽培

金耳现有多采用熟料袋栽和塑料养罐栽培,在室多层架床培育,具体如下。

(1)菇房条件金耳与其他菌类不同,子实体必须是金黄色,白色的不成金耳,也就没有商品价值。所以,长房要有充足的光线,便人为调控适合子实体生长的温度、湿度、空等条件。栽培设置5-6层培养架,房间四周要有通孔和窗户,以利于吸收新鲜空,排出废。门窗要用细孔纱窗封。窗户宜多,以便进更多的光线,有利于子实体色素的成。

(2)栽培栽培为春、秋两季,通常从10月始至翌年4月份止,每年安排2-3个生产周期,每个生产周期50-70天。海拔500米以上的地区,第一季安排在9月中旬至12月中旬,第二季安排12月下旬至翌年3月中旬。海拔500米以下地区,第一季在安排10月上旬至翌年1月中旬,第二季安排在1月下旬至3月下旬。

5.金耳人工栽培原料怎样配制?

(1)培养料配金耳栽培原料比较广泛,常用配有以下几种,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选择。

1:阔树木屑78%,麦麸18%,玉米粉2%,石膏粉1%,蔗糖1%。

2:阔树木屑55%,棉籽壳25%,麦麸18%,石膏粉1%,蔗糖1%。

3:棉籽壳97%,过磷酸钙2%,石膏粉1%。

4:玉米蕊40%,杂木屑40%,麦麸16%,玉米粉2%,石膏粉2%。

5:甘蔗渣78%,麦戴18%,黄豆粉2%,石膏粉1%,碳酸钙1%。

棉籽壳应提前1天用清水浸泡充分吸水,第二天拌料前捞出滤去多余水分,待干料拌好后再加人糖液等拌,含水量60%~65%,pH 6~7。

(2)装袋灭菌栽培袋分为短袋和长袋两种规格:短袋14厘米*28厘米或15厘米* 30厘米的低压聚乙烯塑料袋,每袋装干料量250-300克;长袋12厘米* 55厘米。罐栽的采用塑料养罐,高18厘米,直径8.5厘米,罐中间螺纹旋;下半部装料160克,上半部高9厘米,罐通气,高1厘米,径3.5厘米,配有海绵过滤,装料后罐加盖。

管理措施

金耳菌丝满袋后表面白色菌丝扭结状,子实体原基出现时,就可进人长菇管理,具体分为不同的三个阶段进

(1)原基成期 接种后24-26天进人子实体成和分化期,对氧的需求急剧增加。长袋的应及时撕布,并在菌袋上面铺盖整张纸,喷水纸上保湿并遮光;短袋的解,让新鲜空充分进人。塑料罐的揭罐盖,换上罩罐,并旋紧螺纹。长阶段菌袋的排放式:长袋卧式横摆于培养架上,短袋和罐栽的采取立放。无论直立或卧放,袋间2-3厘米。摆好后均须在表面覆盖一层纸,并喷水至湿。这阶段白天温度控制在20℃~22℃,要有一定的温差刺激,昼夜温差应大于10℃。空相对湿度85%以上,要常往墙壁和地上喷雾状水。菌袋出现积水,及时排除,以免起感染而损害子实体原基。每次喷水时,要打门窗,让水的压力推动室对流,使室新鲜。每次往纸上喷水时,要掀动几下纸,让空进入袋,此工序选择早、晚进,中午大不宜通气

(2)幼生长期 接种后27-28天,一般幼长2厘米左右时,长袋的可用消毒过的刀,在长周围环割去1厘米的袋膜,使直径扩大4厘米,让空透进。短袋的把袋薄膜拉直,增加袋空间,加速菌丝新陈代谢,促进幼加快长大。一般在22℃-23℃适温和空相对湿度85%-90%的条件下,子实体迅速长至直径6厘米,正常呈自色或浅黄色。

(3)子实体转色期 金耳只有是金黄色或橙黄色,商品价值才高,色转变与光照有很大系,一般接种后50天左石耳瓣伸展,每天上午喷水时,可将覆盖袋面和袋的纸揭2-3小时,让菌袋接受一定的光照。射光线越强越好,但不得让阳光直接照射。大量伸展时,室温22℃-24℃为宜,每天喷雾2-3次,忌喷大水,空相对湿度90%-95%。过增光、加氧、增湿管理后,3-5天子实体即转为鲜艳的橙黄色

养罐栽培的靠罐空间自然生长,中间不喷水,不打药,属于绿色、有机栽培,管理上只要控制好室温度和光照即可。

(4)出程控 为便于菇农对照,特将金耳子实体生长与特色管理列于表21-2。

(5)子实体成熟期 金耳从接种至采收一般53-60天。当瓣充分展状,色呈金黄,具有弹性,表面始产生霜状担孢子。此时就要采收,若逾期采收瓣将变薄,失去弹性,晒干后无光泽,影响品质。适时采收的鲜,每6千克左右可晒成1千克干,过熟的金耳需要10千克鲜,才可晒成1千克干。采后留基,再盖纸,停止喷水2-3天,基伤恢复生长后,再喷水管理,一般15天左右可再收一茬金耳

(6)要求勤观察、勤记录,有问题早处理,对污染袋要选择荫凉干、避光、通、清洁处隔离培养。对栽培袋一般15天左右倒垛一次,要求上下、外、前后大交换,不能倒垛过勤。整个养菌过程要求避光、通湿度60-65%左右。

菌种制作

金耳菌种是由金耳菌丝和毛韧革菌丝两种组构成,它与银耳菌种相似都是二型菌丝结体,因此金耳菌种制作技术要求有其特殊操作技术。

(1)母种分离金耳作为母种分离的种,以幼子实体为佳,其组织充实,生活力强。金耳子实体的外表层黄色部分为金耳菌丝,浅黄白色部分为毛韧革菌丝,其交接处为两种菌丝穿插共生部位。分离时将种清洗、晾干后,撕或切,在子实体外层交接处,钩取黄豆粒大小的组织块,接人斜面培养基的中央,置于180℃-25℃下,培养10天后菌丝长满试管斜面即为母种。

(2)原种制作金耳原种培养基配为:杂木屑78%、麦麸20%、石膏粉1%、蔗糖1%、含水量60%,PH6。装瓶、灭菌、冷却常规。原种接种时,其母种最好选择含有已质化的金耳原基,在无菌操作条件下,接种在原种培养基上;然后置于200℃ -250℃下培养,20天后长满菌丝。当培养基表面出现白色颗粒菌丝团,分化质物时,应将培养温度降至20℃-15℃,35-45天培养,质颗粒增大,质子实体时,即为原种

(3)栽培种制作栽培种培养基与原种同。接种时将原种培养基长出的幼子实体,切成1-1.5厘米的组织块,接种在瓶装的栽培种培养基上,置于15℃~20℃下培养,当长成幼时,即可用于栽培生产金耳

保存菌种

菌种是重要的食用菌生产资料。必须很好保藏。做到不死亡,不衰退,不被杂菌污染,保存菌种的基本原理是使菌丝的生理代谢活动尽量降低。通常采用的手段是:低温、干和减少氧供应。(1)母种的低温保存:这是一种常用的而且是最简单的保存法。首先是将要保存的菌种移接到适宜的斜面培养基上。为减少培养基水分发,延长保存时间.可将琼脂用量加到2.5%,再加入0.2%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碳酸钙等缓冲。将要保存的菌种放人4℃的保存,每隔3~4个月转管一次。

(2)原种栽培种的短期保存:原种栽培种一般应计划生产,长好后及时使用,不宜长期保存,只能作短期保存。栽培种体积大。数量多不可能在大量保存。要保存的原种必须菌丝粗壮,活力强,封严密.无杂菌感染,要保存的栽培种必须菌丝粗壮,没有污染或出黄水现象。把挑出的符保存标准的原种栽培种,放人保存室,保存室应该干净、凉爽、干、黑暗,以降低其生命活动,减少变异退化,温度以5~10℃为宜,不要超过15℃,这样的条件下栽培种可保存l~2个月。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福莫司汀

下一篇 吡柔比星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