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黄海葵

黄海葵,中药。为海葵科动物黄海葵Anthopleuraxanthogrammica(Berkly)的全体。具有收敛固涩,祛湿杀虫之功效。用于痔疮肛,白带体癣蛲虫病。全体。咸,平。归大肠。收敛固涩,祛湿杀虫。用于痔疮肛,白带体癣蛲虫病。1、治痔疮肛,白带过多:鲜海葵1个。剖去砂服。2、治痔疮肛:鲜海葵1个,撒冰片少许,化水后于肛门。(1-2出自《山东药用......
目录

入药部位

全体。

性味

咸,平。

归经

大肠

功效

收敛固涩,祛湿杀虫。

主治

用于痔疮肛,白带体癣蛲虫病

相关配伍

1、治痔疮肛,白带过多:鲜海葵1个。剖去砂服。

2、治痔疮肛:鲜海葵1个,撒冰片少许,化水后于肛门。(1-2出自《山东药用动物》)

3、治蛲虫病:将海葵1块塞入肛门,每晚1次,连用1星期。(《青岛草药手册》)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切碎或化水外服:汤,1个。

使用注意

本品有毒,多作外用,服宜慎。

采集加工

四季均可采挖,采得后,洗净,鲜用。

形态特征

黄海葵,体态多变,伸展时呈;收缩时呈左右对称的相状,体高30-90mm,体宽30-70mm,多数为中等大小。体的端为盘,其上有放射条纹和环纹构成的图案,盘底色为深浅不一的灰白色和青褐色位于盘中央,呈裂缝状,周围有浅红色盘边缘环生数圈触手,触手细长可伸缩,呈浅褐色,有的为红色,排列整齐,12的倍数排列,总数为96,长度约等于盘直径,各触手长度略相等。触手向面有白斑;反面的基部有白色约20个。体色变异较大,上部为灰褐色灰绿色,下部为黄褐色或肉色。体壁上有状吸盘,上部比下部多,下部近平滑,吸盘上常吸有小沙或碎壳。

生长环境

体常埋于沙中,下端有足盘,固着于沿海高潮线石上或残水坑沙中石上。当退潮时,触手伸展如菊花状,若遇惊动即缩于泥沙中。我国分布于黄海、渤海、东海。

药理作用

1、强作用。

2、毒性,黄葵强肽A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0.3-0.4mg/kg。

相关论述

《青岛草药手册》:“收敛固涩,祛湿杀虫。痔疮肛,白带过多,蛲虫等。”

现代应用

治疗痔疮肛。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唑来膦酸

下一篇 黄泥菜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