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黄泥菜

蟛蜞菊 攀援状草本。粗壮,长1-1.5m,基部径约5mm,分枝,无毛或被疏贴生短糙毛。对生;下部有长达2-4cm的柄;叶片卵形至卵状披针,连叶柄长9-25cm,宽4-11cm,先端渐尖,基部截形、浑或稀有楔尖,边缘规则的锯齿,两面被贴生短糙毛,3,两侧的1对近基部发,出中脉中上部常有1-2对侧脉,网通常明显;上部较小,卵状披针披针,连叶柄长5-7cm,宽2.5-3.2c......
目录

形态特征

蟛蜞菊 攀援状草本。粗壮,长1-1.5m,基部径约5mm,分枝,无毛或被疏贴生短糙毛。对生;下部有长达2-4cm的柄;叶片卵形至卵状披针,连叶柄长9-25cm,宽4-11cm,先端渐尖,基部截形、浑或稀有楔尖,边缘规则的锯齿,两面被贴生短糙毛,3,两侧的1对近基部发,出中脉中上部常有1-2对侧脉,网通常明显;上部较小,卵状披针披针,连叶柄长5-7cm,宽2.5-3.2cm,基部通常楔尖。头状花序少数,径可达2cm,生腋或,有时孪生;花序梗细弱,长2-(-4)-6cm;总苞半于或近卵状,径8-12mm;总苞2层,与花盘等长或稍长,长约5mm,面被贴生的糙毛;外层卵形至卵状长,先端钝或稍尖,层卵状披针,先端三角状短尖;托稍折叠,倒披针或倒卵状长,先端钝或短尖,长约5-6cm;1层,黄色倒卵状长,长约8mm,宽约4mm,先端2齿裂,被疏柔毛,筒部长近3mm;管状花冠黄色,长约4mm,下部骤然收缩成细管状,檐部5裂,裂,先端钝,被疏短毛。瘦果卵形,长约4mm,宽的3mm,具3-4棱,基部尖,先端宽,平,被密短柔毛;无冠毛冠毛环。期几全年。

分布范围

分布于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主要价值

【拼 音】:HUANGNICAI

【来 源】:为子叶植物药菊科植物黄泥菜的全草。

治】:用于疮疡肿毒、跌打损伤、湿骨痛

性味归经】:辛,温。

【拉丁】:黄泥菜Wedelia biflora (L. ) DC

【考 】:始载于《广西药用植物录》。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黄海葵

下一篇 外阴脂肪瘤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