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药品百科   
[0]

唑来膦酸

唑来膦酸(zoledronic acid)为抗肿药。化为1-羟基-2-(1-咪唑基)乙撑基-1,1-二磷酸,白色结晶粉末,分子式为C5H10N2O7P2,分子量为272.09000,密度为2.13 g/cm3,熔点为193-2040ºC,沸点为764ºC at 760 mmHg,闪点为415.8ºC,折射率为1.718,汽压为1.53E-24mmHg at 25°C。中文称:唑来膦酸 ......
目录

化合物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中文称:唑来膦酸

中文:1-羟基-2-(咪唑-1-基)-亚乙基-1,1-二磷酸;唑来磷酸;

英文称:zoledronic acid

英文:Zoledronic acid monohydrate;(1-Hydroxy-2-(1H-imidazol-1-yl)ethane-1,1-diyl)diphosphonic acid;Zoledronic acid;[1-Hydroxy-2-(1H-imidazol-1-yl)-ethylidene]bisphosphonic acid;Zoledronic Acid;

CAS号:118072-93-8

分子式:C5H10N2O7P2

分子量:272.09000

结构式:

确质量:271.99600

PSA:172.73000

物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白色结晶粉末

密度:2.13 g/cm3

熔点:193-2040ºC

沸点:764ºC at 760 mmHg

闪点:415.8ºC

折射率:1.718

汽压:1.53E-24mmHg at 25°C

用途

产品为抗肿药。

化合物相关药品

药品称:

【通用称】 注射用唑来膦酸

【英文称】 Zoledronic Acid for Injection

【汉语拼音】 Zhu She Yong Zuo Lai Lin Suan

警示语:

1、对本品或其他双膦酸类药物过敏的患者用;

2、严重功能不全患者不推荐使用;

3、孕期及哺乳期妇女用。

成份:

本品要成分为唑来膦酸。化称:1-羟基-2-(1-咪唑基)乙撑基-1,1-二磷酸一水物,分子式:C5H10N2O7P2 ·H2O 分子量:290.11料为:醇、枸橼酸钠。

所属类

化药及生物制品 >> 治疗肿的药物 >> 抗肿助用药

性状: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冻干块状物或粉末。

适应症:

恶性肿转移起的疼痛。

规格:

4mg(C5H10N2O7P2计)

用法用量:

滴注。成人每次4mg,用100ml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静滴注,滴注时间应不少于15分钟。每3-4周给药一次或遵医嘱。

不良反应:

本品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发热,其他不良反应要包括:

全身反应:乏力、胸痛、腿浮肿、结膜炎

消化系统恶心呕吐便秘腹泻腹痛困难、厌食

心血管系统:压。

液和淋巴系统贫血低钾血症低镁血症、低磷血症、低钙血症、粒细胞减少、减少、细胞减少;

肉与骼:骨痛关节痛,肉痛;

脏:清中酸酐值升高(与给药的时间有);

神经系统:失眠焦虑、兴奋、头痛、嗜眠;

呼吸系统呼吸困难咳嗽胸腔积液

感染:泌尿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

代谢系统:厌食、体重下降、脱水

其他:流感样症状、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皮疹、瘙痒等。

唑来膦酸的毒副反应多为轻度和一过性的,大多数情况下无需特殊处理会在24-48小时自动消退。

忌:

1.对本品或其他双磷酸类药物过敏的患者用;

2.严重功能不全患者不推荐使用;

3.孕期及哺乳期妇女用。

注意事项:

1.首次使用本品时应密切监测清中钙、磷、镁以及酸酐的水平,如出现清中钙、磷和镁的含量过低,应给予必要的补充治疗;

2.伴有恶性高钙血症患者给予本品前应充分补水,利尿与本品用时只能在充分补水后使用,本品与具有毒性的药物用时应慎重;

3.接受本品治疗时,如出现功能恶化,应停药至功能恢复至基线水平;

4.对阿司匹林过敏的哮喘患者成慎用本品。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本品是否会分泌进入乳汁尚不清楚,由于本品能与骼长期结,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本品。

儿童用药:

对本品在儿童中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确立,暂不推荐使用。

老年用药:

同成人用药。但老年患者往往功能较低下,给药时应密切监测功能状况。

药物相互作用:

本品与氨基糖苷类药物用时应慎重,因氨基糖苷类药物具有降低钙的协同作用,可能延长低钙持续时间;与利尿用时可能会增大低钙的危险,与沙利度胺用时会增加多发性骨髓患者功能异常的危险性。尚不明确。

药物过量:

患者接受高量本品可能清中钙、磷和镁的水平过低,可通过静给予葡萄糖酸钙,磷酸钾或钠及硫酸镁来补充。此外,高量的本品会增加毒性的危险性。唑来膦酸量给药不得超过4mg。

药理毒理:

1.药理作用 唑来膦酸要药理作用是抑制吸收。其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

楚,可能与多面作用有唑来膦酸在体外可抑制破细胞活动,诱导破细胞凋亡。还可以通过与的结阻断破细胞对矿化和软的吸收。唑来膦酸还可抑制因肿产生的多种刺激因子诱发的破细胞活性增加和钙的释放。

2.毒理研究 遗传毒性:本品Ames细菌回复突变试验、中国仓卵巢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中国仓基因突变试验和大微核试验。结果均为阴性。生殖毒性 雌性大从交配前15大至怀孕期结束皮下注射本品0.01、0.03或0.1mg/kg/日(AUC为人静注射4mg时的0.07、0.2和1.2倍)高量组动物出现排卵抑制和受孕率下降。中量和高量组动物均出现胚胎植入前丢失增加、植入胚胎数及活胎数减少,新生的存活率下降。所有量组母均出现难产及围产期死亡率增加。母死亡的原因可能与药物抑制钙动员,导致围产期低钙有,这可能是双膦酸类药物共有的作用。

雌性大怀孕期间皮下注射本品0.1、0.2或0.4mg/kg/日(AUC为人静注射4mg时的1.2、2.4或4.8倍),中、高量组动物出现胚胎植入前或植入后丢失增加、活胎数减少,胎仔骼、脏和外观畸。高量组动物胎仔的骼畸表现为未化和化不全,骼增厚、弯或缩短等。高量组还可以见晶状体缩小、小脑发育不全,缩小或缺失,管扩张,腭裂水肿等毒性反应。低量组动物胎仔也出现骼畸。本试验中高量组母体动物出现体重和摄食量下降,提示试验已达到最高药物暴水平。

妊娠家兔皮下给予本品0.01、0.03、0.1mg/kg/日(AUC小于或等于人静注射4mg时的0.5倍),未观察到本品对胎仔的毒性。各用药组动物(相对体表面积折算,量大于或等于人静用药量4mg的0.05倍)均出现母体死亡和流产,此现象可能与药物起的低钙有

致癌性 采用小和大了常规终生致癌试验研究。小给予本品0.1、0.5、2.0mg/kg/日(相对体表面积折算,量大于或等于人静用药量4mg的0.002倍),所有给药组动物Harderian(副泪腺)腺瘤的发生率增加。大给予本品0.1、0.5、2.0mg/kg/日(相对体表面积折算,量小于或等于人静用药量4mg的0.2倍),未见肿发生率的增加。

药代动力

1、分布

64癌症或转移患者静滴注单量或多量(28天4次)2、4、8或16mg,滴注时间5或15分钟,滴注后浆中唑来磷酸浓度的降低符三相对消除过程,滴注完毕迅速从峰浓度值下降,24小时后药浓度不到Cmax的1%,最初两相的半衰期t1/2a为0.24小时,t1/2β为1.87小时,唑来膦酸最终清除相的时间较长,在滴注后的2-28天浆中仍保持很低的浓度,最终清除半衰期t1/2r为 146小时,在给药量2-16mg范围浆中的药物浓度-时间线下面积(AUC0-24h)与给药量呈正比,在3相中唑来膦酸的蓄积率均较低,其中2、3相相对于第1相的平均AUC0-24h值比率分为1.13±0.30和1.16±0.36.体及体外试验表明唑来膦酸与人细胞的亲和率低,与人浆蛋白结率大约为22%,结率与浓度无

2、代谢

体外试验表明唑来膦酸对人P450酶无抑制作用,唑来膦酸在体过生物转化,要以原脏排泄。

3、排泄64患者在给予唑来膦酸24小时尿液中的平均回收率为39±16%,给药后第二日尿液中仅发现痕迹量的药物.给药0~24小时尿液中累积排泄百分比率与药物的浓度无,0-24小时的尿液中的药物回收未达到平衡,推测药物先与,再缓慢释放进入全身环,从而出现所观察到的浆中长期含有很低浓度药物的现象。给药后0-24小时唑一膦酸的脏清除率为3.7±2.0L/H,唑来膦酸的清除率与量无而取决于酸酐清除率。在一项研究中,将癌症和转移患者给予4mg唑来膦酸的滴注时间5分钟(n=5)延长到15分钟(n=7)结果滴完时唑来磷酸的浓度同比降低了34%(【平均值±SD】403±118ng/ml vs264±86ng/ml),AUC总值升高了10%(378±116ng xh/ml vs420±218ng xh/ml),AUC值的差异并无统计意义。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黄牛毛藓

下一篇 黄海葵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