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黄瓜藤

一年生蔓生或攀缘草本。一般藤短而没有侧或很少侧黄瓜子叶以下至地面的,叫下胚轴。幼苗期的下胚轴也称幼,其高度最好在3厘米以。如果在育苗过程中幼苗过密、水分过大、温度过高,就会产生幼过长而细的现象。一年生蔓生草本。伸长,有纵沟及棱,被白以硬糙毛。卷须细,不分枝,具白色柔毛。互生;叶柄稍粗糙;叶片三角状宽卵形,膜质,长、宽均12-18cm,两面甚粗糙,掌状3-5裂,裂三角......
目录

形态特征

黄瓜藤一年生蔓生草本。伸长,有纵沟及棱,被白以硬糙毛。卷须细,不分枝,具白色柔毛。互生;叶柄稍粗糙;叶片三角状宽卵形,膜质,长、宽均12-18cm,两面甚粗糙,掌状3-5裂,裂三角并具锯齿,有时边缘具缘毛。花萼简狭钟状,密被白色长柔毛,花萼裂征钻展与花萼近等长;垸共同白色,长大约2cm,花冠披针急尖雄蕊3,丝近无;雌花单生,或稀簇生,花梗粗壮,被柔毛。子房纺锤柱头3。果实,长10-30(-50)cm,熟时黄绿以,表面粗糙,具有刺尖的状凸起,极稀近于平滑。种子小,狭卵形白色,无边缘。、果期为夏、秋季。

分布范围

在中国南北各地栽培普遍

栽培技术

黄瓜在中国栽培历史悠久,栽培广泛,类型和品种十分丰富,黄瓜幼果脆嫩,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其汁液制成软膏涂抹皮肤能防皱,有美容作用,具有很高的济价值,现将黄瓜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品种选择

黄瓜在中国南北各地栽培普遍,品种很多,分类法多不一致。因此品种的选择要因地制宜的选择高产、高效、优质、抗病强的品种是获得高产的基础。

特效

整地施肥

要选择3年未种过瓜类蔬菜,质地疏松、肥沃、排灌便的田块。黄瓜系比较弱,要分布在表土层中,整地前要多施腐熟的有机肥,冬翻前每亩施优质农家肥4000公斤,然后进深翻晒垄,定植前亩施三元素复肥100公斤,春翻后进培垄,做成1.2米“马鞍型”高垄,垄高15-20厘米,垄沟宽30厘米,并在垄面覆盖地膜。

播种

⒈浸种催

黄瓜藤将挑好的饱满黄瓜种子放在55℃温水中温烫浸种搅拌至水温30℃左右时,浸泡6-8小时,这时种子吸足水分,然后捞出种子沥干水分,用湿布包好置于28℃-30℃的条件下催,催过程中要翻动2-3次,使受热均匀,增加透氧量,防止发霉,种子白时将其放于-1-0℃低温下12-24小时,提高幼苗抗力,种子后选择晴天播种。

⒉播种技术

据市场需求和生物特性确定适宜播期。黄瓜播种时要求5厘米深地温不低于15℃,否则出慢而不齐,易发生烂籽现象,播种时浇透底水,每个养钵放—粒种、将种子端朝下插入养土中,覆盖过消毒的养土1.5厘米厚然后覆盖地膜保温保水。

定植

当日平均温度在15℃以上,苗龄35天左右,龄3-4,择冷尾暖头,天晴地爽时为适宜的定植期,一般株30x60厘米,每亩密度3500-4000株,黄瓜系浅,不宜深栽,定植后浇足定根水。

田间管理

⒈插架纫蔓

黄瓜定期后,立即搭架,架搭成“人”.架要牢固,架高1.3米左右,当蔓长到20-30厘米时应及时绑蔓,以后每隔3-4绑一次;蔓1-6长出的侧蔓及早去掉,6以后侧蔓留11瓜摘蔓长满架后进,后期顺其自然生长

⒉肥水管理

定植后3-4天浇一次较小的缓苗水。缓苗水后再浇水时,每水带肥,每亩冲施尿素10公斤,隔5-7天浇一次水。结果期要每周面喷施一次0.2-0.3%的磷酸二氢钾。苗期的水分管理?要看苗的长势而定,当子叶小而向上竖起,说明缺水,要及时浇水;如子叶平展、嫩绿、肥大,说明水分适当。浇水应在晴天中午时浇。如秧苗有缺肥现象,则在浇水时可加少量尿素(每100公斤水加尿素100-200克)以补充养分。肥水管理宜勤,每5-7天一次(或每采收1次果实追一次肥)。肥量由小到大,每亩每次用尿素2公斤-7公斤。同时要注意及时补水,保持土壤充足的水分。

⒊增加棚温,增加作用

注意保持棚膜清洁,减少灰尘污染,以增加透光度。幼苗定植后至缓苗前一般不通,以提高棚的地温和温。随着季的推移,温增加,棚温度也逐渐升高,当温达30℃以上时,要敞棚门或四周通,棚温度降到26℃左右。当温度进一步提高时,可考虑揭薄膜。大棚内湿度比地高,黄瓜对空相对湿度的要求,幼苗定植后至前,一般不施肥水,阴天、晴天中午要适当通湿;坚持常刮去棚膜侧的水珠或在棚放置一些石灰等吸潮物质,降低棚内湿度。

⒋后期管理

黄瓜后期注意防止功能早衰,及时摘除蔓下部的老、黄、病、畸瓜、卷须以改善通透光条件。一株黄瓜保留25-30既可。

病虫害防治

黄瓜病虫害是霜霉病、枯萎病、白粉病和黄守瓜等。防治措施:不用种过瓜类的土壤作苗床土;选抗病品种;进种子消毒,降低床内湿度。可用50%溶菌灵可湿粉500-800倍液、58%雷多米尔可湿粉500-700倍液、70%乙磷铝锰锌可湿粉亩用100克防治霜霉病;50%多菌灵500倍浸种1小时或用种子重量0.3%的50%多菌灵500倍拌种、发病初期用2%农抗120使用150倍液、50%消菌灵水溶性粉亩用40克、50%立枯净可湿粉2000倍液、20%病毒A可湿粉400-600倍液、15%恶霉灵水3000倍液防治枯萎病;发病初期用粉锈灵1000倍液-2000倍液;托布津、多菌灵800倍液防治白粉病;用辛硫磷1500倍液或菊酯类药2000倍液-3000倍液防治黄守瓜。蚜虫可用菊乐酯(敌杀死)2500倍液喷杀。

主要价值

黄瓜藤

【来源】为葫芦植物黄瓜

【采集】6月采。阴干与鲜用。

性味】①《四川中药志》:性平,味淡,无毒。②《上海常用草药》:苦,平,有小毒

【功用治】利水,解毒。治痢疾淋病,黄水疮。

①《陆川本草》:治疮流注

②《四川中药志》:利水、通淋、消胀。

茂盛黄瓜藤③《中国药植图鉴》:治痢疾

④《上海常用草药》:祛镇痉。

【用法与用量】服:汤,1~2两。外用:水洗或研末撒。

【选】①治黄水疮:黄瓜藤(阴干,焰存性)、枯矾。为细末,搽疮上。(《滇南本草》)

②治癫痫黄瓜藤一两。服。(《上海常用草药》)

【临床应用】治疗压病

黄瓜藤黄瓜藤制观察64例(Ⅰ期17例,Ⅱ期46例,Ⅲ期2例),结果显效34例,有效19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82.8%(1972年全国心血管会议制定的疗效标准)。制及用法:一流浸膏:每毫升含干黄瓜藤与猪毛菜各5分,每次5毫升,日服3次。二:每含干黄瓜藤1钱,每次4,日服3次。疗程30~60天。初步观察,较流浸膏降压作用强。一般无副作用,仅5例服后上部有烧灼感,改为食后服症状即减轻或消失;另1例有头晕感觉。

另有用去的鲜瓜秧半斤,加水500毫升取200毫升,每日2次分服(亦可当饮);或制成浸膏(每3克,日服3次,每次1)、(每0.3克,日服3次,每次5~10)应用。共观察62例,显效(压降至130/90毫米柱,或单用其他降压药无效,并用黄瓜秧制后,收缩压与舒张压均降20毫米柱)28例,有效(收缩压、舒张压持续降10毫米柱以上)26例,无效8例。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格列本脲

下一篇 格列美脲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