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庭大腺炎
诊断
根据病史及局部外观与指诊,一般不难诊断。但同时亦应注意尿道口及尿道旁腺有无异常。由于剧痛,阴道窥器检查已不可能,如无必要,可暂不进行。一般应在前庭大腺开口处及尿道口、尿道旁腺各取分泌物作涂片查病原菌。
治疗措施
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注意局部清洁,局部冷敷,应用抗菌素。如已形成脓肿,应即切开引流。切口应选择于皮肤最薄处。一般在大阴唇内侧,作一半弧形切口排脓。亦可在外阴消毒后用18号针头从粘膜侧刺入脓腔,吸出脓液,针头留在原位,缓缓注入20~40万单位青霉素生理盐水。拔出针头后,用纱布或棉球压迫数分钟,防止药液漏出,并加外阴垫,用月经带固定。此法治疗后24小时内炎症多能消退,疼痛即可减轻,如疗效不显著,则再采取切开引流法。亦可应用治疗前庭大腺囊肿的各种方法治疗。
中医熏洗治疗:
1、苗药熏洗:治疗前庭大腺炎,苗族民间医生常用熏洗外治手法治疗。其药物苗药前庭熏洗方采黔地野生草药,遵古苗秘方配制,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软坚散结,补益气血,祛腐生新的功效,以全身皮肤为给药途径,用蒸汽热力作为传导媒介,药物的渗透作用较强,能达全身各处,药物的作用较为均匀,吸收也较快。其使用方便,无需手术开刀,无感染,愈后不复发,是治疗前庭大腺炎的首选良药。
2、中药冲洗剂坐浴:方剂:苦参30g,蛇床子30g,黄柏15g,公英20g,土茯苓5g,明矾10g,肿胀明显尚未成脓者加龙胆草30g,红肿期加用黄连15g,皂刺10g,硬结期加用赤芍20g,五倍子15g,三棱15g,莪术15g,以上药加水1000ml浸泡30min,煮沸后煎20~30min,去渣,纱布滤净,待温不烫手坐浴,每晚30min,7天1个疗程。
造口治疗:
造口术适用于较大及反复急性发作的囊肿;切除术适用于伴感染性囊肿。较大囊肿选择最低点用co2激光聚焦(功率25w)切开皮肤0.5cm,或用nd∶yag激光光纤(功率20w)切开肿块最低点0.5cm。排除囊内物,对引流口进行每天清洁换药。手术后阴唇内侧会形成一个小口,囊肿复发时脓液会自动从造好的口中流出。
病因学
临床表现
急性期局部疼痛、红肿,前庭大腺脓肿形成时疼痛最为剧烈。常有发热,寒战者较少。有时大小便困难。临床检查可发现大阴唇下1/3处有红肿硬块,触痛明显。如已发展为脓肿,多呈鸡蛋至苹果大小肿块,常为单侧性。肿块表面皮肤发红弯薄,周围组织水肿,炎症严重时可向会阴部及对侧外阴部发展。局部触痛显著,有波动感,腹股沟淋巴结多肿大。
并发症
脓肿如不及时进行处理,偶可向后侧方向播散,形成直肠周围脓肿,有时甚至向直肠溃破。
脓肿切开排脓后,多数脓腔可完全闭合而痊愈,但偶亦可形成瘘管,不断有少量分泌物排出,触诊时可扪到小而硬的硬结,有轻微压痛,挤压时有时可从瘘口流出脓液。有时瘘口自行封闭或狭窄,又可蓄积脓液而再次形成脓肿,亦可能反复发作,经久不愈。
治疗
中医辨证
1、邪毒入里
主证:阴户一侧突然肿胀疼痛,继而肿胀高起,行动艰难,伴有发热、发冷,日苦咽干,白带黄稠臭秽,便干溲黄。舌质红,答黄,脉数。
证候分析:多由于经期及产后调摄不善,感染邪毒、入里化热,郁结下注于肝经,故阴户肿胀而痛;邪毒入里,正邪交争故发热、发冷;热毒蕴于肝经并下注故见口苦咽干,白带量多臭秽;热灼津液,故便于溲赤。舌质红、苔黄、脉滑数均属肝经有热、毒热内蕴之征。
2、毒热内盛
主证:明户肿胀愈甚,肿处皮肤焮红,壳薄,按之较软,或已有脓汁自溃口排出,多臭秽难闻,伴发热、口渴、带下量多。舌质红,苔薄黄,脉沉数。
分析:邪毒人里、化热日久、内腐成脓,故见阴户肿胀而甚,肿处皮红壳薄,按之较软或破溃脓出;毒热内盛下往及阴津被伤,政见发热口渴、带下量多。舌质红、苔黄、脉沉数均为里热之征。
3、正气亏虚
主证:阴户脓肿渐消,热去痛减,但患处仍有硬结,经久难愈,溃口流脓淌水,质清量少,伴食少纳呆、体倦神疲。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缓。
证候分析:本证属脓已溃出、毒邪已排出故热退肿消;但由于正气亏虚、气血不足,难以托毒尽出,化腐生肌,故见肿处硬结难消,经久难愈,溃口流脓淌水。食少纯呆、体倦神疲、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缓为气血不足、脾胃衰弱之象。
中医治疗
本病治疗应当详审病机,以辨其寒热虚实并察其有否脓成,治则仍以热者清之,寒者温之,坚者消之,虚者补之,下陷者托之的原则处理。
本病的治疗主要根据病的新久、邪毒入里化热的程度及脓成已后,参合其他证候及舌脉并详查阴肿的局部表现分别予以清热解毒、清肝泻火及托里排脓等法。
1、邪毒入里
方药:五味消毒饮加味。公英30g,地丁30g,银花20g,连翘20g,天葵子20g,乳香10g,没药10g,丹皮15g,赤芍15g。
如口干口苦较甚者加龙胆草15g,生地15g;如高热甚者可加石膏20g,桅子15g;如大便燥操结难排加大黄10g;如白带量多,甚至脓性黄稠者可加土茯苓20g;肿疼较重,加三七粉5g冲服。
2、毒热内盛
治法:清热解毒,化瘀排脓。
方药;仙方活命饮。银花20g,甘草15g,穿山甲15g,皂角刺15g,当归15g,赤芍15g,乳香10g,没药10g,天花粉20g,陈皮15g,防风15g,贝母l5g,白企15g。
如脓成已清可去穿山甲、皂刺;如二便秘涩者可加大黄 10g,槟榔10g;如热甚者,可加大黄10g,黄连15g;如心烦口渴可加生地15g,栀子15g,玄参15g。
3、正气亏虚
方药:托里消毒散。人参50g,川芎20g,当归20g,白芍20g,白术20g,黄芪50g,炙甘草20g,茯苓 20g,银花 20g,白芷 20g,皂角刺 20g,桔梗 30g。上方共研细末,每服 10g,日三次服,或入煎剂,分次温服。
如有腰膝酸软者可加熟地 20g,巴戟天 15g,菟丝子 15g;如胃纳不佳、脘闷食少,可加鸡内金15g,焦三仙各15g;如头晕耳鸣者可加猪脊髓一条炖服。如有形寒肢凉可加肉桂、补骨脂各15g;如阴户肿胀硬结不消可加鹿角胶15g,炮姜炭10g。
1、一味苦参场:
苦参50g。煎汤去渣,纱布滤净,再加水至1000ml,待温不烫手,坐浴并冲洗外阴,每日1~2次,每次15分钟。
适于阴肿初起、脓未成者。
2、一效膏:
石膏、黄柏各等分。研极细面,然后以香油调成糊状,再敷于阴肿的患部外面覆以无菌纱布,每日按时更换二次。
适用于阴肿脓已成未溃,或刚刚溃后,脓汁未完全排尽者。
中药:
具有清热泻肝、解毒之功,对于阴肿初起,红肿痛重者运用,尤其对同时伴有目痛耳鸣,便结溲黄,白带量多,臭秽者疗效皆佳。每服1丸,日2次服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一、应用抗生素治疗同时以中药外治
前庭大腺的炎症多由外阴部的病原菌侵袭所致,抗生素治疗有一定的效果,但往往易复发,出现反复感染。中药外治法对其有满意疗效。对急性期腺体肿胀明显尚未成脓者,可以青霉素800~1000万U,或庆大霉素32万U静脉点滴的同时再以苦参、龙胆草、生甘草各30g煎场去渣、坐浴或熏洗患处;亦可用黄柏、生石膏研极细面,调以香油,敷于肿胀的外阴表面。另外在熏洗外阴时,如有可能亦同时冲洗阴道,使整个外阴部及阴道保持清洁卫生。
脓肿一旦形成,应当尽快切开排脓,彻底引流,此时配合中药内服及外治,可以使脓汁加快排出,炎症迅速消退,常用清热解毒法为主,佐以活血逐瘀、软坚散结、托里排脓等法。用药;土茯苓、双花、连翘、皂刺、山甲、赤芍、丹皮、黄芪等。
从前面所述我们已经知道,前庭大腺炎主要因为前庭大腺炎被细菌感染,进而引起腺管开口引流不畅所致。因此,保持外阴清洁是预防感染的主要方法。每日清洗外阴,不穿尼龙内裤,患外阴炎时及时治疗,在一定程度上能预防前庭大腺炎的发生。
相关问题
1.急性炎症卧床休息,抗生素治疗;
前庭大腺炎主要因为前庭大腺炎被细菌感染,进而引起腺管开口引流不畅所致。因此,保持外阴清洁是预防感染的主要方法。每日清洗外阴,不穿尼龙内裤,患外阴炎时及时治疗,在一定程度上能预防前庭大腺炎的发生。
前庭大腺是在阴道口的一对腺体,它的功能是分泌润滑液,增加阴茎在阴道内抽送时的润滑度,和怀孕没什么关系。
所以对要小孩没有影响,另外手术的话也没后遗症,对性生活也没影响,而且治疗彻底不会再复发,至于对生小孩有没有影响那要看到时候它有没有发炎。
主要与前庭大腺囊肿相鉴别:其共同特点是,均可见前庭大腺处生有肿块。但前庭大腺炎表现有发热,检查可见肿块皮色发红,肿痛明显、有波动感,经加压时于腺体开口处可见有脓液溢出,而前庭大腺囊肿皮色不变、肿块囊性、无压痛、加压时无脓液溢出,且无发热等全身症状。
患急性前庭大腺炎后患者很痛苦,日常活动会受到限制,此时应卧床休息,保持外阴清洁。在应用广谱抗生素抗炎治疗的同时,可选用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中草药煎汤坐浴,如连翘、金银花、野菊花、紫花地丁、黄柏、玄参、板蓝根等,每次在药液偏凉时坐浴20分钟,每日1~2次。
脓肿形成后,应及时行切开引流并造口术。单纯的引流术只能暂时缓解症状,待切口闭合后,仍有可能形成巴氏腺脓肿或囊肿。如果已有小的破口而脓液排出不畅,应扩创引流。
前庭大腺炎是女性常见的外生殖器疾病。人们往往知道本病是一种感染性的疾病,但并不特别注意本病与发病的关系,对某些前庭大腺炎久治不愈者,不作性病的检查,延误最佳治疗时机。事实上,由于近年来性病患者的增多,合并症在不断地增多。而女性患者最常见的合并症是前庭大腺炎。所以说本病与性病有关。
前庭大腺是在阴道口的一对腺体,它的功能是分泌润滑液,增加阴颈在阴道内抽送时的润滑度,和怀孕没什么关系,所以对要小孩没有影响另外手术的话也没后遗症,对性生活也没影响,而且治疗彻底不会再复发,至于对生小孩有没有影响那要看到时候它发不发炎啦。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