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黄紫堇

紫堇:Corydalis ochotensisTurcz.),:黄龙壳、草,是罂粟紫堇植物,无毛草本,具少数侧根,干时褐色极短,柔弱,基生少数,具长柄,叶片轮廓宽卵形或三角,三回三出分裂,多数。生长于杂木林下或水沟边。分布于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东西伯利亚至鄂霍次克、朝鲜北部、日本也有分布。无毛草本,高50-90厘米。主根长达13厘米,具少数侧根,干时褐......
目录

形态特征

黄紫堇无毛草本,高50-90厘米。主根长达13厘米,具少数侧根,干时褐色极短,盖以稀疏的残枯叶基柔弱,通常多折,四棱状,常自下部分枝。基生少数,具长柄,叶片轮廓宽卵形或三角,三回三出分裂,第一回全裂具较长的柄,第二回具较短柄,羽状深裂或浅裂,小裂卵形状倒卵形卵形,先端或钝,具短尖面具白粉,二歧状细脉明显;多数,下部者具长柄,上部者具短柄,其他与基生相同。总状花序生于分枝先端,长3-5厘米,果时达9厘米,有4-6,排列稀疏;苞片卵形卵形,长0.5-1厘米,全缘花梗劲直,纤细,远短于苞片萼片鳞片状,近,边缘具缺刻状齿花瓣黄色,上花瓣长1.8-2厘米,花瓣舟状卵形,先端渐尖,部鸡冠状突起高1-1.5毫米,超出瓣先端并延伸至其中部,,与花瓣近等长或稍长,末端略下弯,下花瓣长1-1.2厘米,鸡冠同上瓣,中部稍缢缩,下部呈浅囊状,花瓣长8-9毫米,花瓣卵形,具1侧生囊,爪线形,略长于花瓣雄蕊束长7-8毫米,花药极小,披针蜜腺体贯穿的2/5-1/2;子房狭倒卵形,长4-5毫米,具2列胚珠花柱细,比子房短,柱头扁长,上端具4乳突。蒴果狭倒卵形,长1-1.4厘米,粗约3毫米,有6-10枚种子,排成2列。种子,直径约1.5毫米,黑色,具光泽。果期6-9月。

生长环境

生长于杂木林下或水沟边。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东西伯利亚至鄂霍次克、朝鲜北部、日本也有分布。

物种区别

黄紫堇该物种与小紫堇虽然非常相近,但同在中国东北境分化,并一则向其更东北向迁移,一则向其大西南向扩,而与许多相近类型在其祖型集中分布区中共同分布。

主要价值

【药】:紫堇,全株可作草药用。

【来源】:为子叶植物罂粟植物紫堇全草。

治】:用于湿热腹泻,赤白痢疾、小便不利、疮疖肿、结核、咯血

【中药化成分】:全草含藤荷包牡丹碱、原阿碱、奥柯紫堇碱(ochotensine)、二氢华紫堇碱、雷得宁碱(raddeanine)、元胡寿明碱(yenhusomine)等多种生物碱。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草:味苦、性凉,有清热解毒利尿止痢的功能。用于疮毒、肿痛、痢疾结核咯血等。

性味归经】:苦,凉。膀胱

【用法用量】:服:汤,9-12克。外用:捣或研末。

【考】:始载于《东北植物检索表》。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