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坦唑醇
化合物简介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stanozolol
英文别名:Tevabolin;Stanozolol;Winstrol;STANAZOL;Estazol;Anabol;STANOZOL;Stromba;
CAS号:10418-03-8
MDL号:MFCD00133084
EINECS号:233-894-8
RTECS号:BV8741000
PubChem号:24899733
分子式:C21H32N2O
结构式:
分子量:328.49200
精确质量:328.25100
PSA:48.91000
LogP:4.11810
物化性质
密度:1.129 g/cm3
熔点:242ºC
沸点:490.8ºC at 760 mmHg
闪点:250.7ºC
稳定性:Stable at normal temperatures and pressures.
储存条件:2-8ºC
蒸汽压:1.89E-10mmHg at 25°C
安全信息
危险类别码:R63
安全说明:53-22-36/37/39-36-26
危险品标志:Xn
分子结构数据
1、摩尔折射率:95.87
2、摩尔体积(cm/mol):290.8
3、等张比容(90.2K):769.1
4、表面张力(dyne/cm):48.8
计算化学数据
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4.5
2、氢键供体数量:2
3、氢键受体数量:2
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
5、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48.9
6、重原子数量:24
7、表面电荷:0
8、复杂度:538
9、同位素原子数量:0
10、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7
11、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4、共价键单元数量:1
用途
药典标准
来源(名称)、含量(效价)
本品为17-甲基-2'H-5α-雄甾-2-烯-[3,2-c]吡唑-17β-醇。按干燥品计算,含C21H32N2O不得少于98.0%。
性状
本品在乙醇或三氯甲烷中略溶,在乙酸乙酯或丙酮中微溶,在苯中极微溶解,在水或甲醇中几乎不溶。
比旋度
取本品,精密称定,加无水乙醇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20mg的溶液,依法测定(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ⅥE),比旋度为+34°至+40°。
鉴别
(1)取本品约2mg,加对二甲氨基苯甲醛试液3ml,显黄绿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显黄绿色荧光。
(2)取本品,加无水乙醇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40μg的溶液,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ⅣA)测定,在224nm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3)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药品红外光谱集》597图)一致。
检查
有关物质
取本品,加二氯甲烷-无水乙醇(9:1)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含10m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适量,用二氯甲烷-无水乙醇(9:1)分别稀释制成每1ml中含10μg、30μg与50μg的溶液,作为系列对照溶液;另取司坦唑醇与美雄诺龙对照品,加二氯甲烷-无水乙醇(9:1)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含司坦唑醇10mg和美雄诺龙0.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ⅤB)试验,吸取上述5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19:1)为展开剂,展开,晾干,喷以20%硫酸乙醇溶液,在100℃加热10~15分钟至斑点清晰,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对照品溶液应显两个清晰分离的斑点;供试品溶液如显杂质斑点,与系列对照溶液的主斑点比较,杂质总量不得过2.0%。
干燥失重
取本品,在105℃干燥至恒重,减失重量不得过1.0%(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ⅧL)。
炽灼残渣
不得过0.1%(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Ⅷ N)。
含量测定
取本品干燥品约0.27g,精密称定,加冰醋酸30ml微热使溶解,放冷,加结晶紫指示液1滴,用高氯酸滴定液(0.1mol/L)滴定至溶液显绿色,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每1ml高氯酸滴定液(0.1mol/L)相当于32.85mg的C21H32N2O。
化合物相关药品说明
药理作用
司坦唑醇为促蛋白同化激素,蛋白同化作用较强,为甲基睾酮的30倍,雄激素活性为后者的1/4,分化指数为120。具有促进机体蛋白质合成、抑制组织蛋白的异化分解、降低血胆固醇和三酰甘油、促使钙磷沉积和减轻骨髓抑制等作用,能使体力增强、食欲增进、体重增加,而雄性化作用甚弱。
药代动力学
口服易从胃肠道吸收,血浆半衰期为4~5h,主要由尿液中排出。
适应症
用于慢性消耗性疾病、骨质疏松、重病及手术后体弱消瘦、年老体弱、小儿发育不良、再生障碍性贫血、白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高脂血症等。用于年老多病、、产后衰弱等。还用于防治长期使用皮质激素引起的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禁忌证
严重肝病、肾脏病、心脏病、高血压患者、孕妇及前列腺癌患者禁用。
用法用量:
1.成人和青少年常用量
(1)预防和治疗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口服,开始一次2mg(1片),一日3次,女性可一次2mg(1片)。应根据病人的反应个体化给药。如治疗效果明显,可每间隔1-3月减量,直至每日2mg(1片)维持量。但减量过程中,须密切观察病情。
(2)用于慢性消耗性疾病、手术后体弱、创伤经久不愈等治疗:口服,一日3次,一次2-4mg(1-2片),女性酌减。
2.小儿常用量
用于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6岁以下,每日口服1mg(半片),仅在发作时应用;6-12岁,每日口服2mg(1片),仅在发作时应用。
注意事项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孕妇禁用。
儿童用药:
儿童慎用,易早熟、影响生长。
老年用药:
不良反应
1.女性:长期使用可能会有痤疮、多毛、阴蒂肥大、闭经或月经紊乱等症。
5.电解质:水钠潴留、水肿。
6.皮肤:皮疹、颜面潮红。
相互作用
与肾上腺皮质激素,尤其是盐皮质激素合用时,可增加水肿的危险性。合并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或糖皮质激素,可加速痤疮的产生。因雄激素和蛋白同化类固醇可降低凝血因子前体的浓度(由于凝血因子前体的合成和分解改变),以及增加了抗凝物质与受体的亲和力,故可使抗凝活性增强。在与双香豆素类或茚满二酮衍生物合用时要减少用量。与具肝毒性的药物合用时,可加重对肝脏的损害,尤其是长期应用,以及原来有肝病的患者。
专家点评
国内报道,采用司坦唑醇、山莨菪碱、多抗甲素联合方案(简称SAP方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者56例,有效率达89%,并且显效较快,治愈和缓解率较高(52%)。单用司坦唑组18例,缓解4例,明显进步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50%。司坦唑可以增强造血干细胞增殖和分化。采用SAP方案针对再生障碍性贫血不同发病机制,发挥各药之长,补其之短,从而增加了疗效。司坦唑醇蛋白同化作用较强,为甲睾酮的30倍,雄激素活性为后者的0.25倍,分化指数为120,男性化副作用甚微。司坦唑醇蛋白同化作用较强,为甲睾酮的30倍,雄激素活性为后者的1/4,分化指数为120。具有促进蛋白质合成、抑制蛋白质异生、降低血胆固醇和三酰甘油、促使钙磷沉积和减轻骨髓抑制等作用,能使体力增强、食欲增进、体重增加,而男性化,不良反应甚微。适用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白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等。
临床应用
女性病人应用雄激素或同化激素后,可引起男性化现象,如多毛、长胡须、声音变粗和音调低沉、痤疮等,一般在停药后症状可逐渐消退。男性患者长期应用本类激素,药物可能在体内转化为雌激素,又可能抑制促性腺激素的分泌而引起睾丸萎缩和抑制精子生成;由于抑制内源性睾丸酮的产生,可导致阳痿;儿童长期应用雄激素,能严重影响生长发育,如加速骨骺闭合作用在停药后尚能持续数月;应用同化激素,可导致肥胖。
17位有α-甲基的雄激素对肝脏损害作用较严重,主要干扰肝内毛细胆管的排泄功能,使胆汁郁积在肝小叶中央毛细胆管内,造成胆汁郁积性肝细胞损害,临床表现为胆汁郁积性肝炎。长期应用雄激素,可能出现肝癌、前列腺癌和肾细胞癌。此外,因其有水钠潴留作用,可引起水肿。肾病和心衰病人慎用,孕妇前列腺癌者禁用。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