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黄花夹竹桃叶

中药材。夹竹植物夹竹叶片互生,无柄,叶片革质,线形或狭披针,长十至十五厘米,宽六至十二厘米。急尖或短渐尖,基部楔形,边缘稍向下反卷成筒状或槽状。中肋明显。光亮无毛。上表面深绿色或灰绿色,下表面淡黄绿或灰黄绿色,具密集白点,侧脉羽状平。全年可采,晒干,或鲜用。性温,味辛,具解毒消肿功效,治蛇头疖等。有毒负作用,服宜慎。乔木,高达5米,全株无毛;树皮褐色皮孔明显;多柔......
目录

形态特征

乔木,高达5米,全株无毛;树皮褐色皮孔明显;多柔软,小下垂;全株具丰富乳汁。互生,近革质,无柄,线形或线状披针,两端长尖,长10-15厘米,宽5-12毫米,光亮,全缘,边稍卷;中脉面下陷,在凸起,侧脉两面不明显。大,黄色,具香味,聚伞花序,长5-9厘米;花梗长2-4厘米;花萼绿色,5裂、裂三角,长5-9毫米,宽1.5-3毫米;花冠漏斗状,花冠部具5个被毛的鳞片花冠向左覆盖,比花冠筒长:雄蕊着生于花冠筒的部,丝丝状;子房无毛, 2裂,胚珠每室2颗,柱头,端部2裂。核果扁三角状球,直径2.5-4厘米,果皮木质,生时绿色而亮,干时黑色种子2-4颗。期5-12月,果期8月-翌年春季。

分布范围

我国台湾福建广东、广西和云南等省区均有栽培;有时野生。原产美洲热带地区,现世界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均有栽培

生长习性

生长于干热地区,路旁、池边、山坡疏林下;土壤湿润而肥沃的地生长较好;耐旱力强,亦稍耐轻霜。

药用价值

植株全绿、多,柔软下垂,期几乎全年,为一美丽的绿化植物。树液和种子有毒,误食可致命。种子可榨油,供制肥皂、点灯、杀虫和鞣料用油,油粕可作肥料种子坚硬,长,可作镶嵌物。果仁含有夹竹素,有强利尿、祛、发汗、催吐等作用。

夹竹福建)的醇提溶液,对蛙、兔、猫及猫电图均表现强甙作用的特点,猫单位0.205克,治疗指数6.66,治疗宽度0.07克,蓄积性低,猫24小时蓄积17.3%,并能使家兔、豚子宫与肠管的活动及张力增加,甚至呈痉挛性收缩,这些现象不为阿托平所消除;对大白子宫和肠管的影响不明显;猫和犬服药后出现嗜眠,似有镇静作用。

性味

①《广西中药志》:苦涩,平,有毒。

②《福建草药》:辛,温,有大毒

功能

①《广西中药志》:有强作用。

②《福建草药》:解毒消肿。

【附】治蛇头夹竹,捣烂,和蜜调匀,包患处,日换二至三次。(《福建草药》)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