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淋巴瘤

淋巴是起源于淋巴造系统的恶性肿要表现为无痛性淋巴结肿大,肿大,全身各组织器官均可受累,伴发热盗汗消瘦、瘙痒等全身症状细胞分为非霍奇金淋巴(NHL)和霍奇金淋巴(HL)两类。病理特征在霍奇金淋巴组织含有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浆细胞和特异性的里-斯(Reed-Steinberg)细胞,HL病理类型分为结性富含淋巴细胞型和典型,后者包括淋巴细胞为型、......
目录

病因

病因不清。一般认为,可能和基因突变,以及病毒及其他病原体感染、放射线、化药物,并自身免疫病等有

临床表现

恶性淋巴是具有相当异质性的一大类肿,虽然好发于淋巴结,但是由于淋巴系统的分布特点,使得淋巴属于全身性疾病,几乎可以侵犯到全身任何组织器官。因此,恶性淋巴的临床表现既具有一定的共同特点,同时照不同的病理类型、受侵部位和范围又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淋巴瘤局部表现包括浅表及深部淋巴结肿大,多为无痛性、表面光滑、活动,扪之质韧、饱满、均匀,早期活动,孤立或在于颈部、腋下、沟等处,晚期则互相融,与皮肤粘连,不活动,或溃疡淋巴环病变口咽、扁体和鼻咽部的黏膜和黏膜下具有丰富的淋巴组织,组成淋巴环,又称韦氏环,是恶性淋巴的好发部位;鼻腔病变原发鼻腔淋巴绝大多数为NHL,要的病理类型包括鼻腔NK/T细胞淋巴和弥漫大B细胞淋巴;胸部病变纵隔淋巴结恶性淋巴的好发部位,多见于HL和NHL中的原发纵隔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和前体T细胞型淋巴。胸部X线上有或类或分状阴影,病变进展可压迫气管不张,有时肿中央坏死成空洞。有的部病变表现为弥漫性间质性改变,此时临床症状明显,常有咳嗽咳痰气短呼吸困难继发感染可有发热恶性淋巴可侵犯心包,表现为心包积液,淋巴侵犯表现为肌病变,可有律不齐,电图异常等表现;部表现是HL最常见的下受侵部位。肠道则是NHL最常见的结外病变部位。肠系膜腹膜后及髂窝淋巴结等亦是淋巴常见侵犯部位;皮肤表现恶性淋巴可原发或继发皮肤侵犯,多见于NHL;骨髓恶性淋巴骨髓侵犯表现为骨髓受侵或病,多属疾病晚期表现之一,绝大多数为NHL;神经系统表现:如进性多灶性白质病、亚急性坏死性脊髓病、感觉或运动性周围神经病变以及多发性肌病等其他表现。恶性淋巴还可以原发或继发于、硬膜外、睾丸卵巢阴道、宫颈、乳腺、甲状腺上腺、眼眶球后组织骼及肉软组织等,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应注意鉴

全身表现包括

1.全身症状

恶性淋巴在发现淋巴结肿大前或同时可出现发热、瘙痒、盗汗消瘦等全身症状

2.免疫、液系统表现

恶性淋巴诊断时10%~20%可有贫血,部分患者可有白细胞计数、增多,沉增快,个患者可有病反应,中性粒细胞明显增多。乳酸氢酶的升高与肿负荷有。部分患者,尤其晚期病人表现为免疫功能异常,在B细胞NHL中,部分患者的清中可以检测到多少不等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

3皮肤病

恶性淋巴患者可有一系列非特异性皮肤表现,皮肤损害呈多性,红斑、水疱、糜烂等,晚期恶性淋巴患者免疫状况低下,皮肤感染常久破溃、渗液,成全身性在的皮肤增厚、屑。

检查

1.常规及

常规一般正常,可性病贫血;HL可以出现PLT增多、WBC增多、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侵袭性NHL侵犯骨髓可出现贫血、WBC及PLT减少,外周可出现淋巴细胞。

2.骨髓及活检

HL罕见骨髓受累。NHL侵犯骨髓骨髓可见淋巴细胞,细胞体积较大,染色质丰富,灰蓝色态明显异常,可见“拖尾现象”;淋巴细胞≥20%为淋巴病;骨髓活检可见淋巴细胞聚集浸润。部分患者骨髓可见噬细胞增多及噬现象,多见于T细胞NHL。

3.生化

LDH增高与肿负荷有,为预后不良的指标。HL可有ESR增快,ALP增高。

4.液检查

中高度侵袭性NHL临床Ⅲ/Ⅳ期患者可能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或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者,需液检查,表现为液压力增高,生化蛋白量增加,常规细胞数量增多,单核为病理检查或流式细胞术检查可发现淋巴细胞。

5.组织病理检查

HL的基本病理改变是在以多种炎症细胞的混增生景中见到诊断性的R-S细胞及其变异型细胞。免疫组化特征:典型CD15+,CD30+,CD25+;结淋巴细胞为型CD19+,CD20+,EMA+,CD15-,CD30-。NHL淋巴结组织病理见正常淋巴结组织结构破坏,肿细胞在或弥漫浸润,据不同的病理类型有各自独特的病理表现和免疫表型。

6.TCRIgH基因重排

可阳性。

诊断

淋巴临床表现多样,虽然可以有慢性、进性、无痛性淋巴结肿大,但也可以表现为其他系统受累或全身症状。临床上怀疑淋巴时,可以做淋巴结或其他受累组织器官病理检查(活检)以确诊。

治疗

淋巴具有高度异质性,治疗效果差很大,不同病理类型和分期的淋巴无论从治疗强度和预后上都存在很大差淋巴的治疗要由以下几种,但具体患者还应据患者实际情况具体分析。

1.放射治疗

某些类型的淋巴早期可以单纯放疗。放疗还可用于化疗后巩固治疗及移植时助治疗。

2.药物治疗

淋巴化疗多采用联化疗,可以结靶向治疗药物和生物制。近年来,淋巴的化疗案得到了很大改进,很多类型淋巴的生存期都得到了很大提高。

3.骨髓移植

对60岁以下患者,能耐受大量化疗的中高危患者,可考虑进自体造干细胞移植。部分复发或骨髓侵犯的年轻患者还可考虑异基因造干细胞移植。

4.手术治疗

仅限于活组织检查或并发症处理;机能亢进而无,有切指征者可以切,以提高象,为以后化疗创造有利条件。

预后

霍奇金淋巴的预后与组织类型及临床分期紧密相,淋巴细胞为型预后最好,5年生存率为94.3%;而淋巴细胞耗竭型最差,5年生存率仅27.4%;结硬化及混细胞型在两者之间。霍奇金淋巴临床分期,Ⅰ期5年生存率为92.5%,Ⅱ期86.3%,Ⅲ期69.5%,Ⅳ期为31.9%;有全身症状较无全身症状为差。儿童及老年预后一般比中青年为差;女性治疗后较男性为好。

非霍奇金淋巴的预后,病理类型和分期同样重要。弥漫性淋巴细胞分化好者,6年生存率为61%;弥漫性淋巴细胞分化差者,6年生存率为42%;淋巴母细胞型淋巴4年生存率仅为30%。有无全身症状对预后影响较HL小。低恶性组非霍奇金淋巴病程相对缓和,但缺乏有效法,所以呈慢性过程而伴多次复发,也有因转化至其他类型,对化疗产生耐药而致死亡。但低度恶性组如发现较早,理治疗可有5~10年甚至更长存活期。部分高度恶性淋巴对放化疗敏感,理治疗,生存期也能够得到明显延长。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麻黄碱

下一篇 休克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