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药品百科   
[0]

麻黄碱

麻黄碱 麻黄碱(Ephedrine),又麻黄素,是一种生物碱,化式为C10H15NO,被列为第一类易制毒化品,由日本机化家长井长义发现。临床上麻黄碱用于:① 预防气管哮喘发作和缓解轻度哮喘发作,对急性重度哮喘发作效不佳。② 治疗蛛网膜下腔麻醉或硬膜外麻醉起的压及慢性压症。③ 治疗各种原因起的黏膜充肿胀起的鼻塞。基本信息中文称:麻黄碱英文称:ephedrine化......
目录

基本简介

基本信息

中文称:麻黄

英文称:ephedrine

式:C10H15NO

分子量:165.232

CAS号:299-42-3

EINECS号:206-080-5

PSA:32.26000

LogP:1.71880

理化性质

熔点:37-39 °C

沸点:255℃

密度:1.124g/cm3

溶解性:可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氯仿

计算化数据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0.9

氢键供体数量:2

氢键受体数量:2

可旋转化键数量:3

互变异构体数量: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32.3

重原子数量:12

表面电荷:0

复杂度:121

同位素原子数量:0

确定原子立构中数量:2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数量:0

确定化键立构中数量:0

不确定化键立构中数量:0

共价键单元数量:1

安全信息

编码:2939490090

危险类码:R22

安全说明:S22;S25

主要用途

麻黄碱为拟上腺素药。能兴奋交感神经,药效较上腺素持久;能松弛气管平滑、收缩管;有显著的中枢兴奋作用。临床要用于治疗习惯性气管哮喘和预防哮喘发作,对严重气管哮喘治疗效果不及上腺素,但用于黏膜充鼻塞时治疗效果好于上腺素。

药典标准

1、取本品约10mg,加水1mL溶解后,加硫酸铜试液2滴与20%氢氧化钠溶液1mL,即显蓝紫色;加乙醚1mL,振摇后,放置,乙醚层即显紫红色,水层变成蓝色

2、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光谱集387图)一致。

3、本品的水溶液显氯化物的鉴反应(附录Ⅲ)。

检查

溶液的澄清度

取本品1.0g,加水20mL溶解后,溶液应澄清。

酸碱度

取本品1.0g,加水20mL溶解后,加甲基红指示液1滴,如显黄色,加硫酸滴定液(0.01mol/L)0.10mL,应变为红色;如显淡红色,加氢氧化钠滴定液(0.02mol/L)0.10ml,应变为黄色

硫酸盐

取本品1.0g,依法检查(附录Ⅲ B),与标准硫酸钾溶液1.0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010%)。

物质

取本品约50mg,置50mL量瓶中,加流动相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密量取1mL,置100mL量瓶中,用流动相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溶液。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V D)试验,用十八烷基硅垸键为填充;以磷酸盐缓冲液(取磷酸二氢钾6.8g,三乙胺5mL,磷酸4mL,加水至1000mL,用稀磷酸或三乙胺调pH值至3.0±0.1)- 乙腈(90 : 1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0nm。理论盐酸麻黄碱峰计算不低于3000。取对照溶液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调检测灵敏度,使成分色谱峰的峰高约为满量程的20%;再密量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溶液各10μL,分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至成分峰保留时间的2倍。供试品溶液的色谱图中如有杂质峰,各杂质峰面积的和不得大于对照溶液峰面积的0.5倍(0.5%)。

失重

取本品,在105℃干至恒重,减失重量不得过0.5%(附录Ⅷ L)。

炽灼残渣

不得过0.1%(附录Ⅷ N)。

重金属

取本品1.0g,加水23mL溶解后,加酸盐缓冲液(pH=3.5)2mL,依法检査(附录Ⅷ H第一法),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二十。

测定

取本品约0.15g,密称定,加酸10mL,加热溶解后,加试液4mL与结晶紫指示液1滴,用髙氯酸滴定液(0.1mol/L)滴定至溶液显翠绿色,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每1mL高氯酸滴定液(0.1mol/L)相当于20.17mg的C10H15NO‧HCl。

β2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药物说明

作用过程

可直接激动上腺素受体,也可通过促使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释放去甲上腺素而间接激动上腺素受体,对α和β受体均有激动作用:①心血管系统:使皮肤、黏膜和管收缩,流量减少;冠管扩张,流量增加。用药后压升高,压加大。使收缩力增强,输出量增加。由于压升高反射性地兴奋迷走神经,故率不变或稍慢。②气管:松弛气管平滑;其α-效应尚可使气管黏膜管收缩,减轻充水肿,有利于改善小道阻塞。但长期应用反致黏膜管过度收缩,毛细管压增加,充水肿反加重。此外,α效应尚可加重气管平滑痉挛。③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大脑皮层皮层下中枢,产生精神兴奋、失眠、不安和震颤等。服后易自肠吸收,可通过屏障进入液。Vd为3〜4L/kg,吸收后仅少量胺氧化,79%以原尿排泄。作用较上腺素弱而持久,t1/2为3〜4小时。

药物吸收

服很快被吸收,可通过屏障进入液。服15-60分钟起效,持续作用3-5小时。T1/2当尿pH 为5时约3小时,尿pH值为6.3时约6小时。吸收后仅有少量胺氧化,大部分以原自尿排出。

药物用途

①预防气管哮喘发作和缓解轻度哮喘发作,对急性重度哮喘发作效不佳。②用于蛛网膜下腔麻醉或硬膜外麻醉起的压及慢性压症。③治疗各种原因起的黏膜充肿胀起的鼻塞

用法用量

由于剂型及规格不同,用法用量请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或遵医嘱。

不良反应

大量长期使用可震颤焦虑失眠头痛心悸发热感、出汗等不良反应。晚间服用时,常加服镇静催眠药苯巴比妥以防失眠

忌患者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压、动脉硬化绞痛等患者用。

注意事项

⑴交叉过敏反应 对其他拟交感胺类药,如上腺素、异丙上腺素等过敏者,对本品也过敏

⑵如有头痛焦虑不安、动过速、眩晕、多汗等症状出现时应注意停药或调整量。

⑶短期反复用药,作用可逐渐减弱(快速耐受现象),停药数小时后可以恢复。每日用药如不超过3次,则耐受现象不明显。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⑴剖产麻醉过程中用本品维持压,可加速胎儿跳,当母体压超过17.3/10.7kPa(130/80mmHg)时不宜用。

⑵本品可分泌入乳汁,哺乳期妇女

儿童用药

儿童,每次0.5~1mg/kg,1日3次。

老年患者用药

本品可致压升高、排尿困难、精神兴奋,老年人应慎用。

相互作用

麻黄碱与巴比妥类、苯海拉明茶碱用,通过后者的中枢抑制、抗过敏、抗碱、解除气管痉挛及减少腺体分泌作用。

②忌与优降宁等单胺氧化酶抑制用,以免压过高。

⑴与上腺皮质激素用,本品可增加它们的代谢清除率,须调整皮质激素量。

⑵尿碱化,如制酸药、钙或镁的碳酸盐、枸橼酸盐、碳酸氢钠等,影响本品在尿中的排泄,增加本品的半衰期,延长作用时间,特是如尿保持碱性几日或更长,患者大多致麻黄中毒,本品用量应调整。

⑶与α受体阻滞药如酚妥拉明哌唑嗪、妥拉唑林以及酚噻嗪类药用时,可对抗本品的加压作用。

⑷与全麻药如氯仿、氟烷、异氟烷等同用,可使对拟交感胺类药反应更敏感,有发生室性律失常危险,必须同用时,本品用量应减小。

⑸与三环类抗抑郁药马普替林同用时,降低本品的加压作用

⑹与洋地黄苷类用,可致律失常。

⑺与麦角新碱、麦角胺或缩宫素同用,可加剧管收缩,导致严重压或外围组织

⑻与多沙普仑同用,两者的加压作用均可增强。

药物制

:每15mg;25mg;30mg。注射液:每支30mg(1ml);50mg(1ml)。滴:0.5%(小儿);1%(成人);2%(检查、手术或止时用)。

药物贮藏

遮光,密保存。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黄蜀葵叶

下一篇 淋巴瘤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