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老年人脂肪肝

由于疾病或药物等因素导致细胞脂质积聚超过湿重的5%称之脂肪,正常人肝脏脂质含量占湿重的2%~4%,其中2/3为磷脂,此外尚有固醇、中性脂肪,要是构成细胞膜及其他细胞器的膜。大多数脂肪属于三酰甘油含量异常增高,据脂肪含量,可将脂肪分为轻型(含脂肪5%~10%),中型(含脂肪10%~25%),重型(含脂肪25%~50%或>30%)三型,脂肪是一个常见的临床现象,而不是一个独立的......
目录

基本介绍

医保疾病:否

患病比例:0.005%

易感人群:老年人

传染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脾大腹水水肿消化道出

就诊科室:消化

治疗式:药物治疗 康复治疗

治疗周期:1-2个月

治愈率:45%

病因

(一)发病原因

许多疾病都可伴发脂肪,为有助于临床诊断与治疗,分为脂肪和非脂肪

1.脂肪 长期大量饮对人体消化,神经环等系统都有严重的危害,尤其对肝脏有直接毒害作用,其损害程度与饮量,饮时间和式均有密切系,有者进前瞻性研究显示,每天摄入150~200g乙醇10~12天后即有人脂肪,另有统计显示,每天饮160g以上,10年42%的人患脂肪,32%的人患炎,14%的人患硬化,饮刺激上腺分泌儿茶酚胺,起末梢组织脂肪动员增加,认为是脂肪加重的因素之一,同时嗜者对食物的需求减少,伴有养的消化吸收障碍,可加重中毒作用。

2.非脂肪

(1)肥胖脂肪:体重超过标准的20%~25%时为肥胖,严重的肥胖病人脂肪发病率在61%~94%,肥胖病人周围脂肪组织过多,释出的未酯化脂肪酸增多,脂肪贮积速度超过分解速度,加之肥胖病人常用低蛋白和高碳水化物食物,蛋白质-热量失衡,均可导致脂肪的发生。

(2)养不良性脂肪要由于热量供应不足及蛋白质摄入低下或吸收不良等起,饥饿时清自由脂肪酸增加,可致脂肪成,空回肠旁路术和分隔术均为外科控制肥胖法,其术后并发症,均包括脂肪变性。

(3)糖尿病性脂肪:约50%的糖尿病病人伴发脂肪,Ⅰ型糖尿者因胰岛素缺乏而出现脂肪分解,浆脂蛋白清除能力降低,而致脂肪成,Ⅱ型糖尿病者要是由糖类摄入过多而致的肥胖所致。

(4)药物及毒物性脂肪脂肪的药物见于四环素上腺皮质激素和抗肿药物等,常见的致脂肪毒物有四氯化碳(CCl4),黄磷,异丙醇,三氯化烯,砷,等,上述药物及毒物可起不同程度的损害。

(5)其他:原发性肝脏疾病,如病毒性炎,炎症性肠病等。

(二)发病机

1.脂肪

通过乙醇氢酶和乙醛氢酶氧化,在此过程中产生大量的还原型辅酶Ⅰ,使还原型辅酶Ⅰ与辅酶Ⅰ比值升高,抑制了线粒体三羧酸环,使脂肪酸代谢发生障碍,脂肪在细胞堆积而发生脂肪变性,最终导致脂肪成,其组织特点:细胞球样变性及坏死;白细胞浸润,通常以中性粒细胞为细胞质有凝聚倾向,Mallory小体出现频率高;细胞周围纤维化;病变以小中央区最明显,脂肪变常见,但程度不一,要取决于近期饮量。

2.非脂肪

糖尿病,肥胖和服用某些药物都有细胞游离脂酸(FFA)的升高,FFA具有很强的细胞毒性,可损害细胞膜,线粒体溶酶体膜等,起细胞损害,还能明显加强细胞因子的毒性,导致实质细胞脂肪变性,坏死,炎细胞浸润和纤维化等改变,非脂肪具有与病相类似的病理改变,但无嗜史,其诊断标准为:

①有中度或中度以上大状脂变,伴细胞坏死和炎症。

②无嗜史或每周饮量小于40g,清HBV和HCV标志物阴性。

预防

脂肪易发展为炎,硬化,并可发生功能衰竭,非脂肪分4个阶段:脂肪脂肪炎,脂肪炎伴纤维化,硬化,故脂肪可威胁人们的健康,做好预防可防止脂肪的发生。

一级预防:避免长期大量饮理膳食,控制体重,慎用或不用皮质激素四环素等药物,避免接触黄磷,四氯化碳等。

二级预防:对高危人群实施生化和肝脏B超检查。

三级预防:患脂肪炎或炎时需卧床休息,积极护治疗,避免发展成硬化,重症炎,脑病征等。

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如发现恶心呕吐发热黄疸腹水ALT与AST明显升高,并发炎,硬化时立即卧床休息,去除病因,给予护药物,注意糖,蛋白质及热量维生素的补充,防止发生功能衰竭,出现精神异常,嗜睡,脑病时,在上述治疗基础上抗昏迷治疗。

并发症

少数患者可出现脾大,可有高压(如腹水水肿,上消化道出) 和急性脑病

常见症状

1.症状

脂肪多无明显特异性症状,以下情况可提示脂肪的可能,有类似慢性症状而又可以排除慢性炎诊断者,包括:区隐痛或不适,纳差恶心呕吐腹胀腹泻阳痿蜘蛛和男性乳房增大等,可有肥胖,饮及服药史。

2.体征

可有肝大,触之边缘钝,光滑,柔软或韧硬,但不大,伴体重减轻或全身脂质沉着而体重增加。

由于单纯脂肪多无特异性临床症状,或其症状常与其他病尤其是慢性病相似,因而必须通过实验室,影像和病理组织检查才可确诊,完整的诊断应包括病因病理及分型等。

检查

化验室检查:浆球蛋白常增多,红素增高多只见于脂肪胆汁淤积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碱酯酶,碱性磷酸酶轻度增高,病时AST的增高较ALT明显,被认为是诊断病较为特异的指标,可有脂增高,以固醇增高为,部分患者酶原时间延长。

1.影像检查

(1)B超示:

实质点状强回声的“明亮”

②深层回声波衰减而大小变化较少。

对比度增强。

④管腔结构不清。

(2)CT准确性优于B超,要表现为实质密度普遍或局限降低,门静回声增强。

(3)MRI(磁共振)其质子分光成像系统可清晰区分水和脂肪的信号的差异,有较大应用前景,但其价格昂贵。

(4)99mTc放射性核素扫描有助于局限性脂肪占位性病变的鉴

2.穿刺检查

是确诊脂肪的重要办法,尤其对局限性脂肪,在B超导下,抽吸组织活检,准确且安全。

诊断鉴别

诊断

肥胖者如无炎,输,使用导致损害药物,或有肥胖倾向并可排除由其他疾病所致,而且浆中脂质增高,应做B超检查以确定有无肥胖脂肪,对于长期,大量饮者,出现轻度疲乏,肝大而质地柔软,消化不良,转氨酶升高者,应考虑妊娠并重症炎或妊娠急性脂肪,有药物及毒物接触史或婴幼儿急性脑病功能异常者应考虑相应的病因所致的脂肪

大多数脂肪患者脂肪变性呈弥漫性分布,常需与病毒性炎等鉴,少数脂肪变性分布不均匀,呈局限性脂肪改变,诊断时常易与肝癌脓肿囊肿等混淆,病毒性炎可做病原检测,肝癌甲胎蛋白和CT检查,皮刺动脉插管做选择性动脉造影能很好地显示肿管和,B超导下穿刺活检是确诊各种占位性病变的有效法。

治疗预后

(一)治疗

1.常规治疗

(1)去除病因:针对不同的病因采取不同法,脂肪患者应戒养不良性脂肪理加强养;肥胖脂肪应控制体重,着重减肥;糖尿病所致脂肪控制糖后,脂肪即可得以改善;药物起者停用脂肪的药物。

(2)理饮食:理的膳食应是高蛋白,适当热量和低糖类饮食,肥胖者在保机体蛋白质及各种养素的基本需要的基础上造成一种热能消耗的负平衡状态,养不良性脂肪应以高蛋白的饮食,足量糖类和脂肪为原则。

(3)药物:

得健(Eseentiale):含天然碱磷酸三酰甘油,不饱和脂肪酸,多种维生素,能改善脂肪在肝脏的代谢,增加脂蛋白成,降低细胞的脂肪浸润,降低炎症反应,促进细胞再生,减少结组织成,有利于稳定胆汁,防止胆石生成及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用法2~4支/次,1次/d,静注射或滴注,疗程2~4周,软,每次1~2粒,3次/d。

硫普罗宁(凯西莱):是新型代谢改善解毒,具有较强的防治四氧化碳,乙醇及D-氨基半乳糖所致的损伤,防止三酰甘油的堆积,保护线粒体结构,改善其功能,每次0.1~0.2g静滴注,一疗程2~4周。

谷胱甘肽(阿拓莫兰):可与乙醇在肝脏的毒性代谢产物乙醛,氧自由基结,从而抑制细胞过氧化物产生和三酰甘油堆积,防止细胞变性,坏死以及纤维化,用法:1~2次/d,每次0.6g,注或静滴注。

碱:是卵磷脂的组成部分,在促进磷脂成加速脂肪转运和脂蛋白生成中具有重要作用,氧化碱:0.1~1.0g/次,3次/d,服;复方碱:2ml/次,1~2次/d,注,上述药物适养不良性脂肪,对其他类型的脂肪无效。

⑤B族维生素:对细胞有保护作用。

熊胆粉:要含胆汁酸包括熊去氧酸,去氧酸及去氧酸等,降低固醇含量,促进体脂肪及脂肪酸的分解代谢,用于治疗高脂血症脂肪患者,常用量0.4~1.2g,1~2次/d,温水送服。

红曲提取物(脂必妥):要成分为红曲等天然药物,有预防高脂血症发生,降低脂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的作用,常用量:3(10.5g)/次,3次/d,服,疗程为4~8周。

2.择优

(1)非脂肪

养,抑制体重,停用脂肪的药物。

得健和B维生素,亦可静滴得健治疗。

(2)脂肪

①治疗首要是严格戒及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②并发炎时可用下述药物治疗:

A. 硫普罗宁(凯西莱)0.2g加入5%葡萄糖液250ml中静滴,疗程2~4周。

B. 谷胱甘肽(阿拓莫兰)1.2g加入5%或10%葡萄糖液250ml中静滴,疗程2~4周。

3.康复治疗 一般而言,脂肪属可逆性疾病,早期诊断并及时性治疗常可恢复正常,除去除病因外,可练太极拳,气功,健美操及坚持适量的体育活动,可消耗适量的脂肪,达到减肥和降低脂作用,可使组织明显改变,有利于疾病恢复。

(二)预后

由于病因复杂,远期随访资料也较少,各种治疗尤其是药物治疗效果评价标准差异,因此对各种影响预后的因素的评价尚缺乏全面资料,对脂肪预后的争论有二。

脂肪是否会起演变为硬化

脂肪是否会起严重损害,一般情况下,肥胖脂肪很少损害,与药物是纤维化和硬化要原因,糖尿病性脂肪和蛋白质摄入不足易起脂肪性炎,特殊类型的脂肪妊娠期急性脂肪如未及时终止妊娠,病死率很高,多达60%~80%。

护理

1、适当增加运动,促进体脂肪消耗。跑步(每小时至少6公里才能达到减肥效果)、仰卧起坐或健身器械锻炼都是很有益的。病毒性炎患者既需增加养,又要卧床休息,加上细胞本身的病变,很容易发生脂肪,因而在疾病允许及力所能及的情况下,适当增加活动非常必要。

2、限制饱和脂肪酸摄入:植物油不含固醇,所含谷固醇、豆固醇、必需脂肪酸有较好的去脂作用,对治疗大有益处,所以应以植物性脂肪为,尽量多摄取不饱和脂肪酸(如橄榄油、茶油等),限制饱和脂肪酸的摄取量(如猪油、牛油、黄油、奶油等)。固醇摄入量也应限制在300mg以。富含固醇的食物有动物脏、子、子、蛋黄等。多吃膳食纤维食物:脂肪患者饮食不宜过分细,食应粗细杂粮搭配,多食用蔬菜、水果和菌藻类以保足够数量膳食纤维的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品有粗麦粉、糙米、硬果、豆类、香菇海带木耳等。

饮食保健

理的膳食应是高蛋白,适当热量和低糖类饮食。肥胖者在保机体蛋白质及各种养素的基本需要的基础上造成一种热能消耗的负平衡状态。养不良性脂肪应以高蛋白的饮食,足量糖类和脂肪为原则。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奎宁

下一篇 老年大便失禁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