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药品百科   
[0]

抗寄生虫病药

寄生虫病可分为原虫病和蠕虫病,原虫病包括疟疾、阿米巴病、利什曼病等,蠕虫病包括吸虫病、丝虫病和线虫病等,因此寄生虫病药可分为抗原虫药(antiprotozoal drugs)和抗蠕虫药(antihelminthic drugs)。一、抗疟药 (一)概述 抗疟药(antimalarial drugs)是用于预防或治疗疟疾的药物。疟疾是由疟原虫发的一种寄生虫传染病,是对人类危害最大的寄生虫病。致病......
目录

基本内容

一、抗疟药

(一)概述

抗疟药(antimalarial drugs)是用于预防或治疗疟疾的药物。疟疾是由疟原虫发的一种寄生虫传染病,是对人类危害最大的寄生虫病。致病疟原虫要有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它们分起间日疟、三日疟卵形疟和恶性疟。前三者又称为良性疟,三日疟症状较轻微而不常见,恶性疟感染最广,症状较重,对人类身体健康危害最大。现有的抗疟药中尚无一种药能对疟原虫生活史的各个环都有杀灭作用,不同生长阶段的疟原虫对不同抗疟药敏感性不同将能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抗疟药

疟原虫的生活史可分为在雌性蚊体有性生殖阶段和在人体无性生殖阶段。据疟原虫在人体发育过程,疟疾可分为原发性红细胞外期、继发性红细胞外期、红细胞期等阶段。

1.原发性红细胞外期。受感染的蚊叮咬人时,将其唾液中的子孢子输入人体,侵入细胞转化、增殖,并发育组织型裂殖体,5-15日细胞破裂,释放出裂殖子并进入红细胞。此间无症状,为疟疾的潜伏期。乙胺嘧啶对此期疟原虫有杀灭作用,可作为病因性预防药。

2.继发性红细胞外期。间日疟和卵形疟在原发性红细胞外期释放出大量裂殖子进人红细胞后,在细胞仍有疟原虫存在,这些迟发性子孢子(称休眠子)是起间日疟复发的要原因。能作用于继发性红细胞外期的药物如伯氨喹,有治间日疟的作用。三日疟和恶性疟感染的组织型裂殖体破裂后,在组织中不会再留有任何态的疟原虫,因此无继发性红细胞外期,无须用药治。

3.红细胞期。原发性红细胞外期发育、释放出的裂殖子,进入红细胞,发育成滋养体、裂殖体,破坏红细胞,并释放裂殖子和代谢产物。裂殖子可再次侵入红细胞,重复红细胞期的裂体增殖。裂体增殖过程中所产生的代谢产物和红细胞碎能刺激机体寒战、高热、出汗等症状。对此期疟原虫有杀灭作用的药物如氯喹奎宁青蒿索等,可控制症状发作。

部分红细胞期疟原虫分化发育成雌雄配子体。蚊在吸入疟疾患者的液时,雌雄配子体随液进人蚊体,结合子,进一步发育成子孢子,移唾液腺,成为疟疾传播和流的新的感染源。能杀灭配子体的药物伯氨喹和抑制雌雄配子体在蚊体发育的药物乙胺嘧啶都有控制疟疾传播和流的作用。因此,据作用环抗疟药要分以下几类:1.要用于控制疟疾症状抗疟药氯喹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奎宁、甲氟喹、咯萘啶、本芴醇。2.要用于控制疟疾复发和传播的抗疟药伯氨喹。3.要用于疟疾预防的抗疟药乙胺嘧啶磺胺类

(二)要用于控制疟疾症状抗疟药

氯喹chloroquine

该药是人工成的4-氨基喹啉类衍生物。

【药动服后吸收快而完全,T max为1-2小时,在红细胞的浓度比高10-20倍,疟原虫入侵的红细胞药物浓度又比正常红细胞高25倍,对杀灭红细胞期裂殖体有利。氯喹要分布于组织中,这些组织中药物浓度比浆高200-700倍。可透过屏障进入组织组织中浓度为浆浓度的10-30倍。大部分在代谢,代谢产物去乙基氯喹仍有抗疟作用,少部分以原排泄。该药因在组织贮存,代谢和排泄都较缓慢,t 1/2约50小时,故作用持久。

【作用机制】氯喹抗疟作用机制复杂,与氯喹在疟原虫溶酶体的高度浓集有。①氯喹能与疟原虫DNA双螺旋链中的鸟嘌呤、胞嘧啶碱基对结氯喹-DNA复物,抑制DNA的复制和转录,并使DNA断裂,抑制疟原虫的繁殖;②氯喹是弱碱性药物,容易大量进入疟原虫体,使虫体细胞的pH升高,成对蛋白质分解酶不利的环境,使疟原虫分解和利用血红蛋白的能力降低,导致氨基酸缺乏而抑制疟原虫的生长繁殖;③红细胞期裂殖体破坏红细胞后产生疟色素,其组分高原卟啉被认为是氯喹抗疟药的高亲和性受体,与氯喹,可破坏疟原虫细胞膜,使疟原虫溶解。

【作用与临床应用】

(1)抗疟作用:氯喹能杀灭间日疟、三日疟以及敏感的恶性疟原虫红细胞期的裂殖体,能迅速控制疟疾症状的发作,对恶性疟有治作用,是控制疟疾症状的首选药物。其特点是疗效好,一般患者服药24-48小时体温降至正常,症状迅速消退,48-72小时后中疟原虫消失。由于药物在体代谢和排泄缓慢,作用持久,故能延迟良性疟症状的复发。对红细胞外期无效,不能作病因性预防和良性疟的治。临床要用于控制疟疾的急性发作和治恶性疟。

(2)对其他寄生虫的作用:对肠外阿米巴病有较好的疗效,服后中浓度非常高,可用于甲硝唑治疗无效或忌的阿米巴炎或脓肿

(3)免疫抑制作用:大量可用于治疗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

【不良反应】用于治疗疟疾时,产生轻度的头晕头痛肠不适、视觉障碍、荨麻疹等,停药后可很快消失。长期大量使用可起不可逆网膜病、毒性、心血管反应、白细胞减少以及肝脏脏的损害。

青蒿素artemisinin

该药为菊科植物蒿和大头黄筒中提取的一种倍半萜酯过氧化物,是由我国科中医理论筛选发现的新型抗疟药

【药动服吸收迅速完全,1小时后达C max,由于首效应,药浓度较低,广泛分布于各组织中,胆汁中浓度较高,其次是等。易透过屏障进入组织,故对型疟有效。体代谢快,代谢产物可迅速从和肠道排出,由于代谢和排泄均快速,有效药浓度维持时间短,不利于彻底杀灭疟原虫,故复发率较高。

【作用与临床应用】该药通过产生自由基,对恶性疟原虫红细胞期的生物膜产生严重破坏作用,或与原虫蛋白结,使之死亡,对红细胞期滋养体有杀灭作用,对红细胞外期疟原虫无效。用于控制间日疟和恶性疟的症状以及耐氯喹疟疾的治疗。该药可透过屏障,也可用于治疗凶险型恶性疟如型疟和黄疟疾。疟原虫易对青蒿素耐药,与乙胺嘧啶用,可延缓其耐药性发生。该药应用后复发率较高,与伯氨喹用可降低疟疾复发率。不良反应有肠道反应,偶见有四肢麻木感和动过速。动物实验发现量过大可影响造系统和损害,并产生胚胎毒性作用。

奎宁quinine

该药为奎尼丁的左旋体,是原产于南美的金鸡纳树皮中的生物碱,1820年应用于临床,曾是治疗疟疾要药物,但由于不良反应较多,己不作为抗疟首选药。该药作用及其机制与氯喹相似,对各种疟原虫红细胞期滋养体有杀灭作用,能控制临床症状,但作用较弱,对红细胞外期及配子体无明显作用。该药在中被氧化分解,迅速失效,作用时间短,但毒性大,临床要用于耐氯喹及耐多药的恶性疟,尤其是型恶性疟。

用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久,常出现金鸡纳反应,表现为恶心呕吐头痛头晕耳鸣、视听力减退等。另外还可压下降、律失常和严重的中枢神经紊乱。对妊娠子宫有兴奋作用,故孕妇用。少数患者对奎宁有高敏性,小量即可发生急性溶血起高热,寒战肾衰竭,可致死。

(三)要用于控制复发和传播的抗疟药

伯氨喹primaquine

该药是人工成的8-氨基喹啉类衍生物。

【药动服吸收快而完全,1-2小时达C max,要分布在肝脏,其次为心脏组织,大部分在体代谢成无活性产物,仅1%以原排出,由于伯氨喹的代谢和排泄均较快,因此有效药浓度维持时间短,需每天给药。

【作用与临床应用】伯氨喹对良性疟的红细胞外期及各型疟原虫的配子体均有较强的杀灭作用,可作为控制复发和阻止疟疾传播的首选药。伯氨喹的抗疟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其诱导疟原虫的活性氧产生或干扰其线粒体电子转运有。对红细胞期作用较弱,对恶性疟红细胞期无效,因此不能控制疟疾症状的发作,通常需与氯喹用。疟原虫对该药较少产生耐药性。

【不良反应】本药毒性较其他抗疟药高,前尚无适的药物取代。治疗量就可以起疲倦、头晕恶心呕吐腹痛发绀等不良反应,少数人可出现药热、粒细胞缺乏症等,停药后可恢复。少数特异质的患者可发生急性溶血贫血和高血红蛋白血症

(四)要用于预防的抗疟药

乙胺嘧啶pyrimethamine

该药是前作为病因性预防疟疾的首选药。

【药动服在肠道吸收慢但较为完全,4-6小时达C max,要分布于、红细胞、白细胞缓慢排泄,也可由乳腺分泌排出,少量肠排出,t 1/2为80-95小时。

【作用机制】疟原虫不能直接利用环境中的叶酸,必须自身叶酸并转变为四氢叶酸乙胺嘧啶能抑制疟原虫的二氢叶酸还原酶,使其叶酸代谢受阻,从而影响疟原虫的核酸成,使其生长繁殖受到抑制,与磺胺类或砜类用,可增强疗效,并减少抗药性的产生。

【作用与临床应用】乙胺嘧啶对恶性疟和间日疟原虫的原发性红细胞外期有抑制作用,是较好的病因性预防药因排泄缓慢,作用较为持久,服药一次可维持1周以上。对各种疟原虫红细胞期的抑制作用仅限于未成熟的裂殖体阶段,能抑制滋养体的核分裂,但对成熟者无效,因此不能迅速控制症状,必须到下一代红细胞期出现时才能发挥作用。对配子体无直接杀灭作用,但含药的液被吸入后,能阻止疟原虫在蚊虫体的正常孢子增殖,起到阻止传播的作用。

【不良反应】服一般抗疟疾量时,毒性很低,较为安全。长期大量服用,可因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而出现叶酸缺乏症,起巨幼细胞贫血或白细胞减少。偶可发生皮疹。过量会起急性中毒,因有甜味,易被儿童当作糖果大量服用,轻者出现恶心呕吐部烧灼感、心悸烦躁不安;重者出现发绀、眩晕、抽搐惊厥昏迷甚至死亡。中毒时应立即洗、输液、静注射巴比妥类对抗其惊厥等。

二、抗阿米巴病药

阿米巴病由溶组织阿米巴原虫起。该原虫以滋养体和包囊两种寄生在人体肠道,以阿米巴包囊为感染体。包囊随污染的饮食进人小肠下段,在肠腔虫体脱囊而出并迅速分裂成小滋养体,寄生于肠道。此时患者并无症状,称为排包囊者,是阿米巴病的传染源。在机体抵抗力低下时,或肠壁受到损害时,小滋养体侵人肠壁组织发育成大滋养体,破坏肠壁黏膜和黏膜下组织起阿米巴痢疾,表现为腹痛腹泻便血以及呈暗红样粪便。如治疗不彻底可转为慢性阿米巴痢疾。同时大滋养体可随流侵人肠外组织组织,大量繁殖产生阿米巴炎症或脓肿,称为肠外阿米巴病,如阿米巴脓肿

抗阿米巴病药可分为作用于肠道、肠道外或两者兼有作用的几种类型。多数抗阿米巴病药物对滋养体具有杀灭作用,少数药物具有杀灭包囊作用,某些抗菌药,如巴龙霉索、土霉素等可直接杀灭滋养体或抑制共生菌群,而发挥抗阿米巴病作用。

甲硝唑metronidazole

该药又灭滴灵。

【药动服吸收迅速而完全,单量500mg服用后,1小时的浆药物浓度可达10µg/ml,超过大部分敏感原虫和细菌的平均有效浓度8µg/ml,t 1/2为8-10小时。该药吸收后广泛分布于各组织和体液中,包括唾液、乳汁、液和阴道分泌物,且能通过屏障。该药要通过代谢,代谢产物以及少量原药物排出,结肠浓度偏低。

【作用与临床应用】

(1)抗阿米巴作用:对组织阿米巴滋养体有很强的杀灭作用,是治疗阿米巴病的首选药物。治疗急性阿米巴痢疾和肠外阿米巴病效果最好。因其在肠道吸收完全,肠浓度偏低,治疗阿米巴痢疾时宜与抗肠道阿米巴药物交替使用,以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

(2)抗滴虫作用:甲硝唑阴道滴虫宥直接杀灭作用,服后,药物可出现于阴道分泌物、液和尿中,故对男、女性泌尿生殖系统滴虫感染都具有良好疗效,是治疗滴虫病的首选药,应用治疗量时对阴道正常菌群无影响。

(3)抗贾第鞭毛虫作用:甲硝唑前治疗贾第鞭毛虫病最有效的药物。

(4)抗厌氧菌作用:甲硝唑对所有厌氧球菌、革兰阴性厌氧杆菌和革兰阳性厌氧胞梭菌均有较强的杀灭作用,革兰阳性无胞杆菌对其耐受。对脆弱类杆菌感染特有效。

【不良反应】较轻微,起被迫停药者极少见。常见头痛恶心口干中金属味、食欲下降腹泻腹痛、皮疹以及白细胞暂时性减少等。极少数患者可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肢体麻木、感觉异常、共济失调惊厥等,如发生应立即停药。因为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不易消失,有器质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及液病患者、妊娠三个月哺乳期妇女用。甲硝唑干扰乙醛代谢,因此服药期间应以免出现急性乙醛中毒,产生腹痛恶心呕吐头痛症状

三、抗滴虫病药

滴虫病要是由阴道毛滴虫所致滴虫性阴道炎,阴道毛滴虫亦可寄生于男性泌尿道,多数通过性接触而传染。甲硝唑前治疗阴道滴虫病最有效的药物,遇有抗甲硝唑滴虫感染时,也可使用乙酰胺以及抗菌药古霉素等。

四、抗吸虫病药

吸虫病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寄生虫病,要由日本吸虫、曼氏吸虫和埃及吸虫起,在我国流的是日本吸虫病。

人感染吸虫后,发生急性吸虫病,可出现发热寒战盗汗、乏力、犬、腹泻或排便以及咳痰咯血症状,虫卵侵入癫痫样发作。反复多次感染后或治疗不彻底则可转变为慢性吸虫病,表现为明显的脾大,晚期可致严重贫血门静高压、黄疸硬化腹水等。

长期以来用于吸虫病治疗的石酸锑钾是很有效的药物,但因其有毒性大、疗程长、必须静给药等缺点,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应用。前在临床应用的要是吡喹酮,该药具有高效、低毒、疗程短、能服等优点,现已完全取代了石酸锑钾在临床上的应用。近年发现的青蒿素衍生物青蒿琥酯、蒿甲醚等具有杀灭吸虫童虫的作用,可以预防吸虫的感染,降低感染人群的感染度,可作为吸虫感染的预防药物。

吡喹酮praziquantel

该药是广谱的抗蠕虫药物,尤其对吸虫具有很强杀灭作用。

【药动服后易被肠道迅速吸收,2小时左右达C max。可分布于多种组织中如上腺、骨髓以及垂体和颌下腺等。在可迅速代谢羟化而失活。大多在24小时道排出。吸虫病患者的肝脏因有不同程度的病变,所以降解吡喹酮的能力降低,其药峰浓度会提高,消除半衰期会延长。

【作用与临床应用】

(1)治疗吸虫病:吡喹酮对多种吸虫具有杀灭作用,对成虫作用强,对童虫也有作用。用于急性和慢性吸虫病的治疗。

一般认为,吡喹酮能激活虫体细胞慢钙通道,钙离子流增加,导致虫体兴奋、收缩和痉挛,最后导致痉挛性麻痹而从管壁上落,并移而被单核-巨噬细胞吞噬灭活。也有认为吡喹酮激动虫体5-HT受体起痉挛性麻痹

(2)抗蠕虫作用:吡喹酮牛肉绦虫、猪肉绦虫、裂头绦虫和短膜壳绦虫病都有良好的疗效,还可用于虫病、华支吸虫病、吸虫病和吸虫病的治疗。

【不良反应】不良反应轻微,要见于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表现为头晕头痛多梦、乏力、震颤,以及食欲减退恶心腹胀等反应。

蒿甲醚artemether

该药是青蒿素的衍生物,现除广泛用于疟疾治疗外,还可用于吸虫感染预防。该药对吸虫童虫具有较好的杀灭作用,特对7-21天童虫的杀灭作用最强,通过杀灭童虫,阻断雌虫产卵,抑制由吸虫虫卵发的一系列免疫反应,对吸虫感染起预防作用。蒿甲醚对虫体的糖代谢产生广泛的影响,包括抑制虫体对葡萄糖的掇摄入,促进糖原的分解,抑制虫体碱性磷酸酶活性等,明显减少虫体实质的糖原含量,同时对多种代谢酶产生明显抑制作用,破坏和溶解虫体实质组织

五、驱肠虫药

寄生在人类肠道的寄生虫很多,分为蠕虫和原虫。蠕虫包括蛔虫、钩虫,蛲虫、鞭虫和姜虫等,致病原虫要为阿米巴。抗肠道蠕虫药要通过干扰蠕虫活动,起虫体麻痹或痉挛,将其驱逐出体外。

左旋咪唑levamisole

该药是咪唑类衍生物四咪唑的左旋异构体,对蛔虫、钩虫、蛲虫均有明显驱虫作用。其驱虫作用机制可能是抑制虫体琥珀氢酶,阻断延胡索酸还原为琥珀酸,减少ATP生成,阻断虫体的能量供应。当虫体与该药接触时,能使神经兴奋,然后产生神经-肉去极化,肉发生持续性收缩而导致麻痹,使虫体排出体外。要用于蛔虫病、钩虫病以及蛔钩混感染。左旋咪唑还具有免疫调作用。

不良反应较轻而且短暂,有恶心呕吐腹痛头晕、乏力、失眠和皮疹等,偶有流感样症状头痛关节痛、痛等以及可逆性的白细胞和减少,粒细胞缺乏,光敏反应。功能不全者用,孕妇用。

噻嘧啶pyrantel

该药是广谱驱虫药,具有高效、广谱、副作用小的特点。对蛔虫、钩虫、蛲虫感染均有较好疗效。噻嘧啶是去极化神经肉阻断,同时抑制碱酯酶使乙酰碱堆集,能使虫体神经肉去极化,起虫体痉挛,然后麻痹,通过粪便排出体外。要用于蛔虫、钩虫、蛲虫感染以及蛔虫、钩虫混感染 。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黄连素

下一篇 老年人急腹症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