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老年人急腹症

老年症是以急性腹痛要特征,并伴有急性全身症状等一系列表现的一种多发病。具有起病急、发展快、病情重、变化多和病因复杂等特点。它涉及消化、泌尿和生殖等多个系统器官的炎症、梗阻、出环障碍、穿孔、感染中毒、体液紊乱和休克等各个面。老年人由于脏器功能减退,反应能力降低,临床表现不典型,易招致误诊误治。因此,对于老年症,一定要掌握其特点及病情变化规律,以达到早期正确诊断和及时有效治疗。1.......
目录

症状体征

1.病理生理特点

(1)反应能力差:老年人由于脏器功能减退,反应能力降低,患症时症状体征常与病理变化不符,往往局部病理变化重,而症状体征不明显,体温、白细胞计数的变化不显著,疼痛也不及年轻人为重,由于肉松弛或脂肪过多,腹膜炎时紧张不明显。

(2)低渗状态(低钠血症):由于老年人较常处于低渗状态,细胞外液的电解质浓度及氢离子浓度往往处于代偿边缘,患症或受创时,虽无明显钠的丢失,但可迅速进入严重的低钠血症状态。

(3)管退性变:老年人常有管退性变,患症时易致脏器运障碍,容易发生脏器坏死,如坏阑尾炎,绞窄性肠梗阻等发生率较高。此外手术后较易并发的肠系膜成或下肢栓性炎。

(4)退性病变:老年人多患有退性病变,如心血管疾病、脏病、部慢性病变、糖尿病等,当并发症时,病情更加复杂,两者常相混淆和相互影响,导致诊治困难。加之老年人对药物的耐受性减退,药物排泄减退,易发生不良反应,增加了问题的严重性,临床医生应掌握这些病理生理特点。

2.症状和体征

(1)急性腹痛:①多数腹痛始的部位,即为病变脏器所在的部位,如初起于上部的疼痛多为十二指肠腺等疾病;但任何部位的大肠疾病所致的腹痛均始于下部。初起即全疼痛,多见于腔突然充、充液,使腹膜受到广泛性刺激,如等实质性脏器破裂溃疡病穿孔或脓肿突然破裂等。②疼痛的转移部位(转移性腹痛),常见的有二种情况。急性阑尾炎:早期疼痛多始于上部或脐周围,过几小时至十几小时后,即转向并固定于右下阑尾部位或异位的阑尾部位;空腔脏器穿孔或实质性脏器破裂,其容物迅速沿着一定部位扩到全,即局部突然疼痛后,迅速扩展成全性疼痛。如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胆囊破裂,其容物常沿着横结肠和升结肠旁沟下降至回盲部,迅速扩至全即由右上转移向右侧右下或下部而致全性疼痛。由于症的病因不同,腹痛的表现式亦不尽一样,阵发性腹痛要是因为平滑痉挛收缩所致。持续性腹痛,常为脏器和腹膜的炎症感染、化性因素或性分泌物的刺激和病情变化所起。持续性腹痛阵发性加重,多表示炎症的同时伴有梗阻或梗阻性疾病伴有运障碍。而老年人由于机体反应能力很差,对疼痛感觉迟钝,肉萎缩故临床表现与病理变化常不,即使发生了症其临床表现症状轻微而隐匿,需起临床医师高度的注意。

(2)恶心呕吐恶心呕吐先于腹痛者,多见于科疾病,恶心呕吐发生于腹痛之后,多见于炎症和梗阻性疾病,如阑尾炎、胆囊炎、腺炎、腹膜炎、胆石症、低位肠梗阻呕吐物为臭鸡蛋味或尸腐性臭味多见于排空障碍性疾病。粪性呕吐常为小肠低位梗阻、晚期结肠梗阻结肠瘘。胆汁呕吐,多见于Vater壶腹水平以下十二指肠梗阻、高位肠梗阻等。呕血,这是上消化道出的特征。

(3)发热:体温升高,一般为38~39℃多提示为炎症疾病或并有感染。应当指出的是,有些症病人,尤其是老年人,由于机体反应能力的降低,体温不但不高反而降低,常提示病情危重,如肠穿孔、急性出腺炎、重症毒血症、晚期腹膜炎、严重休克等。

(4)休克休克症常伴有的症状和体征,而且休克的出现提示病情危重。由于部严重损伤,剧烈腹痛或急性肠道出,体液丧失或酸碱平衡失调。感染和毒素吸收中毒,都可导致休克的发生。休克可分为3种:①创伤休克。②出休克。③中毒休克(此种多见)。其突出的临床表现是压下降、压缩小、志障碍、尿量减少、末梢环障碍,发绀和四肢潮湿凉等综征。

用药治疗

1.科一般治疗 立即辟静通道,输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对腹痛剧烈者,忌用镇痛,以免掩盖症状,可选用解痉药,如阿托品、颠山莨菪碱等,高热的病人,除病因选择抗生素外,可采取物理降温办法(如乙醇、头部、冬眠)或解热应用,疑为外科症者应急请外科会诊。

对各种原因所致休克的病人,尤其是感染性休克病人,由于发病的病因病理、年龄和全身条件不同,常须紧急处理采取综性治疗措施,对常见的源性休克,肠源性休克源性休克等都应及时清除坏死组织,充分流,消除感染灶,除去病因,才能彻底抗休克

外科细菌感染与病灶部位有部感染要为大肠埃希菌、克雷白菌、变杆菌、假单胞菌和厌氧菌。如脆弱类杆菌、肠球菌等,一般先选用头孢菌素,以及氨基苷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等。再加用抗厌氧菌的药物如甲硝唑注射液。用药原则应以大量、联用药,(二联或三联)。如头孢美唑(先锋美他醇)2g,1次/6h静滴,加庆大霉素24万U,1次/d,静滴,再加上0.5%甲硝唑100ml,每8小时 1次静滴。有条件同时做病灶分泌物、液的普通培养和厌氧菌培养,以及抗生素的敏感实验,据培养结果调整抗生素种类和量。如疑为革兰阴性菌感染的脓毒病,可用大苄星青霉素苯唑西林氯唑西林(邻氯青霉素)、庆大霉素妥布霉素,或者头孢菌素加氨基苷类抗生素等。

感染性休克的基本病理变化的两个阶段有高排低阻型和低排高阻型,前者压虽降低,但容量丢失不多,外周管阻力下降,毛细管灌注尚好,肢体暖,称暖休克。后者毛细管壁通透性增加,液体成分漏出到组织间隙,容量减少,压急剧下降,外周管阻力增加,毛细管灌注减少,搏出量减低,肢体发凉,称冷休克。扩容应先快后慢,头2h补入足够的液体,以迅速补充有效容量,提高搏出量,以解除小管痉挛,阻止休克进一步发展。一般在2h补充1500~2500ml的平衡盐液,在四肢转暖,维持尿量>50ml/h,尿比重<1.020,补液速度可维持不变。补液种类先用晶体,适当输入体,如液浓缩,体可用羟乙基淀粉(706代浆)。低分子右旋糖酐以解聚和改善微环功能,如长期发热贫血,则应输入新鲜全浆。如输液后压很快上升,可不急于用激素。但如为冷休克,对扩容效果不佳,可短期、大量应用激素。如地塞米松20~40mg,或氢化可的松100~300mg缓慢静注射,必要时可重复应用1次,但用量可减半,一般不超过3天。缺点是可抑制机体免疫功能和产生应激性溃疡。对暖休克过扩容后压迅速恢复,可不用管活性药物。但休克发展为低排高阻型,由于微环淤滞,需要解除管进出通路的痉挛,以增加组织灌注量,以恢复组织液供应和代偿。可用多巴胺以兴奋α和β受体,因多巴胺有选择性地对皮肤、肉小动脉轻度收缩作用,对脏重要器官管有扩张作用,特管有扩张作用。一般多巴胺量为100~200mg加间羟胺20~40mg于5%葡萄糖水500ml中静滴,每分钟20~30滴,收缩压维持在12kPa即可。应用

饮食保健

宜清淡为,多吃蔬果,理搭配膳食,注意养充足。

忌烟忌辛辣。忌油腻忌烟。忌吃生冷食物。

预防护理

前,对预防老年症的发生,虽然尚无十分有效的法,但据其诱因,采取相应措施,积极进预防,将有利于改善病情和减少并发症。

1.一般预防措施

包括下列几面:

(1)保持理卫生:老年人常因精神紧张、意外刺激导致情绪大幅度波动和理失衡,严重影响消化系统的生理机能。故老年人应注重消除紧张、焦虑、不安和悲观,自我调整情绪变化,始终保持理平衡,以防消化系统功能紊乱致症发生。

(2)注意饮食得当:老年人常因饮食不当导致许多症发生,诸如:过食油腻可诱发胆囊炎;酗腺炎;纤维素量不足可致便秘,常发生乙状肠扭转和粪便堵塞性肠梗阻。故老年人且忌暴饮暴食和酗,选择易消化、能吸收的养丰富食品,做到定时定量、软硬得当、蛋白充足、少食脂肪、多饮水、低钠控糖,并补足维生素A、B、D、K等,确保大便通畅。

(3)防止疲劳过度:老年人易疲劳疲劳过度可致消化不良、代谢紊乱,诱发症。故老年人要保持劳逸适度、生活规律,以提高自身抗病能力。

(4)适应天变化:老年人对骤冷骤热的天变化应激力差,尤其是有部手术史者,常因此而诱发肠梗阻。故老年人应注重加强室外活动,适应冷热刺激,注意保暖、且勿着凉,对预防症发生有一定意义。

(5)定期保健查体:老年人以动脉硬化为中管退性变几乎遍及全身各脏器,故老年人应定期进保健查体,及时发现病变,及早进医治,做到查、防、治相结,预防症的发生。

2.术后并发症的预防 老年症术后对机体危害严重的常见并发症有以下4种,在围术期采取有效措施,是能够预防的:

(1)切:老年人多有贫血低蛋白血症,切较晚。当有压增高时,常突然发生腹膜撕裂致切疝,甚至因肠管嵌于缝线之间起肠坏死。为预防起见,可在围术期少量多次输浆,功能正常时,每天可静输入复方氨基酸500ml,以纠正低蛋白血症,利于切。切必须加张力缝线3~4针并用带包扎。术后防治剧烈咳嗽腹胀便秘和尿潴留;缝线一般于2周左右拆除。一旦裂应即刻再次手术,上步骤缝,有嵌顿坏死肠管者,一并切除。

(2)瘘:老年人养不良、低蛋白血症动脉硬化、肠管供不足,常发生消化管瘘,结肠的发生率较高。预防中可继续纠正低蛋白血症,并遵照晚下床、晚进食、晚拔管(流管、管)、侧卧位的原则,以减轻的张力,可有效防止瘘发生。若一旦发生,轻者,流管严密观察,以期自愈:重者,应及早肠外置造瘘术。

(3)顽固呃逆:老年人术后肠功能恢复缓慢,常致严重腹胀腹膜网膜吸收能力减退,可使腔积液。两者均可使膈肌升高,刺激膈肌痉挛而顽固性呃逆,严重影响患者休息和造成切阵痛。可采取有效半卧位、保持流通畅、服用中药复方大承汤,促使肠功能的恢复,减少对膈肌的刺激;也可用奋乃静2~4mg,3次/d,服,或复方氯丙嗪2ml,一般防治效果较好。

(4)腹胀便秘部大手术后,常因卧床不起肠功能减退、进食较少、应用抗生素腹胀便秘。术后72h仍未排排便者,可先用2~3支肛注入便,一般可刺激直肠而排便,严重者可服用中药增液汤3~6。处玄参30g,麦冬24g,熟地24g,大黄10g(后下),芒硝5g(冲)。可收到既可攻实,也可滋阴,寓泻于补之功效,对解除麻痹、防治便秘有良效。

病理病因

症的病因繁多,常涉及多个科,但可简单的分为腔脏器和外脏器疾病两大类(表1)。本节着重老年症。

1.消化性溃疡 随着人老龄化的迅速发展,老年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有增高趋势。但因其临床表现不典型,常以梗阻,穿孔为首发症状就诊,并发症多且严重,应起重视。

2.石症 在老年人中常见,尤其是在迷走神经切除术或次全切除术后,可能与动力减低有,亦常发生于老年糖尿病病人。石堵塞幽门时可起高位梗阻。

3.扭转 老年人更常见,因支撑韧带松弛,易发生扭转。

4.管病变 老年人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常结肠,称缺性肠病,重者因结肠而导致坏,常累及整个结肠,在最严重,这是一种暴发性的,不易诊断的部重症。

5.克罗恩病(局限性肠炎) 常累及末段回肠结肠,以全层炎症为特点,伴有线状溃疡肿和跳跃式的病区,由于增生而起梗阻以及穿孔。

6.胆囊道疾病 急性胆囊炎常在慢性病变的基础上发生。90%以上伴有胆石症,并由于胆囊管或胆囊颈部被结石嵌顿而诱发。

7.腺疾病 老年人腺的要疾病是钝性创伤源性腺炎和癌肿。

8.肝脏疾病 脓肿,分为细菌性脓肿和阿米巴脓肿。阿米巴脓肿是最常见的肠外阿米巴病。细菌性脓肿是由化脓性细菌侵入肝脏所致。二种脓肿如未能及时有效治疗,可发生脓肿破入胸腔胸膜炎;破入腔则急性腹膜炎。

9.肠道肿 癌肿是老年人仅次于心脏病的第2位死亡病因。常见的有:①胃癌。②小肠,通常发生在50~70岁的人,最常见的是类癌、其次是腺癌、淋巴平滑肉瘤。③结肠,结直肠癌发生率在40岁时始上升,高峰在80岁,直肠癌在男性多见,而结肠癌在男性和女性几乎相等。④腺癌。大于75岁的发病率为普通人群的10倍。⑤肝脏肝脏是其他肿转移的最常见部位。原发性肝癌在美国和西欧很少,但在非洲和亚洲则最常见,90%的原发性肝癌起源于细胞,称为细胞癌或肝癌;5%~10%的起源于管的为管癌,或两种混型的称为细胞癌。⑥胆囊,有报道作胆囊切除术的病人中胆囊恶性肿占0.2%~5%,多数为60~70岁之间的女性,腺癌占80%,20%。

疾病诊断

需鉴的是确定科或外科症。

1.症 常有如下特点:①原有与腹痛科疾病存在,原有疾病控制后,腹痛随之缓解;②全面检查及动态观察并无外科症的据;③腹痛可轻可重,部体征不明显,部压痛点不固定无腹膜刺激征或仅有轻微反跳痛与紧张,短时间病情不会变化;④白细胞正常或稍升高。

2.外科症 常有如下特点:

(1)一般腹痛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①持续几个小时以上,尤其是超过6h的局限性压痛;②持续性腹痛阵发性加剧;③进搏加速、白细胞总数升高;④腹痛为首发和症状,伴有消化道反应和明显部体征者;⑤先腹痛发热;⑥腹痛部位和压痛部位多固定不变。

(2)剧烈腹痛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①突发腹痛持续>6h,各种治疗不能缓解;②一般情况渐趋恶化,出现毒血症休克;③伴有触痛明显或固定性部包块;④部可见肠型、蠕动波、肠鸣音亢进、过水声或肠鸣音减弱甚至消失;⑤明显放射痛;⑥部拒或有腹膜刺激症状;⑦胆汁呕吐、粪性呕吐呕吐;⑧伴有肛门排便排停止;⑨部异常浊音区域或移动性浊音的出现。

(3)腹膜刺激征很明显并有扩大蔓延者。

(4)进贫血、进压下降、伴有梗阻症状部肿块等。

(5)诊断性穿或腔灌洗流检查有阳性发现者。

(6)X线检查有下列症情况之一者:①下游离体;②大肠小肠积液;③输尿管区域有结石阴影;④脾阴影扩大,膈肌升高或运动受限;⑤胸腔有脏器如肠等征象等;⑥腹膜外脂肪层消失;⑦异常征。

症的病因诊断与鉴诊断有各种思路,腹痛的部位来分析推断症的病因也是可的办法之一。不同部位的腹痛提示不同的疾病存在。

检查方法

实验室检查:

1.液检查 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总数的测定对有无贫血,有诊断和鉴诊断的价值;白细胞的测定对于感染的判断和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2.尿液检查 测定尿成分(红细胞、白细胞和管型)和无成分(蛋白、糖、酮体、淀粉酶、pH)等,对于症的诊断、泌尿系统疾病的识功能的判断,均有一定意义。

3.大便检查 大量红细胞,见于消化道出、结直肠癌等。大量白细胞,见于肠道细菌感染,潜试验阳性提示上消化道出的疾病,如十二指肠溃疡胃癌等。

4.生化检查 淀粉酶增高,钙降低,提示急性腺炎,AFP增高提示原发性肝癌

其他助检查:

1.X线检查 包括透视、平和造影等项检查,它对于症,尤其是某些外科症可以显示出特殊的征象,在症中它可以确诊的疾病是:①梗阻性疾病:各种类型的肠梗阻胆石病、结石、泌尿系结石扭转、幽门梗阻等。②损伤破裂性疾病:外伤异物、破裂、膀胱破裂、急性肠道穿孔等。③炎症性疾病:急性腺炎、急性腹膜炎、结肠憩室炎等。④可助诊断的疾病:急性阑尾炎、急性胆囊炎、栓塞或急性脾大等。虽然X线检查是诊断症的重要手段之一,一般而言,通过透视、部平及造影观察病变的直接和间接征象,结临床可对多数症做出正确诊断。但对于某些缺乏典型临床症状和明显X线征象的病例术前确诊率仍较低,需起重视。

2.超声波检查 此项检查是最常见的无创性检查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X线、CT、MRI、核素、超声四大影像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在疾病的诊断中各有优点互相补充。在症的超声检查中有着不同的声像图表现,对肝脏胆囊结石胆囊和穿孔、急性梗阻性化脓管炎、急性腺炎、急性扩张、十二指肠穿孔、幽门梗阻肠梗阻部大管破裂、栓塞及外伤等都有很特异的诊断价值。

3.镜检查 包括镜、十二指肠镜、道镜、腔镜及纤维结肠镜等,对消化系统病变的诊疗具有重要的价值,但对年老体弱、血红蛋白低于5g、患有严重的全身疾病如功能不全、不能耐受检查,以及疑有、肠道穿孔和有腹膜炎的病人则为忌,临床医师可据病情需要和病人一般状况选择检查。

4.CT、MRI 对一些检查尚不能确诊的病例可进一步提供诊断依据。

5.诊断性腔穿刺 常为溃疡的诊断提供直接依据。适应于外伤,在休克出现的早期,疑有脏破裂或出急性腹痛腹膜刺激征明显、腹胀肠鸣音消失,性质不明的腔积液,腹水伴有或不伴有肿块等。

6.诊断性腔灌洗流术 但应严格掌握适应

并发症

并发休克、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征和多系统器官衰竭、出、酸碱平衡失调等。

预后

病死率高预后差:老年症病情凶险、应激力差,极易发生休克和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征(MODS)或多系统器官衰竭(MSOF),导致病死率升高。Albert(1980)报道5年2257例症,病死率为11%,而61岁以上为36%;Koelseh报道200例70岁以上症,其中2/3有1种或多种其他病,病死率为40%。临床上虽有不少抢救治疗而险的病例,但终因旧病未除、新病变重而影响疗效,其预后亦差。

发病机制

病因错综复杂,发病机前尚未阐明。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抗寄生虫病药

下一篇 吡喹酮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