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海洛因肾脏病

随着HIV感染率的上升在出现功能不全的瘾君子中,HAN综征已越来越少见,这可能与海洛因的纯度增加有。HAN属于滥用成瘾药物导致的损害,此与成瘾药物的大量长期使用、给予式以及药物本身的药理特性有。常见成瘾药物有甲喹酮、丙氧芬、可卡因、麦角二乙胺、盐酸苄环利定等最常见的不是成瘾药物直接导致的损害,而是滥用成瘾药物所导致的其他疾病继发的损害如静药瘾者常发生细菌性膜炎炎、获得性......
目录

概述

常见成瘾药物有甲喹酮、丙氧芬、可卡因、麦角二乙胺、盐酸苄环利定等最常见的不是成瘾药物直接导致的损害,而是滥用成瘾药物所导致的其他疾病继发的损害如静药瘾者常发生细菌性膜炎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征,这些疾病都会影响脏许多滥用的成瘾药物中最常用的是海洛因静滥用成瘾药物的并发症很多其中脏并发症相对最常见。

滥用海洛因相损害,是指由滥用海洛因直接和(或)间接导致的脏病变包括由海洛因直接作用起的海洛因脏病(HAN)由于葡萄球菌感染起的感染后小球肾炎由于慢性化脓性皮肤感染起的淀粉样变性、由于血症起的急性感染性小管间质性肾炎和(或)由抗生素起的急性药物性小管间质性肾炎、由于乙型炎病毒感染起的膜性小球肾炎等滥用海洛因相损害往往是滥用海洛因起的多系统损害综征的一部分。

流行病学

海洛因脏病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早期其发病率在80年代中期呈稳定的上升趋势。Cunningham等的研究表明,20世纪80年代在Buffalo-SMSA地区海洛因是导致终末期肾病(ESRD)的要原因之一。然而1989年以来,其新发例数却急剧减少1991~1993年纽约城市地区没有新发生的由海洛因脏病导致的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disease,ESRD)Friedman和Rao的研究显示,与1980年相比街头出售的海洛因纯度从8%上升至60%到1992年有的样本浓度甚至达到90%,因此他们认为街头出售的海洛因纯度提高掺杂物对脏的毒性减少是海洛因脏病减少甚至逐渐消失的原因。而另一解释是,药物依赖者感染了HIV病毒因而死亡或进展为HIV相肾病

以往这种病几乎仅见于黑人认为黑人对海洛因脏病有遗传易感性在中国,随着吸毒人数的逐渐增加海洛因脏病也呈上升趋势。海洛因可通过吸、抽烟进食或皮下、静注射等多种式摄入体常与可卡因一同注射,海洛因的半衰期为3min,迅速代谢为具有药理作用的吗啡以游离或未结式的吗啡从尿中排泄。本病患者平均年龄不到30岁,90%为男性疾病发作前吸毒时间为6个月~30年(平均6年)。

病因

海洛因脏病的病因仍不清楚至少有以下几种病因被认为可能参与了海洛因脏病的发生:

1.海洛因本身对小球有毒性作用 吗啡是海洛因的活性代谢产物,既往对大注射硫酸吗啡的动物模型实,吗啡可以导致间质的炎症但不会小球病变,吗啡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诱导脏损伤的发生:诱导小球系膜细胞的增殖,刺激系膜细胞基质的成;降低系膜细胞金属蛋白酶的活性;促进免疫复物在小球系膜区的积聚;降低单个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吞噬功能;刺激系膜细胞超氧化物的成;诱导单个核细胞移至系膜区。此外Singhal等的研究实,吗啡在低浓度时可以通过调早期生长基因(c-fos、c-junc-myc)mRNA的表达促进脏成纤维细胞增殖而在高浓度时通过促进p53的产生,诱导脏成纤维细胞的凋亡;还吗啡促进质间质细胞增殖促进原Ⅰ和原Ⅲ的积聚,通过上述机制完成HAN间质纤维化进程

2.外源性毒素的毒害作用 随海洛因一起进入体的外源性毒素可以导致损害有资料报道街头出售的海洛因其中97%为掺杂物仅3%为海洛因成分美国药物管理局的分析显示,在12366份海洛因或可卡因样本中,共有11种成分超过5%包括:奎宁、乳糖普鲁卡因咖啡因、利多卡因淀粉、美沙吡林、蔗糖乙酰普鲁卡因和右旋糖。因此很可能是这些掺杂物而不是海洛因导致损害。

3.遗传易感性 Rao等研究显示海洛因脏病患者90%为黑人男性,这可能是由基因的差异决定的。Haskell等比较了黑人海洛因脏病患者与正常黑人、患原发性局灶性小球硬化的黑人患者的HLA-A、B、C和DR抗原的频率发现HAN患者HLA-BW53的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因而认为黑人有发生海洛因脏病的倾向性。

发病机制

海洛因脏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海洛因静药物依赖者常常表现出一系列免疫病理反应,例如γ免疫球蛋白升高梅毒清试验假阳性、抗自身平滑抗体阳性等,提示可能有免疫机制参与海洛因脏病的发生。对海洛因脏病组织活检标本免疫荧光检查显示有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沉积同样提示免疫机制可能是导致海洛因脏病的原因。然而什么是导致小球损害的抗原,却仍不清楚。也有研究认为这也许是漏出的非特异清蛋白这在其他小球疾病,例如糖尿肾病中也可以见到。

在滥用海洛因起的多系统损害综征中细菌性膜炎的病原菌要来自滥用海洛因者的皮肤部而不是海洛因中的污染。在出现急性小球肾炎的本综征患者病理检查常见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沉积,支持本病小球损害机制与免疫复物有细菌的细胞壁抗原及相应抗体可能通过旁路途径激活补体导致小球损伤。少数情况下用于治疗本综细菌性膜炎的抗生素又可导致急性药物性小管间质性肾炎。因此滥用成瘾药物起的功能衰竭往往是多种损害的综结果

有人认为海洛因或其中的污染物可能与起本综征的抗原有。本综征多发于黑人的海洛因成瘾者。因此有人推测黑人可能对本综征有遗传易感性。

有人报道发生慢性化脓性皮肤感染的本综征患者脏出现淀粉样变性常见于年纪较大的药物依赖者他们常在找不到注射药物的静通路之后改用皮下注射。

药物依赖者常发生乙型炎病毒的感染要与膜性或系膜毛细管性小球肾炎的良性型有,且儿童较成人常见。

临床表现

本病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类型各异要有3种与其相肾病

1.应用未消毒注射器导致细菌性膜炎并发小球肾炎

2.吸入海洛因后发生蛋白尿肾病征和进功能减退,此种以局灶性小球硬化最常见。

3.滥用海洛因致昏迷并发非创伤性横纹溶解症所致的急性功能衰竭。但临床大部分表现为肾病征典型者发作后6~48个月进入终末期脏病,多数患者发作时即表现有功能减退表现为肾病征的海洛因相肾病尿中常见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不同程度水肿;有的患者发生压;晚期出现脏缩小、氮质血症贫血等。功能发生进性损害是该类患者的一个显著特点常常在数月至2~3年进展为ESRD压可能是导致功能进性损害的病理生理机制之一患者常因难以控制的压最终发生ESRD有的患者可以有脓尿也可有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但无白细胞或红细胞管型。

研究显示在有30余年的海洛因药物依赖史的患者中,慢性小球肾炎的发生率通常很高。由于葡萄球菌感染起的感染后小球肾炎临床表现与急性链球菌感染后小球肾炎相似。

并发症

1.因滥用海洛因起的细菌性膜炎患者中,受累膜部位多为三尖瓣全部并发急性功能衰竭。

2.滥用海洛因可起多系统损害综征,并发继发膜炎的患者,在临床上表现为血症症状

3.发生慢性化脓性皮肤感染的患者脏可出现淀粉样变性

诊断

本病患者吸食海洛因一般7年后出现水肿蛋白尿临床上排除其他肾病病理改变符海洛因脏病可以做出诊断。

诊断依据:有海洛因药物依赖的病史,临床出现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高脂血症水肿功能进性损害并排除乙型炎病毒性小球肾炎、HIV-AN、淀粉样变由细菌所致的血症感染性膜炎所致的脏损害等其他与海洛因药物依赖肾病则可以诊断本病组织活检、免疫病理和电镜检查对诊断有帮助在HIV阳性的患者,鉴HIV-AN和HAN有一定的困难。在纽约的艾滋病患者中,约50%的患者不是通过静药物依赖途径感染HIV,而是通过异性恋、同性恋或双性恋感染这部分患者可以据病史鉴病理面HIV-AN组织活检常显示小球毛细管丛发生塌陷性全球硬化小管增殖性微囊成和小管退性变较为严重电镜下小球皮细胞出现大量小管网状结构临床上HIV-AN较HAN的病程发展更为迅速患者常无脏的体积无缩小甚至增大。HIV-AN常常发生于艾滋病患者病程最终的数周或数月。

诊断:

应与以下疾病鉴:乙肾炎艾滋病肾病淀粉样变、感染性膜炎及血症损害等。鉴早期的HIV-AN和HAN常常是很困难的与炎病毒性小球肾炎的鉴要包括患者炎病毒感染的标志、活检组织炎病毒抗原的标记淀粉样变的患者常常有长期皮肤感染、溃疡的病史刚果红、硫碘素T等特殊染色为阳性感染性膜炎、血症所致的损害常有原发疾病的临床表现作鉴

检查

实验室检查:

1.尿液检查 24h尿量基本正常,24h尿蛋白定量(正常值≤0.4g/24h)明显增高,尿中可有大量蛋白,某些病例甚至可达每天数十克;尿沉渣红细胞计数增高,呈多型可见白细胞尿尿补体C3增高(正常值≤2.76mg/L)尿α2巨球蛋白增高。尿N-乙酰-β-氨基转移酶上升(正常值≤16.5U/g酐),13h尿渗透压下降,尿糖阴性

2.液检查 白细胞血红蛋白外周血淋巴细胞基本正常或升高。白蛋白降低,脂升高酐和尿素氮进性升高

其它助检查:

海洛因脏病的改变多种多样,包括FSGS、膜增生性小球肾炎常在皮下注射海洛因的患者,还可出现脏淀粉样变患者除表现小球病变外,还可伴有明显的间质性炎症。

1.组织活检 本综小球损害的类型呈局灶性也可为弥漫性小球损害的类型决定其临床表现和功能衰竭的程度。患者损害的常见类型为急性葡萄球菌感染后小球肾炎,病变为弥漫性。

(1)光镜检查:光镜可见小球出现球性废弃废弃球囊尚见纤维素性渗出物个小球可见部病变病变处段襻扭皱缩邻近襻皮细胞成对及沫细胞单个核细胞,周围脏层上皮细胞肿胀增生胞质见大空成,其他球脏层上皮细胞亦肿胀段系膜区增宽系膜细胞、基质略增殖包曼囊壁段增厚。PASM-Masson染色阴性。小管-间质急性病变轻度,小管上皮水肿变性较多细小空,灶性小管上皮细胞刷状缘落管腔见蛋白管型未见小管囊样扩张质区小管数量减少小灶性小管萎缩,基膜增厚质间质区略增宽纤维化,小灶性细胞浸润小动脉渗;也可有新月体成。与其他类型的感染后小球肾炎不易区分。

(2)电镜检查:电镜下可见上皮下和基底膜的沉积物通常存在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的颗状状沉积,支持与免疫复物有的发病机制。另外电镜还可见小球硬化足细胞病变广泛胞质微绒毛化明显,胞质见较多空成,部分胞质变淡细胞器减少足突广泛性融、扁平化,未融的足突间隙变窄,偶见足突从小球基底膜剥离。

(3)免疫荧光:可见IgG(+)IgA(+)IgM(++),弥漫分布,呈颗粒状沉积于系膜区及管襻;C3、C4、C1q阴性。与其他慢性感染和炎症疾病继发的淀粉样变性病所见相同的是本综征尸检标本的蛋白提取物中有AA淀粉样物质

本综征患者所发生的乙型炎病毒相膜性小球病变的损害,与特发性膜性肾病相似电镜和免疫组织检查显示膜和系膜有沉积物一些研究人员发现在组织或其洗物中有各种乙型炎抗原和抗体。

HIV-AN肾病组织活检病理面常显示小球毛细管丛发生塌陷性全球硬化小管增殖性微囊成和小管退性变较为严重电镜下小球皮细胞出现大量小管网状结构

2.B超检查 晚期B超可见双侧脏缩小

检查:

C-反应蛋白 C3 C4 免疫球蛋白A 免疫球蛋白G 免疫球蛋白M 尿渗透压 尿素 巨球蛋白 抗双链DNA抗体 抗核抗体 沉渣(尿)淋巴细胞 白蛋白 糖定量(尿) 红细胞计数 蛋白定量(尿) 血红蛋白

治疗

对于海洛因肾病,最要的治疗是停药,并无特异性治疗法,多采取对症治疗。小球损害患者预后多较差,终末期肾衰竭病人需长期替代透析治疗。对于早期病例如能及时戒断,积极纠正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等,预后仍可能良好。

预后预防

预后:

本病患者在戒毒后蛋白尿可完全消失功能会逐渐恢复正常。如继续使用海洛因常发展至终末期功能衰竭如并发FSGS则预后不佳。HAN如不治疗和停止使用海洛因25%~40%的患者在10~15年后进展为终末期脏病即使移植后也有20%~30%的患者在移植中仍可出现FSGS。

预防:

加强对此类患者的注和对海洛因脏病的认识是提高本病防治水平的键在滥用海洛因起的临床综征的各种损害中海洛因脏病在停止使用海洛因后脏病变会逐渐恢复,故应严滥用海洛因等成瘾类药物对已染毒的瘾君子应强制戒毒并进对症治疗,以防发生严重并发症。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洛美沙星

下一篇 刚竹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