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叶酸缺乏症

叶酸缺乏症是指由于叶酸摄入不足或吸收不良起的以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为特征的临床综征。叶酸缺乏症是指由于叶酸摄入不足或吸收不良起的以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为特征的临床综征。1.摄入不足常见于养不良、偏食、挑食或喂养不当的婴幼儿中。叶酸衍生物不耐热,食物烹时间过长或重复加热都可使其破坏起摄入不足鶒。2.吸收障碍影响空肠黏膜吸收的各类疾病如短肠综征、热带口炎腹泻和某些先天性疾病时的酶缺乏使小肠吸......
目录

概述

叶酸缺乏症是指由于叶酸摄入不足或吸收不良起的以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为特征的临床综征。

病因

1.摄入不足常见于养不良、偏食、挑食或喂养不当的婴幼儿中。叶酸衍生物不耐热,食物烹时间过长或重复加热都可使其破坏起摄入不足鶒。2.吸收障碍影响空肠黏膜吸收的各类疾病如短肠综征、热带口炎腹泻和某些先天性疾病时的酶缺乏使小肠吸收叶酸受影响。3.治疗药物干扰叶酸代谢如抗惊厥药、磺胺嘧啶在部分人群中可叶酸吸收障碍。氨甲蝶呤等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使二氢叶酸鶒不能转化成有生物活性的四氢叶酸避孕药、氟尿嘧啶阿糖胞苷异烟肼乙胺嘧啶、环丝氨酸等药物可影响叶酸鶒的吸收和代谢。乙醇也影响叶酸代谢。4.需要量增加起相对缺乏妊娠时尤其是最初3个月,叶酸需要量可增加5~10倍此外,乳母、婴幼儿、感染、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病、溶血贫血恶性肿液透析时叶酸需要量也增高,若不增加叶酸的摄入量则起缺乏。

发病机制

天然食物中的叶酸以多谷氨酸式存在,由空肠微绒毛黏膜上皮细胞的rL-谷氨酰羧肽酶催化,将其水解成双谷氨酸和单谷氨酸,通过被动(高浓度时)和动(低浓度时)吸收。进入肠细胞后单谷氨酸被还原和甲基化成N5-甲基四氢叶酸进入浆与浆中白蛋白松,转运到肝脏和其他组织健康搜索,并与对叶酸有高度亲和力的叶酸受体结。在这些组织细胞N5-甲基四氢叶酸维生素B12的作用下去甲基重新结成聚谷氨酸盐,贮存在细胞或起辅酶作用。胆汁中的单谷氨酸重新环被小肠重吸收。叶酸在尿中降解和排泄。食物中叶酸进入人体后被还原成具有生理作用的活性式四氢叶酸(tetr-ahydrofolicacidTHFA),它是体生化反应中一碳基团的传递体。叶酸携带一碳基团成N5-甲基THFA亚甲基THFA等参与嘌呤和胸腺嘧啶的成,进一步成DNA和RNA参与甘氨酸和丝氨酸之间,组氨酸和谷氨酸之间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之间的相互转化等。参与许多重要物质的成,如血红蛋白、上腺素、碱、酸等。

实验室检查

1.叶酸含量反映近期膳食叶酸摄入情况。小于6.8nmoL/L(3ng/ml)为缺乏。2.红细胞叶酸含量反映体叶酸储存情况。小于318nmoL/L(140ng/ml)为缺乏。 其它助检查: 1.组氨酸负荷试验在服组氨酸负荷量8h或24h后,尿中亚胺甲基谷氨酸排出量增加,但此指标特异性差,应用不普遍2.浆同型半胱氨酸测定当受试者维生素B6和B12养适宜而叶酸缺乏时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增高。

临床表现

1.起巨幼红细胞贫血维生素B12和叶酸缺乏的临床表现基本相似都可巨幼细胞性贫血白细胞和减少以及消化道症状食欲减退腹胀腹泻舌炎等,以舌炎最为突出,舌质红、乳头萎缩、表面光滑,俗称“牛肉”,伴疼痛维生素B12缺乏时常伴神经系统表现,如乏力、手足麻木、感觉障碍走困难等周围神经炎、亚急性或慢性脊髓后侧索联变性表现后者多见于恶性贫血,小儿和老年患者常出现精神症状,如无欲、嗜睡或精神错乱。叶酸缺乏可起情感改变补充叶酸即可消失。维生素B12缺乏尚可影响中性粒细胞的功能。要的临床类型有:(1)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以叶酸缺乏为,我国以西北地区较多见,要见于山西陕西河南诸省,常有养缺乏病史,新鲜蔬菜摄入少又极少荤食,加上饮食和烹调习惯不良,因此常伴有复养不良表现,如缺、缺乏维生素B1、B2、C及蛋白质。婴儿期养不良性巨幼细胞性贫血好发于6个月~2岁的婴幼儿,尤其应用山羊乳沸后的牛奶喂养者母亲有养不良患儿并发感染及维生素C缺乏易发生本病维生素C有保护叶酸免受破坏的作用(2)恶性贫血:系壁细胞自身免疫性(毒性T淋巴细胞)破坏黏膜萎缩导致因子缺乏,维生素B12吸收障碍。好发于北欧斯堪的纳维亚人。多数病例发生在40岁以上,发病率随年龄而增高,但也有少数幼年型恶性贫血,后者可能和因子先天性缺乏或异常及回肠黏膜受体缺陷有。90%左右的病人清中有壁细胞抗体60%的病人清及液中找到因子抗体,有的可找到甲状腺抗体,恶性贫血可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类湿关节炎等镜检查可见黏膜显著萎缩,有大量淋巴、浆细胞的炎性浸润。本病和遗传也有一定系,患者家族中患病率比一般人群高20倍。脊髓后侧索联变性和周围神经病变发生于70%~95%的病例,也可先于贫血出现。酸缺乏显著注射组胺后仍无游离酸。(3)药物性巨幼细胞性贫血:这组药物包括前述干扰叶酸维生素B12吸收和利用的药物以及抗代谢药等。药物性巨幼细胞性贫血可分两大组健康搜索:健康搜索一组是用叶酸维生素B12治疗有效者,另一组是应用上述药物无效者。

2.胎儿神经管畸在一项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表明,在受孕前给予含叶酸养补充干预,能有效和明显的降低婴儿神经管畸(柱裂和无儿)的发生另一项随机和有对照的试验也表明如果以前生过患神经管畸孩子的妇女,当她再次怀孕前给以大叶酸(4mg/d),能有效地预防下一个孩子发生神经管畸增加叶酸摄入量预防神经管畸的机制至今还不明确,但可以肯定神经管畸是由于复杂的基因和养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3.叶酸与宫生长迟缓的妊娠妇女体叶酸水平和婴儿的出生体重有显著相有报道妊娠妇女第3个月时清和红细胞叶酸的水平(尤其是红细胞叶酸水平)可以作为新生儿出生体重的预测指标同时孕妇的叶酸水平和流产早产的发生率相叶酸水平高,发生率则低4.叶酸心血管疾病叶酸成N5-甲基THFA后将甲基转移至同型半胱氨酸成蛋氨酸叶酸缺乏时蛋氨酸成受阻,中同型半胱氨酸增高高浓度同型半胱氨酸皮细胞产生损害,并可激活的黏附和聚集,成为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充足的叶酸摄入对心血管病发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并发症

叶酸缺乏为造成的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好发于妊娠期和婴儿期。1/3的妊娠妇女有叶酸缺乏,妊娠养健康搜索不良性巨幼细胞性贫血常发生于妊娠中末期和产后,感染、饮妊娠压综征以及溶血分娩时出过多均可诱发本病。 诊断: 据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即可确诊。 鉴诊断: 前暂无相资料

治疗

据中国会2000年出版的“中国居民膳食养素参考摄入量”一书中提出的叶酸参考摄入量为:<6个月65μgDFE;6~12个月,80μgDFE;1~3岁,150μgDFE;4~10岁,200μgDFE;11~13岁,300μgDFE;14岁后为400μgDFE;乳母和孕妇为500~600μgDFE。注:DFE(膳食叶酸当量dietaryfolaequivalent)=[膳食叶酸μg+(1.7×叶酸补充μg)]。治疗要补充叶酸5~10mg/d,服,视病情确定治疗时间和量。

预后

预防: 理膳食,避免酗。自然界中叶酸广泛存在于动物性和植物性食物中,如肉类、酵母、蘑菇、新鲜蔬菜(菠菜、莴苣、芦笋)、豆类和水果中应多吃该类食物。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依诺沙星

下一篇 营养不良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