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药品百科   
[0]

磺胺类

磺胺类药物是一种广谱抗菌药,临床上要用于预防和治疗感染性疾病,加之其性质稳定,制造不需粮食做原料、产量大、品种多、价格低、使用简便、供应充足等优点,兽医临床和畜牧养殖业中作为饲料添加或动物疾病治疗药物广泛应用。但是磺胺药会起人过敏性反应,且可能有致癌性,随着社会的发展,磺胺类药物的不理使用,使其在动物性食品中残留起生态环境污染和人类健康危害的潜在威胁已备受注,成为人类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目录

介绍

磺胺类药物:是指具有对氨基苯磺酰胺结构的一类药物的总称,是一类用于预防和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的化治疗药物,其抗菌谱较广,对大多数革兰阳性菌以及革兰氏阴性菌有抑制作用。

基本结构

临床常用的磺胺类药物都是以对位氨基苯磺酰胺(简称磺胺)为基本结构的衍生物。

磺酰胺基上的氢,可被不同杂环取代,成不同种类的磺胺药。它们与母体磺胺相比,具有效价高、毒性小、抗菌谱广、服易吸收等优点。对位上的游离氨基是抗菌活性部分,若被取代,则失去抗菌作用。必须在体分解后重新释出氨基,才能恢复活性。

理化性质

磺胺类药物一般为白色或微黄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遇光易变质,色渐变深,大多数本类药物在水中溶解度极低,较易溶于稀碱,但成钠盐后则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强碱性。易溶于沸水、甘油、盐酸、氢氧化钾及氢氧化钠溶液,不溶于氯仿、乙醚、苯、石油醚。

应用范围

磺胺类(SAs)药物在畜牧生产中应用十分广泛,要在动物疾病防治面有显著的疗效,可以治疗禽霍乱、禽伤寒、禽伤寒、禽白痢、鸡传染性鼻炎鸡亚利桑那病等,此外对家禽各种球虫病、卡氏白细胞原虫病等,也有较好效果。

安全性

磺胺类药物虽然应用广泛,但与此同时,这类药物显著的毒副作用也起了人们的广泛注。例如:影响泌尿系统功能,起结晶尿,血尿等反应及致癌性。磺胺类药物吸收后分布于全身各组织中,以含量最高。且与浆蛋白结率高,所以在体维持时间长。还能透入膜积液和其他积液,以及通过胎盘进入胎环,对孕妇及婴儿及其不利,还易在尿中析出结晶,导致结石而损害脏.

检测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在动物性食品中磺胺类药物残留的国家标准法在食品检测和进出检验检疫中广泛应用。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磺胺类残留样品前处理多采用液液萃取的法,操作比较繁琐。张素霞等(1999)以基质固相分(MSPD)和高效液相色谱为基础,建立了猪组织磺胺类药物多残留快速分析法。将组织与适量填料混研磨,制成半固态装柱,磺胺类药物二氯甲烷洗后直接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使样品前处理过程简单化。研究者又对固相萃取的法做了改进,制成固相萃取小柱来替代了上述法。Naoto(2003)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3种磺胺(SMM、SDM、SQ)在鸡蛋和猪肉中的残留,此法大大缩短了样品前处理时间。

薄层色谱

薄层色谱(TLC)薄层色谱最早要应用于药物制品的检测,自1979年Armstrong等束薄层色谱以来,由于其特殊的选择性,无毒、价等优点而获得较大发展。后来逐渐被应用于动物性食品的药物残留检测。美国农业部食品安全局曾用荧光胺衍生的薄层色谱(TCL)作为磺胺类药物残留的筛选法。Gerry等(1991)用薄层色谱法检测沙丁中5种磺胺类药物残留,5种磺胺类药物最低检测限量SDZ、SMTZ、SDMX和SP为0.04mg/kg,SMRZ为0.10mg/kg。

免疫色谱法

快速免疫色谱法是20世纪90年代初在免疫渗滤技术基础上建立的一种简易快速的免疫诊断法,并已显示出其它免疫诊断法无可比拟的优点。Wang等(2007)探讨和建立一种快速检测鸡肉和鸡蛋中磺胺嘧啶的免疫色谱法。该法快速、高效,测定在15min之完成,灵敏度高,最低检测能达到5g/kg,且不易被其它磺胺类药物干扰。

毛细管电泳(CE)法

毛细管电泳(CE)又称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是一类以毛细管为分离通道,以高压直流电场为驱动力的新型液相分离分析技术,近年来发展迅猛并得到广泛应用。Ackermans等(1992)用猪肉样品加乙腈均质提取,离后上清液过滤膜后直接进毛细管区带电泳分析,测定了肉样中15种磺胺药的残留。运用该法进样时间只需2s即可达到完全分离,15种磺胺的检测限在2-9mg/kg。突显了该法高灵敏度、高分辨率、高速度、样品用量少、成本低的优点。但由于CE进样量小,限制了灵敏度,无法检测到低浓度的残留量。

联用技术

是将2种或2种以上的分析法联使用,以达到高灵敏度、高确度的要求。用于动物性食品中磺胺类药物残留检测的联用要有相色谱、联质谱(GC MS)和高效液相色谱 联质谱(HPLC MS)。GC/MS法是残留分析常用的确法,不但能提供结构信息,而且灵敏度高。检测猪肉中的磺胺类药物快速、准确,法的最低检出限为0.1-0.5g/kg。由此可见此法是一种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特异性强、快速的分析确磺胺类药物残留的法。但是其仪器设备的购置和运费用较高成为常规分析法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不安全事件

2004年3月6日,河北省永年县正溪镇吴某进蛋雏鸡1500只,进雏后用恩诺沙星预防雏鸡白痢,连用3天,第7天用新城疫疫苗免疫,鸡群健康状况良好,到15日龄,用磺胺二甲嘧啶预防白痢:球虫,用量饲料中加0.5%的磺胺二甲嘧啶。用药后第2天,鸡群就有病鸡出现,第3天始死亡,病鸡增多,约有一半以上的鸡精神不振,呆立、不吃。以后,每天死亡50-80只,笔者到场后,已死亡300多只。大部分鸡只精神沉郁、食欲不佳,不食呆立。

实验室细菌检验,以无菌操作采取病死鸡的脏涂,用革兰氏染色镜检未见菌体,病料接种于普通琼脂培养基上,仍未见菌落生长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