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小儿周期性正常血钾性麻痹

周期性瘫痪(periodic paralysis)是一组与钾离子代谢有的代谢性疾病,以反复性、自限性发作的弛缓性瘫痪无力,持续数小时至数周,发作间歇期完全正常为临床特征的疾病。据其发作时钾的改变,可将其分为低钾型、钾型及正常钾型三种类型。周期性正常钾性麻痹(normokalemic periodic paralysis)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发作时钾正常。(一)发病原因国......
目录

病理病因

(一)发病原因

国外报道周期性瘫痪有家族史,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外显率高。在我国本病有家族史者极为罕见。

(二)发病机

病机制尚不清楚,普遍认为与钾离子浓度在细胞外的波动有。除甲状腺上腺等分泌功能失调可为本病的发病机制外,许多对糖代谢,水与电解质平衡有影响的情况也可起类似周期性瘫痪的发作。总之,钾和糖代谢障碍是构成本病发病机制的面;分泌功能障碍与无力症状之间亦有存在着复杂的联系。

临床诊断

临床表现:

一般易于清晨或剧烈运动后起发作。步或轻微运动有时能预防麻痹发生。本病据发作性无力清钾正常可以诊断。患儿氯化钾后可诱发麻痹发生并可使其加重。用氯化钠治疗有效。发作持续时间可自数天至数周,多在10天以上;发作时除瘫痪外,常有无力、嘴嚼无力困难、声音低弱等症状;发作时钾和小便排钾均正常。

1、常于夜间发病,肢体瘫痪时间较长,持续几天到几周不等,发作时钾正常。

2、此病多于10岁前初发,发作多在晚间,瘫痪可持续数天至3周,补钾或限钠可诱发,补钠则缓解。

3、瘫痪可累及全身,男女发病相若,可有周围性感觉减退;电图正常。中年以后发作减少。

据下述特点即可诊断:

1.以往有类似发作史。

2.有诱发因素 如受、运动后休息、饥饿、情绪紧张、服用钾盐等诱发因素。

3.四肢对称性弛缓性瘫痪 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的四肢对称性弛缓性瘫痪,其特点为下肢重、上肢轻,近端重、远端轻。

4.其他症状 部分病人可有渴、心慌肉胀痛。

5.实验室检查 发作时钾、尿钾均正常。

6.电图检查 电图检查正常。

7.电图检查 提示电位幅度降低,数量减少。完全瘫痪时运动单位电位消失,电刺激无反应。

检查鉴别

检查

发作时钾检查在正常范围,尿钾亦在正常范围。

电图检查无低钾或高钾表现,为正常电图,发作时电图显示运动电位时限缩小,波幅降低。

1、低钾型周期性麻痹:此型特征是清晨醒来发现(也有个日间出现)四肢弛缓性瘫痪;近端重,下肢重。说话、吞、呼吸一般不受影响。初次发病多在青春前期,至成年则发作增多。

2、钾型周期性麻痹:多在白天发病,持续时间短,给钾后瘫痪加重。

用药治疗

治疗

氯化钠羧酶抑制、氟氢可的松可缓解症状,预防发作。

1、限制钠盐摄入或补钾可诱发。

2、急性发作时静滴生理盐水有效,间歇期用氟氢松或乙酰唑胺可预防发作。

预后

注意避免发作诱因常可减少或减轻发作,预后尚好。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合成抗菌药

下一篇 磺胺类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