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药品百科   
[0]

阿奇霉素

阿奇霉素 阿奇霉素(Azithromycin),西药,是抗菌药,常用剂型为干混悬、分、颗粒、注射。该药品用于治疗化脓性链球菌起的急性咽炎急性扁体炎;敏感细菌起的鼻窦炎、中耳炎、急性气管炎、慢性气管炎急性发作;肺炎链球菌、流感嗜杆菌以及肺炎支原体所致的肺炎等。部分患者服用后会有消化不良肠胀腹泻恶心症状。尚无资料显示该药品是否可分泌至母乳中,故哺乳期妇女......
目录

成分性状

成分

该品要成分为阿奇霉素

性状

阿奇霉素干混悬容物为颗粒或粉末,芳香,味甜。

阿奇霉素白色或薄膜衣,除去包衣后显白色或类白色

阿奇霉素白色或类白色

阿奇霉素囊:容物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

阿奇霉素颗粒:混悬颗粒,味甜。

阿奇霉素注射液:无色或几乎无色的澄明液体。

规格

阿奇霉素干混悬:每袋含阿奇霉素二水物104.81mg,相当于阿奇霉素100mg。

阿奇霉素:0.1g;0.125g;0.25g;0.5g。

阿奇霉素:0.125g;0.25g。

阿奇霉素囊:0.125g;0.25g。

阿奇霉素颗粒:0.1g。

阿奇霉素注射液:2ml:0.25g。

药品应用

用于:

1、化脓性链球菌起的急性咽炎急性扁体炎。

2、敏感细菌起的鼻窦炎、中耳炎、急性气管炎、慢性气管炎急性发作。

3、肺炎链球菌、流感嗜杆菌以及肺炎支原体所致的肺炎

4、沙眼衣原体及非多种耐药淋病奈瑟菌所致的尿道炎和宫颈炎。

5、敏感细菌起的皮肤软组织感染。

用法用量

该品不同剂型、不同规格的用法用量可能存在差异,请阅读具体药物说明书使用,或遵医嘱。

阿奇霉素干混悬

1、对沙眼衣原体、杜克嗜杆菌或敏感淋球菌所致的性传播疾病,仅需单次服该品1000mg。

2、对其他感染的治疗:总量1500mg,每日一次服用该品500mg共三天。或总量相同,仍为1500mg,首日服用500mg,第二至第五日每日一次服该品250mg。

3、功能不全患者:轻、中度功能不全者(小球滤过率为10-80ml/min)不需要调整量,严重功能不全者(小球滤过率<10ml/min)用药请遵医嘱。

4、功能不全患者:轻中度功能不全患者,该品的用法与用量同功能正常者。

阿奇霉素:每日服给药一次,整吞服,可与食物同时服用。

1、对沙眼衣原体、杜克嗜杆菌或敏感淋球菌所致的性传播疾病,仅需单次服该品1.0g。

2、对其他感染的治疗:总量1.5g,每日一次服用该品0.5g,共三天。或总量相同,首日服用0.5g,第二至第五日每日一次服该品0.25g。

3、功能不全患者:轻、中度功能不全者(小球滤过率为10-80ml/min)不需要调整量,严重功能不全者(小球滤过率<10ml/min)慎用。④功能不全患者:轻中度功能不全患者,该品用法与用量同功能正常者。

阿奇霉素

1、以阿奇霉素治疗感染性疾病,其疗程及使用法如下:用水分服或直接吞服。成人:沙眼衣原体或敏感淋球菌所致性传播疾病,仅需单次服该品1.0g。对其他感染的治疗:总量1.5g,分三次服药;一日1次服用该品0.5g。或总量相同,仍为1.5g,首日服用0.5g,然后第二至第五日一日1次服该品0.25g。

2、如发生超量使用(尚未有报道),可进或用一般支持疗法。

阿奇霉素囊:服,在饭前1小时或饭后2小时服用。

1、沙眼衣原体或敏感淋病奈瑟菌所致性传播疾病,仅需单次服该品1.0g。

2、对其他感染的治疗:第1日,0.5g顿服,第2-5日,一日0.25g顿服;或一日0.5g顿服,连服3日。

3、治疗小儿中耳炎、肺炎,第1日,体重10mg/kg顿服(一日最大量不超过0.5g),第2-5日,每日体重5mg/kg顿服(一日最大量不超过0.25g)。

4、治疗小儿咽炎、扁体炎,一日体重12mg/kg顿服(一日最大量不超过0.5g),连用5日。

阿奇霉素颗粒:将该品倒入杯中,加入适量凉水,溶解摇匀后服,在饭前1小时或饭后2小时服用。

1、对沙眼衣原体、杜克嗜杆菌或敏感淋球菌所致的性传播疾病,仅需单次服该品1000mg。

2、对其他感染的治疗:总量1500mg,每日一次服用该品500mg共三天。或总量相同,仍为1500mg,首日服用500mg,第二至第五日每日一次服该品250mg。

3、功能不全患者:轻、中度功能不全者(小球滤过率为10-80ml/min)不需要调整量,严重功能不全者(小球滤过率<10ml/min)用药请遵医嘱。

4、功能不全患者:轻中度功能不全患者,该品的用法与用量同功能正常者。

阿奇霉素注射液:

将该品加入到250ml或500ml的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中,使最终阿奇霉素浓度为1.0-2.mg/ml静滴注,滴注时间不少于60分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成人用量为每次0.5g,每天1次,至少连续用药2天。继之换用阿奇霉素服制0.5g/天,治疗7-10天为一个疗程。转为服治疗时间应由医生据临床反应确定。治疗盆腔炎,成人用量为每次0.5g,每天一次,用药1天或2天后,改用阿奇霉素服制0.25g/天,以7天为一个疗程,转为服治疗时问应由医生据临床反应确定。若怀疑并有厌氧菌感染,则应用抗厌氧菌药物。

不良反应

该品服固体制不良反应有:

1、消化系统消化不良肠胀、粘膜炎、口腔念珠菌病、胃炎等。

2、神经系统:头痛、嗜睡等。

3、过敏反应:气管痉挛等。

4、其他反应:味觉异常等。

5、实验室检查:清氨基转移酶、酐、乳酸氢酶、红素及碱性磷酸酶升高,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计数减少。

该品液体制不良反应有:

1、肠道反应:腹泻腹痛稀便恶心呕吐等。

2、局部反应:注射部位疼痛、局部炎症等。

3、皮肤反应:皮疹、瘙痒。

4、其他反应:如厌食阴道炎、口腔炎、头晕呼吸困难等。

服用禁忌

1、已知对阿奇霉素红霉素、其他大环酯类或酮酯类药物过敏的患者用。

2、以前使用阿奇霉素后有胆汁淤积性黄疸/功能不全病史的患者用。

注意事项

1、一般事项:由于阿奇霉素肝脏清除,故功能损害的患者应慎用阿奇霉素。GFR<10mL/min的受试者的资料有限,这类患者也应慎用阿奇霉素。曾有功能异常、炎、胆汁淤积性黄疸坏死和衰竭的报道,其中某些病例可能致死。如果出现炎的体征和症状,应立即停用阿奇霉素

2、功能不全者慎用。用药期间如果发生过敏反应(如神经水肿、皮肤反应、Stevens-Johnson综症及毒性表皮坏死等等)应立即停药并采取适当治疗措施。治疗期间,若患者出现腹泻症状,应考虑是否有伪膜性肠炎发生,如果诊断确定,应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包括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补充蛋白质等。该品每次滴注时间不少于60分钟,滴注液浓度不得高于2.0mg/ml。该品溶媒含有乙醇,乙醇过敏者慎重。

3、有报道静应用阿奇霉素时注射局部可出现不良反应。给予阿奇霉素500mg,配制成浓度2mg/ml,250ml的溶液在1小时滴完或配成1mg/ml,500ml的溶液在3小时滴完。注射局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均相似。所有接受阿奇霉素药液浓度大于2.0mg/ml的志愿者均出现注射局部反应,所以静滴时的药液浓度不能太高。

4、QT间期延长:

(1)有报道,应用其他大环酯类抗生素包括阿奇霉素室复极化和QT间期延长,从而有发生律失常和尖端扭转型室性动过速的险。在对使用阿奇霉素患者的上市后监测中,有尖端扭转型室性动过速案例的自发性报告。在权衡高危人群使用阿奇霉素险和获益时,医疗卫生保健人员应考虑可能致命的QT间期延长的险,高危人群包括:

(2)已知有QT间期延长、尖端扭转型室性动过速病史、先天性QT间期延长综征、缓慢性律失常或失代偿性力衰竭的患者。

(3)服用已知可延长QT间期药物的患者,如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物和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的患者。

(4)处于致律失常状态的患者,如未纠正的低钾血症低镁血症、有临床意义的动过缓,以及正在接受IA型(奎尼丁普鲁卡因胺)和Ⅲ型(多非利特、胺碘达隆、索他洛尔律失常药物的患者。

(5)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可能对药物相的QT间期影响更为敏感。

5、阿奇霉素治疗的患者中曾有重症无力症状加重或新发无力征的报告。

6、在未确诊或并非高度怀疑细菌感染,或无预防指征的情况下,使用该品可能对患者无益,还会增加耐药菌产生的险。

7、患者需知:

(1)出现任何变态反应征象时,应立即停用阿奇霉素,并与医生联系。

(2)患者应被告知抗菌药物包括该品(阿奇霉素)只能用于治疗细菌感染,不能用于治疗病毒感染(例如普通感冒)。使用该品(阿奇霉素)治疗细菌感染时,必须告知患者虽然通常治疗初期会感觉好转,仍应当照医师指导确服药。漏服或未完成整个疗程可能会:降低当前治疗的疗效;增加细菌耐药的可能性,将导致将来阿奇霉素或其他抗菌药物无法治疗这些耐药菌。

8、抗生素治疗常常可腹泻,停用抗生素后通常可恢复。有时给予抗生素治疗后,患者甚至在最后1次用抗生素后2个月或更久后出现水样便性便(伴或不伴痉挛和发热)。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患者应尽快与医生联系。

9、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动物实验显示该品对胎儿无影响,但在人类孕妇中应用尚乏验,故在孕妇中应用须充分权衡利弊。尚无资料显示该品是否可分泌至母乳中,故哺乳期妇女应用须谨慎考虑。

10、儿童用药:治疗小于6个月小儿中耳炎、社区获得性肺炎及小于2岁小儿咽炎或扁体炎的疗效与安全性尚未确定。

11、老年用药:未进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12、药物过量:未进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药物相互作用

1、含铝、镁的抗酸药能降低阿奇霉素服制药浓度峰值,但不降低AUC值。

2、阿奇霉素不影响静注射单茶碱浆中的茶碱水平或药代动力。鉴于前所用的大环酯类药物能提高茶碱浓度,因此,同时使用阿奇霉素茶碱时应谨慎,并监测茶碱的水平。

3、阿奇霉素不影响酶原对使用单量苄丙酮的响应时间。但是,在给病人同时使用阿奇霉素和苄丙酮时应谨慎,并注意监测酶原的响应时间。因为在临床上,同时使用大环酯类药物和苄丙酮会增加抗凝药的药效。

4、阿奇霉素和下列药物同时使用时,建议密切观察患者:

(1)地高辛:使地高辛水平升高。

(2)麦角胺或二氢麦角胺:急性麦角毒性症状是严重的末梢管痉挛和感觉迟钝(触物痛)。

(3)三唑仑:通过减少三唑仑的降解,而使三唑仑的药理作用增强。

(4)细胞色素P450系统代谢药:提高清中卡马西平、特非那定、环孢素、环己巴比妥、苯妥英钠等的水平。

药理作用

阿奇霉素为氮杂酯类抗生素,其作用机理是通过与敏感微生物的50S核糖体的亚单位结,从而干扰其蛋白质的成(不影响核酸的成)。体外试验和临床研究均表明,阿奇霉素对以下多种致病菌有效:

1、革兰氏阳性需氧微生物:金黄葡萄球菌、酿脓链球菌、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

2、阿奇霉素对于耐红霉素的革兰氏阳性菌有交叉耐药性。大多数粪链球菌(肠球菌)以及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对该品耐药。

3、革兰氏阴性需氧微生物:流感嗜杆菌、卡他莫拉菌、沙眼支原体。体外试验和临床研究已实,阿奇霉素可预防鸟胞分支杆菌复体(由鸟胞分支杆菌和胞分支杆菌组成)起的疾病。

4、阿奇霉素对产β-酰胺酶的菌株无效。对以下微生物已有体外研究结果,但是其临床意义尚不清楚,包括链球菌属(C、F、G)、草绿色链球菌、百日咳杆菌、杜克嗜杆菌、嗜性军团菌、类杆菌属、消化链球菌属、包柔螺旋体、肺炎衣原体、梅毒螺旋体、解脲脲原体等。

毒理作用

1、遗传毒性:人淋巴细胞试验、小骨髓微核试验和小体外淋巴细胞试验的结果阿奇霉素未表现出致突变作用。

2、生殖毒性:大和小的生殖毒性试验均表明,当阿奇霉素给药)量达产生中等程度的母体毒性的量水平(即200mg/kg/日,体表面积计算,约为人用药量500mg/kg/日的2-4倍)时,未发现致畸胎作用。

3、尚未发现对生育力和胎儿的损害。前尚无在妊娠妇女中进充分的和严格对照的临床试验。由于动物生殖研究的结果并不总是能预测人的情况,因此,只有在确实必要时,孕妇才能使用该品。尚不知该品是否在人乳汁中分泌,由于许多药物人乳汁分泌,因此哺乳期的妇女在使用时应注意。

药代动力学

该品在体分布广泛,在各种组织浓度可达同期药浓度的10-100倍。该品在巨噬细胞及纤维母细胞浓度高,前者能将阿奇霉素转运至炎症部位。阿奇霉素给药后的半衰期(t1/2)为35-48小时,给药量的50%以上以原道排出,给药后72小时约4.5%以原随尿液排出。

贮藏方法

遮光,密,在干处保存。

有效时间

18个月。

执行标准

阿奇霉素干混悬:中国药典2015年版二部。

阿奇霉素:中国药典2015年版二部。

阿奇霉素: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

阿奇霉素囊:中国药典2015年版二部。

阿奇霉素颗粒: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

阿奇霉素注射液: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品标准WS1-(X-151)-2004Z。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