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药品百科   
[0]

琥乙红霉素

琥乙红霉素,英文ErythromycinEthylsuccinate,中文红霉素琥乙酯、红霉素琥珀酸酯、琥珀酸乙酯红霉素、乙琥红霉素,西医药物。常用药物制有颗粒囊制品等。CAS号:1264-62-6 EINECS号:215-033-8 分子式:C43H76NO17 分子量:879.0606 沸点:818.4°C at 760 mmHg 闪点:448.8°C 汽压:4.94E......
目录

药品简介

物化信息

CAS号:1264-62-6

EINECS号:215-033-8

分子式:C43H76NO17

分子量:879.0606

沸点:818.4°C at 760 mmHg

闪点:448.8°C

汽压:4.94E-31mmHg at 25°C

药理作用

该品为红霉素的乙酰琥珀酸酯,在酸中较红霉素稳定,但仍有部分被破坏。在肠道中以基质和酯化物的式被吸收,其吸收不受进食的影响。该品不宜用于病患者。

适应症

参阅红霉素

1、支原体肺炎

2、沙眼衣原体起的新生儿结膜炎、婴儿肺炎

3、生殖泌尿道感染(包括非淋病尿道炎)。

4、军团菌病。

5、白喉(助治疗)及白喉带菌者。

6、皮肤软组织感染。

7、百日咳

8、敏感菌(流感杆菌、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等)起的呼吸道感染(包括肺炎)。

9、链球菌峡炎。

10、李斯德菌感染。

11、湿热的长期预防及膜炎的预防。

12、空肠肠炎,以及淋病梅毒痤疮等。

用法用量

服,成人每日1.6g,分2或4次服用。军团菌病宜用较大量,每次0.8一1.6g,一日4次。成人每日量一般不宜超过4g。小儿每日4次,每次体重服7.5一12.5mg/kg;或每日2次,每次15—25mg/kg;严重感染时每日量可加倍,分4次服。百日咳患儿每次服10一12.5mg/kg,一日4次,疗程14天。参阅红霉素

不良反应

参阅红霉素。可起轻度损害.可肠道反应: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皮疹,药热,个病例有头痛,伪膜性结肠炎.量过大时可有耳鸣,听力损害.可致急性腺炎及粒细胞减少。

功能不全者慎用.该品可透过胎盘妊娠期慎用.该品可进入乳汁,授乳妇女慎用。

胶囊制品

:西医药物

药理作用在体水解,释放出红霉素而起抗菌作用。

动力

因无味,且在液中稳定,故可制成不同的剂型,供儿童和成人应用。

适应症

适应红霉素同。

用法用量

服:成人,1次O.25~0.5g,1日3~4次。小儿,1日量30~40mg/kg,分3~4次用;或下列案应用。体重45kg者,成人量。

注意事项

1、该品的毒性虽较无味红霉素为低,但由于体红霉素代谢和排泄的,故功能不全者仍应慎用。

2、红霉素可透过胎盘和进入乳汁虽毒性不大,但在妊娠期与哺乳均应慎用。

3、食物对该品的吸收影响不大,故可食后(或食前)服用。

4、其他参见红霉素

颗粒冲剂

:西医药物

药理作用

琥乙红霉素颗粒制

该品属大环酯类抗生素,为红霉素琥珀酸乙酯,在酸中较红霉素稳定。对葡萄球菌属(耐甲氧西林菌株除外)、各组链球菌和革兰阳性杆菌均具抗菌活性。奈瑟菌属、流感嗜杆菌、百日咳鲍特氏菌等也对该品敏感。该品对除脆弱拟杆菌和梭杆菌属以外的各种厌氧菌亦具抗菌作用。对军团菌属、胎儿菌、某些螺旋体、肺炎支原体、立克次体属和衣原体属也有抑制作用。该品系抑菌,但在高浓度时对某些细菌也具杀菌作用。该品可透过细菌细胞膜,在接近供位(P位)与细菌核糖体的50S亚基成可逆性结,阻断转移核糖核酸(t-RNA)结至“P”位上,同时也阻断多肽链自受位(“A”位)至“P”位的位移,从而抑制细菌蛋白质成。该品为含矫味的颗粒;味甜而芳香。

动力

药品在肠以脂化物的式吸收

该品在肠道中以基质和酯化物的式被吸收,在体酯化物部分水解为碱。空服500mg后,0.5~2.5小时达药峰浓度,酯化物及碱二者的总浓度为15mg/L,游离碱为0.6mg/L。吸收后除液和组织外,广泛分布于各组织和体液中,尤以胆汁中的浓度为高,在组织中的浓度可高出药浓度数倍,在胆汁中的浓度可达药浓度的10~40倍以上。在皮下组织气管分泌物中的浓度也较高,中浓度与药浓度相仿;在胸、腹水、脓液等中的浓度可达有效水平。

该品有一定量(约为药浓度的33%)进入前列腺精囊中,但不易透过屏障,膜有炎症时液中浓度仅为药浓度的10%左右。可进入胎和排入母乳中,胎儿药浓度为母体药浓度的5%~20%,母乳中药物浓度可达药浓度的50%以上。表观分布容积为0.9L/kg。蛋白结率为70%~90%。游离红霉素代谢,T1/2为1.4~2小时,无尿患者的T1/2可延长至4.8~6小时。红霉素要在中浓缩和从胆汁排出,并进环,约2%~5%的服量自小球滤过排出,尿中浓度可达10~100mg/L。粪便中也含有一定量。液透析或腹膜透析后极少被清除,故透析后无需加用。

适应症

1、该品作为青霉素过敏患者治疗下列感染的替代用药: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所致的急性扁体炎、急性咽炎鼻窦炎;溶血性链球菌所致猩红热、蜂窝织炎白喉白喉带菌者;性坏、炭伤风放线菌病梅毒;李斯特菌病等。

2、军团菌病。

3、肺炎支原体肺炎

4、肺炎衣原体肺炎

5、衣原体属、支原体属所致泌尿生殖系感染。

衣原体性结膜炎表现

6、沙眼衣原体结膜炎

7、厌氧菌所致的口腔感染。

8、空肠肠炎

9、百日咳

10、湿热复发、感染性膜炎(湿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及口腔、上呼吸道医疗操作时的预防用药(青霉素的替代用药)。

用法用量

服,成人一日1.6g,分2~4次服用。军团菌病患者,一次0.4~1.0g,一日4次。成人每日量一般不宜超过4g。预防链球菌感染,一次400mg,一日2次。衣原体或溶脲脲原体感染,一次800mg,每8小时1次,共7日;或一次400mg,每6小时1次,共14日。小儿,体重一次7.5~12.5mg/kg,一日4次;或一次15~25mg/kg,一日2次;严重感染每日量可加倍,分4次服用。百日咳患儿,体重一次10~12.5mg/kg,一日4次,疗程14日。

不良反应

1.服用该品后发生毒性反应者较服用其他红霉素为多见,服药数日或1~2周后患者可出现乏力、恶心呕吐腹痛、皮疹、发热等。有时可出现黄疸功能试验显示淤,停药后常可恢复。

2.肠道反应有腹泻恶心呕吐、中上腹痛疼痛、纳减退等,其发生率与量大小有

3.大量〈≥4g/日〉应用时,尤其疾病患者或老年患者,可能听力减退要与药浓度过高(>12mg/L)有,停药后大多可恢复。

4.过敏反应表现为药物热、皮疹、嗜酸粒细胞增多等,发生率约0.5%~1%。

5.偶有律失常,口腔阴道念珠菌感染

对该品或其他红霉素过敏者、慢性病患者、功能损害者及孕妇用。

注意事项

1、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用该品治疗时,至少需持续10日,以防止急性湿热的发生。

2、功能减退患者一般无需减少用量,但严重功能损害者该品的量应适当减少。

3、用药期间定期检查功能。

4、患者对一种红霉素过敏或不能耐受时,对其他红霉素也可能过敏或不能耐受。

5、因不同细菌对红霉素的敏感性存在一定差异,故应做药敏测定。

1、因出现毒性反应的可能性增加,故孕妇用。

2、由于该品有相当量进入母乳中,故哺乳期妇女慎用或暂停哺乳

相互作用

1、该品可抑制卡马西平和丙戊酸等癫痫药物的代谢,导致其药浓度增高而发生毒性反应。与阿芬太尼用可抑制后者的代谢,延长其作用时间。与阿司咪唑或特非那定等抗组胺药用可增加心脏毒性,与环孢素用可使后者药浓度增加而产生毒性。

2、该品与氯霉素林可酰胺类有拮抗作用,不推荐同时使用。3、该品为抑菌,可干扰青霉素的杀菌效能,故当需要快速杀菌作用如治疗膜炎时,两者不宜同时使用。

4、长期服用华法林的患者应用该品时可导致酶原时间延长,从而增加出的危险性,老年病人尤应注意。两者必须同时使用时,华法林量宜适当调整,并严密观察酶原时间。

5、除二羟丙茶碱外,该品与黄嘌呤类药物同时使用可使茶碱清除减少,导致茶碱浓度升高和(或)毒性反应增加。这一现象在用6日后较易发生,茶碱清除的减少幅度与该品清峰值成正比。因此在两者用时和用后,黄嘌呤类药物的量应予调整。

6、该品与其他毒性药物用可能增强毒性。

7、大量该品与毒性药物用,尤其功能减退患者可能增加毒性。

8、与洛伐他汀用时可抑制其代谢而使浓度上升,可能起横纹溶解;与咪达唑仑三唑仑用时可减少两者的清除而增强其作用。

C37H67NO13计算(1)0.05g(5万单位)(2)0.1g(10万单位)(3)0.125g(12.5万单位)(4)0.25g(25万单位)

分散片

要成分及其化称为:琥乙红霉素红霉素琥珀酸乙酯),分子式:C43H75NO16,分子量:862.07,

该品为无味的白色

忌症:

严重功能损害者及对该品过敏用。

注意事项:

3、用药期间定期随访功能。

5、因不同细菌对红霉素的敏感性存在一定差异,故应做药敏测定。

6、对诊断的干扰:该品可干扰Higerty法的荧光测定,使尿儿茶酚胺的测定值出现假性增高。清碱性磷酸酶、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测定值均可能增高。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因出现毒性反应的可能性增加且该品可透过胎盘,故孕妇慎用。由于该品有相当量进入母乳中,故哺乳期妇女慎用或暂停哺乳

9、该品可阻挠性激素类的肠环,与避孕用可使之降效。

琥乙红霉素图册 琥乙红霉素图册

药物检查

溶出度取该品,照溶出度测定法,以0.1mol/L盐酸溶液为溶,转速为每分钟50转,依法操作,30分钟时,取溶液适量,滤过,必要时可稀释。另取琥乙红霉素标准品适量,用0.1mol/L盐酸溶液制成每1ml中约含110个红霉素单位的溶液。密量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ml,置25ml试管中,加0.1mol/L盐酸溶液3ml,摇匀,加13.5mol/L硫酸溶液5ml,混匀,30分钟后,照分光光度法,在483nm的波长处分测定吸收度,两者吸收度比值计算每溶出量,限度为标示量的80%,应符规定。

药物鉴

1、取该品的细粉适量(约相当于琥乙红霉素5mg),照琥乙红霉素项下的鉴(1)项试验,显相同的反应。

2、取该品的细粉适量,加丙酮制成每1ml中含4mg琥乙红霉素的溶液,滤过,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照琥乙红霉素项下的鉴(2)项试验,显相同的结果。

含量测定

取该品10密称定,研细,密称取适量(约相当于红霉素0.1g),用乙醇40ml分次研磨使琥乙红霉素溶解,并用磷酸盐缓冲液(pH7.8)制成每1ml中约含1000单位的溶液,摇匀,静置,密量取悬浮液适量,照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红霉素项下测定。

使用说明

琥乙红霉素颗粒【英文称】

erythromycin ethylsuccinate granules

要成分】

本品要成份为:琥乙红霉素红霉素琥珀酸乙酯)

【用法用量】

温水冲服,一次1袋,一日2次。

【注意事项】

1.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用本品治疗时,至少需持续10日,以防止急性湿热的发生。2.功能减退患者一般无需减少用量,但严重功能损害者本品的量应适当减少。3.用药期间定期检查功能。4.患者对一种红霉素过敏或不能耐受时,对其他红霉素也可能过敏或不能耐受。5.因不同细菌对红霉素的敏感性存在一定差异,故应做药敏测定。

忌症】

对本品或其他红霉素过敏者、慢性病患者、功能损害者及孕妇用。

【作用类

本品属大环酯类抗生素

【贮藏法】

遮光,密封保存。

过敏案例

病例资料

例1:患者,女,20岁。于2004年1月16日因头痛咽喉肿痛1天来我科就诊。查体:部充,双侧扁体Ⅰ°肿大,T37.5℃。治疗:琥乙红霉素每次0.25g2,每日3次,连续服药3天,咽喉肿痛消失,患者便自动停药。停药次日,患者上眼睑出现点状红疹,手指压下即褪色,伴有瘙痒,局部外用皮炎平治疗,3天皮疹消失。2个月后,患者因齿冠周炎又自服琥乙红霉素量、用法同前,服药次日,上眼睑再度出现红疹,小米粒大小,密集,其大小均匀,边缘清楚,逐渐波及到前胸、上肢,压之不褪色,有的融,奇痒,又来就诊,因没有同服其它药物,考虑是对琥乙红霉素过敏。治疗:立即停服该药,静注痒苦乐民10ml、维生素C1.0g,同时服用息斯敏3mg,qd,连续抗过敏治疗3天,皮疹减少,7天消失。

例2:患者,女,24岁。于2004年6月3日因咽喉肿痛2天自服琥乙红霉素0.25g2,服药40min后出现剧烈头痛心慌、出汗、恶心、全身酸痛、四肢无力,逐来我科就诊。查体:T37.2℃,P92次/min,R18次/min,BP95/60mmHg。律齐,电图、电图正常,神经系统无异常,部充,右侧扁体肿大。患者在服用琥乙红霉素前,未服用其它药物,也未接触特殊物品或食用特殊食品,故考虑是对琥乙红霉素过敏。治疗:立即停服该药,服安痛2下含化倍他乐克25mg,苯海拉明20mg、地塞米松5mg,静滴5%GS250ml、维生素B6200mg、维生素C2.0g,治疗2h后,上述症状缓解。

专家讨论

琥乙红霉素大环酯类抗生素,为红霉素琥珀酸乙脂,对葡萄球菌属、各组链球菌和革兰阳性杆菌均具有抗菌活性,对肺炎支原体、立克次体也有抑制作用。

1、抗菌谱广,用药面宽,尤其适用于对青霉素过敏及耐药的患者。

2、疗效确切,起效迅速,特是对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

3、使用安全,在酸中稳定;不良反应以肠道反应较为多见;过敏反应少见,过敏发生率为0.5%~1%,表现为药物热、皮疹等。

2例患者均为青年女性,既往体健,有单用琥乙红霉素治疗史,既往无药物过敏史及慢性疾病史。例1患者初次服用琥乙红霉素面部出现皮疹误认为是化妆品过敏,再次服用皮疹加重,才考虑到是对琥乙红霉素过敏;例2患者服用琥乙红霉素后迅速出现剧烈头痛心慌、出汗、恶心、全身酸痛、四肢无力等不良反应,实属少见。以上2例患者出现的过敏反应值得临床医生在应用琥乙红霉素时多加以注意。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岗梅根 (中药)

下一篇 阿奇霉素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