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老年挛缩

挛缩是指肉或关节长期处于痉挛状态(spasticity)或某种特定位置,致使肉萎缩,关节和固定,进而造成机体功能障碍和产生局部疼痛。由于病因系,挛缩以老年人多见,且常发生于肢体及其附近关节,是影响疾病康复和降低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原因。医保疾病:否患病比例:0.005%易感人群:老年人传染式:无传染性并发症:脊髓萎缩就诊科室:小儿养保健科 儿科治疗式:对症治疗 ......
目录

基本介绍

医保疾病:否

患病比例:0.005%

易感人群:老年人

传染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脊髓萎缩

就诊科室:小儿养保健科 儿科

治疗式:对症治疗 药物治疗 理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82天

治愈率:40%

病因

运动神经元疾病(30%)

大脑皮质运动区到皮质脑干束,皮质脊髓束,再到脊髓前角的α运动神经元及锥体外系的病变,均可致痉挛性瘫痪治疗后,一部分患者恢复,一部分发生挛缩,要见于以下疾病:

管病:梗死,网膜下腔出管畸等,一般来说,急性管病后于2周末即可发生挛缩。

②占位性病变:脊髓,外肿椎间盘突出症肥大性椎炎等。

③炎症:各种炎,脊髓炎及寄生脑病

④损伤:挫裂伤,硬膜外(下)肿,脊髓损伤。

脱髓鞘疾病:多发性硬化神经脊髓炎等。

脊髓管病:脊髓脊髓动脉成,椎管

⑦锥体外系疾病:帕金森病扭转痉挛等。

阵发性痉挛(10%)

多见于低钙抽搐及自发性肉痉挛,后者发生于比较健康的中老年人,表现为休息(尤夜间睡眠时)或轻度活动时出现小腿或足部肉突发的痛性收缩或强力屈,除非频繁发作,阵发性痉挛多不起挛缩和肢体功能障碍。

湿及类湿关节炎(30%)

由于关节的活动障碍及周围结缔组织炎症,使纤维增生及肉受损,关节挛缩变,多见于膝关节,其他关节亦可发生。

骨折(20%)

一切骨折都可发生挛缩,不仅是石膏固定的骨折部位,正常部位在长期卧床后也容易发生挛缩。

Volkman挛缩(10%)

由于肘或前组织坏死起的手及腕的挛缩畸,为上肢创伤并症。老年性挛缩是因肉或群以及关节持续处于痉挛状态或某种特定位置致使肉萎缩,关节和固定,进而造成机体功能障碍。

预防

尽早进动或被动运动及适当的功能锻炼,将关节,肢体放于一定位置并及时更换体位;应用药物,理疗或关节功能牵等措施减轻机体疼痛;这些法是阻止挛缩发生的重要措施,一般来说,只要指征掌握得当,早期进运动疗法对原发病不会有影响。

并发症

可并发萎缩,关节关节周围韧带纤维化,软组织结构破坏,关节间隙出现桥活动受限。

常见症状

1.肉痉挛及萎缩

肉或群间断或持续的不随意收缩,造成肉间结缔组织纤维增生;限制肉活动,使肉处于被动缩短或固定于痉挛性缩短位;加上肢体环不良及活动性下降,致使肉的失用性及养不良性萎缩,因下肢的伸占优势,故下肢挛缩时,肢体处于伸展状态;相反,上肢挛缩时即处于屈状态。

2.关节及固定

由于病人将肢体放置于最舒适位置或不能自活动,加上痉挛肉的牵拉,造成关节周围韧带纤维化,结缔组织纤维增生,软组织结构破坏,关节间隙出现桥,最终致关节性挛缩及变,固定,关节活动度(ROM)缩小。

3.笨拙的痉挛性运动或少动

肉挛缩及关节,固定,肢体活用性降低,运动减少或只有简单的移动及笨拙的痉挛性运动,同时,由于疾病本身或理因素的影响,老年病人往往不愿活动患肢,甚至拒绝被动运动而延缓康复进程。

4.肢体疼痛

原发病及挛缩均可致肢体疼痛阵挛,增加病人痛苦,使患者更不愿活动患肢而影响其功能的恢复。

检查

一般象正常。

X线检查,关节

诊断鉴别

标准

据病史,症状,体征,挛缩容易确诊,但挛缩的发生受病因,个体差异,预防措施等多影响,挛缩的程度亦有不同,临床上痉挛程度,将挛缩分为三级:

①轻度挛缩:快速被动活动关节至该关节正常ROM的后1/4才感觉疼痛及阻力。

②中度挛缩:快速被动活动关节至该关节正常ROM的1/2就有疼痛及阻力。

③重度挛缩:快速被动活动关节至该关节正常ROM的前1/4就有疼痛及抵抗。

萎缩尚有神经源性萎缩及源性萎缩;前者由下运动神经元病变起,后者由管病变或机械损伤致纤维炎症或缺损。

病因及临床症状,体征的不同,可与挛缩相鉴

治疗预后

(一)治疗  

1.原发病治疗

原发病治疗包括:

①使用扩管及神经养药物,定期进液稀释治疗,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②积极抗湿及消炎镇痛,延缓或阻止关节及周围结缔组织纤维增生。  

2.减轻痉挛,促进功能恢复  

(1)温热疗法:包括热、红外线照射、微波热疗及温水疗等。这些措施可利用热效应抑制痉挛,降低张力,减轻疼痛起的反射性紧张。  

(2)运动疗法:  

①牵张治疗:  

A.空手牵张:用手将患肢牵拉30s至数分钟后松。  

B.支撑体重牵张:扶患者站立20min左右再卧下,要锻炼大、小腿肉。  

C.夹牵张:用特制夹固定患肢或关节,持续数小时后撤除。  

D.关节功能牵:在适当姿势下固定关节一端,另一端以适当重量间断牵拉。这些治疗均可通过抑制紧张状态而达到治疗的。  

②四肢末端摇摆运动:将肢体置于松弛位,反复摆动四肢末端,缓解手足部痉挛。  

③姿势反射:体位变化起的姿势反射可作为抑制痉挛状态的手段。从仰卧到俯卧可抑制伸痉挛,相反,则抑制屈痉挛。  

振动及推拿按摩治疗:给痉挛的拮抗以振动,增加拮抗兴奋性,反过来则抑制了痉挛。  

(3)电反馈电刺激疗法:  

①应用电生物反馈电刺激仪或电针使肉强烈收缩,撤除刺激后肉痉挛可得到数小时缓解。  

皮高频抑制脊髓运动前,适用于胸以下范围的挛缩。  

(4)药物疗法:  

①抗痉挛及镇痛药物:地西泮(安定)、苯妥英、卡马西平维库溴铵(妙纳)、氯唑沙宗等。  

②封:2%苯酚加0.25 NaCl封神经干和运动点。此法疗效好,但可无力及增加疼痛等副作用。  

穴位注射:10%当归川芎注射液,每1~2ml。  

(5)手术疗法:使用矫器或夹,预防及矫正肢体挛缩和关节。  

3.促进肉再生:应用神经养药物(维生素B1、B12、谷氨酸神经苷脂、神经生长因子等),配中药养治疗,促进受损神经的恢复及肉再生。  

4.理治疗  

(1)精神支持疗法:通过交谈倾听患者诉,表示同情与理解,给予鼓励与安慰。调动患者的自我调能力,树立战胜疾病的信,改变由机体疾病及挛缩起的自身病态反应,让患者在治疗中起导作用。  

(2)为疗法:对部分固执、依赖性强的患者,采取放弃医疗保护,明确指出不执医嘱的严重后果;对患者要严格,使其理对医嘱只有服从,让患者配做好治疗。  

(二)预后  

老年挛缩轻者影响生活质量,重者可造成不良后果。

护理

1、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长期出现精神紧张、焦虑、烦、悲观等情绪,会使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平衡失调,所以需要保持愉快的情。

2、生活制注意休息、劳逸结,生活有序,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对预防疾病有很大的帮助。做到饭有规律,生存起居有常、不过度劳累、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理膳食可多摄入一些高纤维素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养均衡,包括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等必需的养素,荤素搭配,食物品种多元化,充分发挥食物间养物质的互补作用。

饮食保健

据不同的症状,有不同情况的饮食要求,具体询问医生,针对具体的病症制定不同的饮食标准。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