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桂木根

桂木为桑科植物桂木,味辛,性微温,用于健脾;祛脘不舒,食欲不振湿痹痛,跌打损伤。1.乔木,高达10m,全株有乳汁。树皮暗紫色,成薄剥落;小被略紧贴的柔毛。互生,2列;叶柄长l-2.2cm,有短毛;托叶线形或狭三角,长约2mm,被毛,落后有疤痕;叶片或倒卵状长,长7-22cm,宽3一8.5cm,先端渐尖或短渐尖,基部楔形全缘,嫩常为羽状浅裂,上面......
目录

形态特征

1.乔木,高达10m,全株有乳汁。树皮暗紫色,成薄剥落;小被略紧贴的柔毛。互生,2列;叶柄长l-2.2cm,有短毛;托叶线形或狭三角,长约2mm,被毛,落后有疤痕;叶片或倒卵状长,长7-22cm,宽3一8.5cm,先端渐尖或短渐尖,基部楔形全缘,嫩常为羽状浅裂,上面无毛有光泽,下面密被灰白色短绒毛;例7一9对,与细脉交织成网面突起。单性,雌雄同株雄花序单个腋生,倒卵形或棒状,长1.5-2cm,直径1-1.5cm,总花梗长1-2cm,被浅灰色短柔毛;雄花花被4,分离,线形或匙,长1mm,密被微柔毛;雄蕊1,丝长花药果近球,直径3-4cm,黄色,干时褐色,被短毛,表面有不明显、宿存的乳状突起,萼片近轴部分分离,结果时约12枚;果柄长3.5-6.5cm,被短柔毛。期春末夏初,果期秋季。

2.桂木与白佳木的区在于:叶片或卵状长,先端钝或短渐尖。果直径达5cm,鲜时红色,干后褐色,被绒毛;种子10-15颗。

产地分布

1.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2.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生态环境

1.生于低海拔的温暖山区、路旁、林缘或疏林中。

2.生于低海拔的山地、林缘,多栽培

药用价值

归经

【功效】健脾;祛

治】脘不舒;食欲不振湿痹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服:汤,15-30g;浸酒服外擦,或水冲甜服。

【出处】《 中华本草》

采收和储藏

全年均可采,洗净,切,晒干。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桂枝

下一篇 桂木干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