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桂木干

【异】狗果(《岭南采药录》),胭脂公(广州部队《常用草药手册》)。【来源】为桑科植物桂木果实。【考】出自《广东中药》Ⅱ。《岭南采药录》:白桂木,入药用其亦可。【植物态】桂木,又:红桂木乔木,高达15米,秃净或幼略被柔毛。互生,革质,或倒卵状,长7~15厘米,宽3~7厘米,先端短渐尖而钝,基部楔尖或阔楔尖,全缘,两面均秃净,上面揽绿色,光亮,下面......
目录

简介

【异】狗果(《岭南采药录》),胭脂公(广州部队《常用草药手册》)。

【来源】为桑科植物桂木果实

【考】出自《广东中药》Ⅱ。《岭南采药录》:白桂木,入药用其亦可。

植物态】桂木,又:红桂木

乔木,高达15米,秃净或幼略被柔毛。互生,革质,或倒卵状,长7~15厘米,宽3~7厘米,先端短渐尖而钝,基部楔尖或阔楔尖,全缘,两面均秃净,上面揽绿色,光亮,下面色略淡,或同色,或褐色侧脉约7对;叶柄长8~12毫米,秃净。单性,同株;雄花序单生于,具短柄,倒卵形,长6~8毫米,外面被小柔毛,花被2~3,雄蕊1,直立;雌花花被管状,下部埋藏于总轴,子房直。肉质果,近球,直径2~3厘米,幼时被锈色小柔毛,熟时近秃净,平滑,黄色红色期4~5月。

栽培。分布广东、广西。

【采集】秋季采收,切晒干。

【药材】干的肉质果,近球,直径2~3厘米,果柄粗短。外表皱缩,灰绿色至褐色,有的被锈色柔毛。商品多切成厚约0.3~1厘米的厚,断面果肉部多为花被成的肥厚肉质体,呈浅棕色至棕褐色瘦果多数,心脏卵形,细小,黄棕色,埋藏于肉质体微,味酸稍甜。

广东、广西。

同属植物白桂木的果实亦同等入药。白桂,下面被白色小茸毛,网明显;雄花长12~16毫米;果具长柄,直径约1.5厘米,被柔毛。

分布云南广东、广西等地。

【功效分类】生津

性味】广州部队《常用草药手册》:"酸,平。"

功用主治

生津化痰。治热渴,咳吐血,衄痛,食欲不振

①《岭南采药录》:"消食,敛及止咳。"

②《广东中药》Ⅱ:"止咳除。"

③《广西药植录》:"生津止咳,助消化。"

④广州部队《常用草药手册》:"清热,收敛止。治肺热吐血,衄痛;酸缺乏,食欲不振。"

用法与用量

服:汤,0.5~1两。

"hasImageCarousel":null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桂木根

下一篇 苯唑西林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