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桂皮紫萁

桂皮紫萁,中药。为紫萁植物分株紫萁OsmundacinnamomeaL.的。分布于西南及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福建台湾等地。具有清热解毒,止驱虫利尿之功效。用于痄腮,流感,痢疾鼻衄崩漏外伤钩虫病蛲虫病,小便不利。。味苦,性微。入肝经清热解毒,止驱虫利尿。用于痄腮,流感,痢疾鼻衄崩漏外伤钩虫病蛲虫病,小便不利。1、治流感:分株紫萁30g,......
目录

入药部位

性味

味苦,性微

归经

肝经

功效

主治

用于痄腮,流感,痢疾鼻衄崩漏外伤钩虫病蛲虫病,小便不利。

相关配伍

1、治流感:分株紫萁30g,大青15g。服。

2、治痢疾:分株紫萁30g,地锦草15g。服。

3、治桂皮紫萁炭研末,每服3g,每日2次。

4、治功能性子宫:分株紫萁30g,乌贼12g。研末,每服3g。(1-4出自《中国药用孢子植物》)

用法用量

服:汤,10-30g;或炭研末,每次3g,每日2-3次。外用:适量,研末调涂。

采集加工

春、秋季采收,洗净,除去须根叶柄,晒干。

形态特性

陆生蕨类植株高50-100cm。粗短或具粗肥轴。丛生,二型;柄禾秆色,干后淡棕色,长20-40cm;叶片二回羽状深裂,长或狭,长35-60cm,宽12-24cm;羽片12-20对,近对生,无柄,基部有关节,线状披针披针,长8-12cm,宽1.2-2.4cm;裂12-14对,长,长约1cm,宽约4-6mm,全缘,纸质,幼时有淡棕色绒毛;中脉明显,侧脉二叉分枝孢子柄长24-40cm;叶片二回羽状,长20-40cm,宽3-4cm;羽片12-14对,紧缩成线形面密被暗棕色孢子囊。

生长环境

生于沼泽地或潮湿山谷。分布于西南及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福建台湾等地。

药材性状

呈纺锤或不规则的长球,稍弯,长10-15cm。直径4-8cm,表面棕褐色,密被斜生的叶柄残基及须根叶柄残基呈扁,两边具状翅,翅易落;质坚硬,断面呈新月或扁,可见马蹄维管束,在维管束面及两侧各有一群厚壁组织状翅中央的厚壁组织为点状。微,味微涩。

相关论述

《中国药用孢子植物》:“用于流感、气管炎、痢疾功能性子宫与小便不利。”

"hasImageCarousel":null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抗生素

下一篇 青霉素类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