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伏牛花

伏牛花 伏牛(拉丁:Damnacanthus indicus,:绣针),茜草科虎刺属植物。它为具刺灌木,高0.3~1米,具肉质链珠状下部少分枝常大小对相间,花萼钟状,绿色或具紫红色斑纹,核果红色,近球期3-5月,果熟期冬季至次年春季。它分布于中国、印度日本等地,生长于山地和丘陵的疏、密林下和石灌丛中。具刺灌木,高0.3-1米,具肉质链珠状下部少分枝,上部密集多回......
目录

形态特征

虎刺具刺灌木,高0.3-1米,具肉质链珠状下部少分枝,上部密集多回二叉分枝,幼嫩密被短粗毛,有时具4棱,托叶腋常生1针状刺;刺长0.4-2厘米。常大小对相间,大长1-3厘米,宽1-1.5厘米,小长可小于0.4厘米,卵形心形端锐尖,边全缘,基部常歪斜,钝、平或心形中脉上面隆起,下面凸出,侧脉极细,每边3-4条,上面光亮,无毛,下面仅处有疏短毛。叶柄长约1毫米,被短柔毛;托叶叶柄间,初时呈2-4浅至深裂,后合生成三角或戟,易落。两性,1-2朵生于腋,2朵者花柄基部常合生,有时在腋可6朵排成具短总梗的聚伞花序花梗长1-8毫米,基部两侧各具苞片1枚;苞片小,披针线形

花萼钟状,长约3毫米,绿色或具紫红色斑纹,几无毛,裂4,常大小不一,三角或钻,长约1毫米,宿存;花冠白色管状漏斗,长0.9-1厘米,外面无毛,面自部至冠管上部密被毛,檐部4裂,裂,长3-5毫米;雄蕊4,着生于冠管上部,丝短,花药紫红色,藏或稍外;子房4室,每室具胚珠1颗,花柱或有时藏,部(3-)4(-5)裂。核果红色,近球,直径4-6毫米,具分核(1-)2-4。期3-5月,果熟期冬季至次年春季。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印度(北部)和日本;在中国分布于西藏云南贵州四川、广西、广东湖南、湖北、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等省区。生长于山地和丘陵的疏、密林下和石灌丛中。在中国四川的江河沿岸的灌木林、次竹林边比比皆是。喜欢温暖湿润、半荫的环境。虎刺

繁殖栽培

繁殖

扦插

虎刺的扦插繁殖时间,中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宜在春季的4-5月,或秋季的9-10月。扦插前选择大小适宜的土陶盆,装上疏松透的山泥土和细砂土,上盆前要充分翻晒,进紫外线杀菌消毒,保插后成活。虎刺的扦插技术比较简单。首先挑选头年生长健壮的半木质化的条,以3-4个节间的长度剪下,大约有2.5-3厘米长,剪去插穗基部1-2对小叶片,保留端两对叶片。插穗剪好后,为了生快,成活率高,可用0.01%的萘乙酸水溶液,将基部浸泡12-24小时。扦插时,为了造型需要,可以斜插,先用柴梗或细竹签斜向打孔,插上后封土压实,插入土壤深度,以地上部分出两即可,再用细孔喷壶喷一次透水。最好盆上覆盖白色玻璃,置于室外阴凉通处。秋季扦插的冬季要入温室越冬,保护幼苗嫩不受冻害。虎刺扦插成活后,过3-4年的养护,便可结果,株也基本长成。

分株

分株时期一般在春季或秋季,可全株掘起分成数株,也可从际一侧挖出幼株分离栽植。

栽培技术

养护管理

虎刺原来生长在山野林间,特是喜欢湿润荫的环境。所以,上山挖回的苗木,要使它尽量不失水分,同时要选在候稳定、降雨量多、空湿润的清明,或者秋雨绵绵的处前后,用原生长地的山泥土栽培。因为虎刺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8-25℃,所以清明、处这两个时间,都是虎刺生长的旺盛生长期,栽培后成活率高。

栽培虎刺的土壤,要比一般卉讲究一点,最好使用原生长地的腐土、山泥土和菜园土,pH值在5.5-6.5之间,土壤一定要堆腐发酵,再通过曝晒、整细过筛,才能用来栽培虎刺。凡是过驯化培育的虎刺,都可直接栽于观赏盆中,浇透水后,置于阴凉通处,初期向面喷水,成活后再置于搭光照处莳养。因为,虎刺初夏,需要进有效的作用,积累养分,为、挂果打好基础。同时,要加强肥水管理,初期可用稀薄的液体肥料,每十天半月追施一次,使小苗健壮生长。特是3-4月,要多施磷钾肥料,必要时喷施2-3次0.3%的磷酸二氢钾,促使虎刺花芽分化,促使盆栽苗木干粗壮,茂,多果多。虎刺生长,特喜欢土壤湿润,但怕盆长期积水,因为水分过多也会烂。虎刺怕烈日曝晒,因此,夏季要遮荫,平时在盆周围水,增加空湿度,莳养者在整个莳养过程中,都应该注意这些问题。

制作盆景

苗木采集:刚从山野林间采集的虎刺,不宜马上用来制作盆景,需要进养坯,一般过一年的驯化养护,待发出须根后才能上盆制作。中国成都地区的农,一般在秋季绵雨天,便可上山采集虎刺,选准苗株后,要细挖取,因为山间生长的虎刺,须根很少,直较长,所以,操作时要特注意,保护好根系。对地上部分要认真修剪,剪去大部分枝权,去掉部分叶片,只留当年萌发的新即可,以减少水分发。最重要的是植株不能失水,可把挖取的幼苗,用苔藓包裹,塑料袋装上封,保持空湿度。

苗木处理:在山野林间采集虎刺,运回家后,也不要急于栽培,再作一次修剪,用细轻轻地把虎刺捆起来,放在与温基本接近的清水中浸泡,把虎刺从叶片以下的部全部浸泡在水中,浸泡时间大约24小时,待部充分吸足水分后,便可取出栽培

栽植:栽培时,最好使用原生长地的土壤,如果没有这样的土壤,可用微酸性的砂质土壤。虎刺的生活习性是喜荫湿润,栽培后除土壤保持湿润外,要常向面喷水,空相对湿度应保持在85-95%最好。但土壤中不能积水,过1-2年的莳养后,虎刺便根系发达,生长健壮,红果满。在春暖,便可上盆栽培制作盆景。

制作法:过驯化培育的虎刺,须根发达,干强健,树挺拔,繁茂,适宜制作各式各样的盆景。如虎刺丛林式盆景,可选十余株大小不等、高低错落、粗细适宜、姿态各异的虎刺,植于一长浅水盆中点缀山石,植上苔藓。如果要制作一盆“弯幽径”的虎刺盆景,可选态古怪,苍老奇特的虎刺,三五七株不等,植于瓷质浅水小盆中,再用小石子铺路,砂石作峦,造成起伏山景,配作湖池,疏林幽径,隐隐约约,葱翠可见。这便是一盆极富山林野趣的虎刺盆景。

主要价值

观赏:虎刺干刚健,树矮挺,状。虎刺既有巧玲珑的美态,又具参天大树的格。它“春华秋实”,赤橙黄绿青蓝紫,四时灿烂如春,常点缀于山水盆景中。

药用:肉质,药用有祛湿、活止痛之功效。虎刺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灶心土

下一篇 伏毛苎麻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