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子
基本信息
来源
风子:Semen Hydnocarpi Hainanensis
(英)Hainan Chaulmoogra Seed
为 大风子科植物 海南大风子Hydnocarpus hainanensis (Merr.) Sleum. 的种子。
植物形态 乔木。 叶互生,叶片薄革质,长椭圆形,具 侧脉7~8对,细脉网状,两面均凸出。花单性异株; 总状花序腋生; 雄花密集, 萼片4,花瓣4,肾状卵形,边缘具睫毛;雄蕊多数,花丝粗厚;雌花较雄花稍大,退化雄蕊多数, 子房卵圆形,密生黄色茸毛,1室,有5 侧膜胎座,几无花柱,柱头3。浆果球形,密被褐色毛,1室,有5侧膜胎座,几无花柱,柱头3。浆果球形,密被褐色柔毛。种子30~40,略呈三角形。花期4~9月,果期5~10月。
性状性味
性状: 种子略呈四面体,一面隆起,三面稍平坦;长1~2cm,宽0.5~1cm。表面灰黄 白色至灰棕色,有多数隆起的纵脉纹, 种脐位于种子的一端。种皮硬而脆,易碎。种仁不规则长卵形,外被暗紫褐色薄膜,具微细皱纹; 胚乳黑棕色, 子叶心脏形稍尖,色较浅。
药用资料
【来源】 大风子科 大风子属植物大风子Hydnocarpus anthelminticus Pierre ex Laness.和 海南大风子H. hainanensis (Merr.) Sleum.,以种子入药。夏季采成熟果实,取其种子洗净,晒干。 【制法】 大风子霜:取净大风子,去壳,碾碎,用吸油纸包裹,炕热或蒸热后,压榨去油,再研粉即得,可供内服。
【用法用量】 0.5~1钱。大风子霜多入丸、散剂用;外用大风子适量,研烂搽,或 烧存性麻油调搽。亦可榨取 大风子油搽患处。
【备注】 1)本品有毒,内服、外用常致恶心,呕吐,胸腹疼痛,严重者可出现 溶血,肾炎, 肝脂肪变性等病变。解救方法:洗胃,导泻,服活性炭。胸腹疼痛,可用镇痛剂,溶血可口服 硫酸低铁及注射卡古地铁,必要时输血。
(《本草衍义补遗》)
植物形态
分布越南、 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印度及东南亚其他地区。我国分布云南地区,台湾、广西有栽培。
药材
干燥的成熟种子,呈不规则的卵圆形,或多面形,稍有钝棱,长约1~2.5厘米,直径约1~2厘米。外皮灰棕色或灰褐色,有细纹,较小的一端有明显的沟纹。种皮厚而坚硬,厚约1.5~2毫米,内表面光滑,浅黄色或黄棕色,种仁与皮分离,种仁两瓣,灰白色,有油性,外被一层红棕色或暗紫色薄膜。气微,味淡。以个大、种仁饱满、色白、油性足者为佳。
医书记载
【炮制】大风子:拣净杂质,筛去灰土,用时捣碎,或除去种皮,取净仁。大风子霜:取大风子净仁,碾如泥,或碾碎蒸透,用吸油纸多层包裹,压榨,去尽油,研细过筛。
②《 本草原始》:"味甘,热。"
②《医林纂要》:"行痰,杀虫,劫毒。用霜,亦可劫 顽痰,行积水。"
【用法与用量】外用:捣敷或煅存性研末调敷。内服:煎汤,0.5~1钱;或入丸剂。
![]() | ![]() |
选方
①治大疯眉目遍身秽烂者: 大枫子肉1500克,防风、 川芎各500克, 蝉壳、羌活、细辛、 首乌、 独活、 苦参、 当归、 牛膝、 全蝎、 黄芪、薄荷各100克,白芷、狗脊、 牛黄、 血竭各25克。为末,米糊丸, 桐子大,每服十五丸,茶下,空心服,日进三次。(《 解围元薮》 大风丸)
②治大风疮裂:大风子 烧存性,和麻油、 轻粉研涂,仍以壳煎汤洗之。又治 杨梅 恶疮。(《岭南卫生方》)
③治一切疮疥脓肿等疮:大枫子肉;白矾(枯)各100克,真轻粉50克,为末。将 柏油六两和匀涂之。(《 疠疡机要》大枫子膏)
④治癣痒各疮:大枫子肉15克,土 硫黄10克, 枯矾5克,明雄黄10克。共为末,灯油调搽,(《 血证论》大枫丹)
⑤治风刺亦鼻:大风子仁、 木鳖子仁、轻粉、硫黄为末,夜夜水调涂之。(《纲目》)
临床应用
①治疗 麻风
大枫子仁历来是治疗瘤型麻风的有效药物,但由于辛、热、有毒,故临床上单独用 大枫子仁以治疗麻风者殊鲜。通常制成复方丸剂,如江苏地区所用的 麻风丸,浙江地区的扫风丸,广东地区的脾经丸、 疠风丸、防风 通经丸等,均有一定疗效。
② 治疗荨麻疹
大枫子1两, 大蒜5钱,捣烂,加水100毫升,煮沸约5分钟,涂搽患部。治疗50例,多数外搽1次即见效。
大枫子肉、 胡桃肉、 水银、茶叶各等分。先将茶叶与水银研合,大枫子肉与胡桃肉研碎,然后将4药混合研细,用麻油拌成糊状外用。每晨擦1次,治疗6例皆愈。但对汞剂有 过敏史者忌用。用药量宜少,多则引起皮炎,如已形成皮炎则应停药,用2%硼酸水冷湿敷,内服维生素B、C,注射钙剂,皮炎愈后仍可继续治疗,但药量应再减少。
不良反应及治疗
人应用后亦有产生头晕、头痛、 胸痛、噎感、周身不适、发热、软弱、失眠、食欲不振、腹痛及全身发热感。还能刺激肾脏,产生蛋白尿及管型。《本草求原》: 大枫子,须用纹银煎三日夜,去其浮油,以杀其毒,否则 燥痰而伤血。多服必致失明。《南方主要有毒植物》:大枫子及其油脂有毒。中毒症状:恶心,呕吐,胸腹痛,严重的可出现 溶血、肾炎、 肝脂肪变性等。解救方法:洗胃,导泻,服活性炭。对症治疗:胸腹痛可用镇痛剂;如有溶血,可口服 硫酸亚铁及注射 复方卡古地铁,必要时输血。
真假鉴别
真品大风子 外观呈不规则的卵圆形或多面形,稍有钝棱,长约1~2.5厘米,直径1~2厘米,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有细纹,较小的一端有明显的沟纹;大风子剖开后,内表面光滑呈浅黄色或黄棕色,种仁与种皮分离,种仁两瓣,灰白色,有油性,略呈蜡质,外被一层红棕色或暗紫色薄膜;气微,闻之无臭,口尝味淡。
伪品苦檀子 外观呈扁圆而略呈 肾形,着生在 荚果两端的种子,一面圆形,另一面平截,长约4厘米,厚约3厘米,表面为红棕色至黑褐色,有光泽,或带有灰白色的薄膜; 苦檀子剖开后,子叶有2片,肥厚呈角质样,易纵裂。脐点位于凹陷处,周围有不规则的突起,使子叶纵裂而不平;闻之亦气微,但口尝之味淡而后带窜透性的麻舌感。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 大风子油及所含 脂肪酸钠盐有很强的抗菌作用,而伪品苦檀子既不与大风子为同科植物,又不具有上述功效,故不可代替大风子使用,应用时要明辨真伪,以免贻误治疗。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