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大风艾

大风艾 艾(拉丁:Blumea balsamifera L. DC.),俗艾纳香,是菊科艾纳香多年生草本或灌木植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无危(LC)物种。黄褐色密柔毛;下部或长披针,上面被柔毛,下面被淡褐或黄白色密绢状棉毛;头状花序多数,花序梗被黄褐色密柔毛;瘦果,被密柔毛;期几乎全年。生于林缘、林下、河床谷地或草地上,海拔600-1000米。产自云南......
目录

形态特征

一年生多年生大草本或灌木,有时呈乔木状,全株密被黄白色绒毛,高达3米,具香直立,木质化,多分枝青白色。互生,短柄或无柄。叶片或椭披针,边缘具不整齐锯齿,上面绿色有短柔毛,下面密被银白色绒毛。4~5月头状花序较小,径约1厘米,排列成伞房状。瘦果有10棱,被绒毛,端有淡白色冠毛1轮。

尼泊尔鼠李 直立或藤状灌木无刺,幼被短柔毛,后落,小具多数明显的皮孔互生;叶柄长1.2-2cm,无毛;叶片厚纸质或近革质,大小异,小或卵,长2-5cm,宽1.5-2.5cm;大或椭状长,长6-17(-20)cm,宽3-10cm,先端,渐尖,基部,边缘具钝锯齿,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仅腋被簇毛。

腋生聚伞总状花序或下部有短枝的聚伞花序,长达12cm,花序轴被短柔毛;单性,雌雄异株。5基数;萼片长三角,先端尖,外被微毛;花瓣,先端钝或微凹,基部具爪,与雄蕊等长或稍短;雌花花瓣早落;有5个退化雄蕊;子房球,3室,花柱3浅裂至半裂。核果倒卵状球,长约6mm,基部有宿存的萼筒,具3分核。种子3颗,面有纵沟。期5-9月,果期8-11月。

生长环境

生于林边,林下或谷地的草地上。

生于海拔1800m以下的疏或密林中,或灌丛中。

主要价值

性味归经:辛、微苦,微温。

功能治:祛风消肿,瘀。用于感冒,湿关节炎,产后痛,痛经;外用治跌打损伤,疮疖肿,湿疹皮炎

用法用量: 0.5~1两;外用适量,鲜捣烂患处,或水洗。

大风艾备注:(1)本品为提制艾片(天然左旋龙,即冰片)的原料。【摘录】《全国草药汇编》

性味:苦;

功能治:清热解毒;祛湿毒蛇咬伤;水烫伤;跌打损伤;湿关节炎;类湿关节炎;湿疹;癣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捣或取汁搽。【摘录】《中华本草》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大风药

下一篇 大风子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