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靛根
基本信息
(《 生草药性备要》)
植物形态
木蓝 小 灌木,高50~80cm,罕更高。茎直立,小枝被银白色丁字毛。叶互生;叶柄长1.3~2.5cm;托叶小,锥形;奇数羽状复叶,长2.5~5cm,小叶对生,小叶9~13片,叶片卵状长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1.5~3cm,宽0.5~1.5cm,先端钝圆,有小尖,基部楔形,全缘,两面被丁字毛,叶平时常带蓝色。总状花序长2.5~5cm,通常腋生,无较叶为短,花疏生,有花约20朵;萼钟形,斜形,被银白色丁字毛,5齿裂;花冠蝶形,红黄色,长约0.4mm,旗瓣宽卵形至长圆形,外面有毛,翼瓣卵圆形,微与龙骨瓣相连,龙骨瓣匙形,爪上有距;雄蕊10,二体;子房无柄,花柱短,内弯,柱头头状。荚果线状圆柱形,直或稍弯,长约2.5~3cm,种子间有缢缩,外形似串珠,有毛或无毛。有种子5~10颗。种子圆形,长约1.5mm。
产地
化学成份
性味
苦;平
归经
功能主治
用法用量
木蓝
木蓝(Indigofera tinctoria)( 《本草图经》 ),亦作槐蓝、 马刺,是一种在热带及亚热带广泛生长,可作染料的豆科植物。它亦是中国传统服饰所使用的染料大成蓝所使用的颜色。 拉丁学名:Indigofera L.
英文名:Indigo
别名:槐蓝( 《本草拾遗》 ),大蓝、大蓝青( 《生草药性备要》 ),水蓝( 《岭南采药录》 ),小青、印度蓝( 《中国树木分类学》 ),青仔草、野青靛( 《福建中草药》 )。
药材来源:为豆科木蓝属植物木蓝Indigofera tinctoria L.,以叶或全株
化学成分:全草含靛甙,水解后生成3-羟基吲哚,此成分氧化生成靛败。种子含多糖。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防治流行性 乙型脑炎, 腮腺炎;外用治痈疖肿毒, 丹毒。
用法用量: 0.5~1两;外用适量,鲜叶捣烂绞汁涂患处。
落叶 灌木或多年生草本,常被丁字毛或单毛,稀无毛。奇数羽状复叶,稀3小叶或单小叶,小叶全缘,先端常有芒尖,托叶小,有刚毛状小托叶。总状花序腋生;萼5裂;雄蕊两体,药隔顶端常有腺体。果开裂。
约800种,分布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中国约100种。
所有种类: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