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藏报春

藏报春:Primula sinensisSabine ex Lindl.),多年生草本,全株被多细胞柔毛。稍粗壮。多数簇生;叶片轮廓阔卵,先端钝,基部心形或近截形,裂叶柄常带淡紫红色。花葶绿色或淡紫红色;花序每轮3-14苞片线形花梗长2-5厘米;花萼基部膨大成半球,果时增大,裂三角卵形花冠淡蓝紫色玫瑰红色;长花柱:冠筒花柱长近达冠筒;短花柱......
目录

形态特征

藏报春多年生草本,全株被多细胞柔毛。稍粗壮,有时具分枝多数簇生;叶片轮廓阔卵至椭卵形或近,长3-13厘米,宽2-10厘米,先端钝,基部心形或近截形,边缘5-9裂,深约达叶片半径的1/2,裂,每边具2-5缺刻状粗齿,鲜时稍厚,干时近膜质,中肋稍宽扁,侧脉3-4对,最下的1对基出;叶柄长4-15厘米,鲜时肥厚多汁,常带淡紫红色。

花葶高4-15(20)厘米,稍粗壮,绿色或淡紫红色;花序1-2轮,每轮3-14苞片线形至线状披针,长5-15毫米;花梗长2-5厘米;花萼长8-15(20)毫米,基部膨大成半球,直径7-10毫米,果时增大,直径达15-20毫米,5裂(栽培品种中有时10裂或具不整齐的裂齿),深约达全长的2/5,裂三角卵形花冠淡蓝紫色玫瑰红色,外面被柔毛,冠筒周围黄色部无环状附属物,冠檐直径2-3厘米,裂阔倒卵形,先端深2裂;长花柱:冠筒长10-11毫米,雄蕊近冠筒中部着生,花柱长近达冠筒;短花柱:冠筒长13-14毫米,雄蕊近冠筒着生,花柱长4-5毫米。

蒴果卵球,直径9-10毫米。期12月至翌年3月,果期2-4月。

产地生境

产于中国陕西南部(大巴山,《中国高等植物图鉴》误作太白山),湖北西部(宜昌三游洞),四川(峨眉山黑龙江)和贵州(安顺)。生长荫和湿润的石灰缝中,海拔200-1500米。

生长习性

性喜夏季凉爽、冬季温暖的候和湿润、通的环境。要求阳光充足,以中日照为宜。不耐,不耐高温,忌强阳光直射,不耐阴,稍耐旱,耐湿耐肥。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沙质壤土生长最好。

繁殖方式

播种

报春要采用播种繁殖,播种期可的需要而定,一般播后6个月左右便可报春种子寿命较短,以采种后立即播种为宜,或放在干低温条件下贮藏。播种多用浅盆,盆土用细的腐土、园土混培植,盆土整平以后,将种子拌上4倍细沙,均匀撒播于盆,然后用光滑木将土面轻轻压实,以利种子吸水和扎,不必覆土。播后连盆放水池中浸水,以待表土湿后取出,放置半阴处,1~2周发后移至有光线处。盆面加盖玻璃,以保持湿润。播种适宜温度为15~21℃,超过25℃发不良。

分株

分株繁殖在9月进,将越夏的二年生母株从盆中起出,扒子苗,然后分上盆,入在半阴处。

栽培技术

栽植

栽植一般作温室盆栽。当苗长出5-6时先移植入小盆中,待长出7-8时再移入大一点盆,径为15-17厘米的盆为宜。盆土选用腐土2份、园土3份、河沙1份混的培养土,再加入适量腐熟的厩肥和熟石灰,栽植不宜过深,否则易烂,以际与土平为准。定植时间最迟不迟于令其中期前的第90-100天。苗应选生长健壮、色好的苗。栽后浇水,置于阴凉处培养一段时间后再进入正常管理。

光照与温度

喜凉爽,忌高温是报春对温度的基本要求。适宜生长温度,白天20℃,夜间5-10℃。在12-22℃均能生长良好。温度过高植株生长缓慢,在较低温度下则色浓艳。在充分生长的条件下,进10℃低温处理,可促进花芽分化,在12℃温度环境中则放的时间更长。花芽分化后,在15℃温度条件下,只要保长日照,可提前,。夏、秋季要进遮荫或放在疏荫处,进降温,避免阳光直射,并保持通良好。冬季入低温湿室,温度保持在5℃以上。

浇水与施肥

初植苗要控制浇水,促进根系生长发育生长期要注意浇水,使盆土保持湿润偏干状态,不可过湿。如跟缺水出现叶片萎蔫,可先往叶片上喷水,再适量浇水。生长期每月施3-4次稀薄液肥,忌施浓肥,最好多施磷、钾肥,有利于多,色艳丽、施肥时,不要将液肥喷溅到上,若溅到上,应清水冲洗干净。

修剪

凋谢后应及时剪去花梗,摘除枯,加强管理,可延长期。

病害防治

花叶

危害症状:由黄瓜花叶病毒CMV起的全株性病害。症状叶片变小、畸,分布有暗绿色斑纹或黄化。染病植株,亦或也矮小畸,有斑纹。传染途径要由蚜和棉蚜传毒。传染源要为周围杂草感病病株。

防治法:首先要及时清除杂草,减少传染源。其次应及早防治蚜虫,消除传毒媒介。

褐斑病

危害症状:由半知菌亚门的链格孢菌类起。染病植株叶片上有褐色斑点。传染途径是分生孢子雨传播。

防治法:发病初期喷洒70%百菌清可湿性粉1000倍液等杀菌

灰霉病

危害症状:为报春的常见病害之一。植株感病后,整株黄化,枯死。该病要侵染叶片、嫩器等部位。多在叶尖叶缘处发生。发病初期叶片出现水浸状斑点,以后逐渐扩大,变成褐色并腐败。后期,病斑表面成灰黄色霉层。部感病后,病斑呈褐色,逐渐腐烂。器被侵染后也成为褐色,腐烂落。在潮湿的条件下,病部出现灰色霉层,这是该病的一大特征。该病以菌核在病残体和土壤越冬。温20℃左右、空湿度大时易发病。通过雨、工具、灌溉水传播。温室中冬末春初发病最为严重。

防治法:种植密度要理。注意通,降低空湿度。病、病株及时清除,以减少传染源。发病初期喷洒50%速克灵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1500倍液。最好与65%甲霉灵可湿性粉500倍液交替施用,以防止产生抗药性。

斑点病

危害症状要危害植株叶片。病情由植株下部向上部蔓延。病斑通常直径3至4毫米,褐色,严重时,病枯死,造成落。该病由报春柱格孢菌起。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座在病残体上越冬,种子也可带菌,成为第二年的初侵染源。该病要靠分生孢子随空及雨水传播。生长再侵染频繁。通常温暖多湿的天和偏施氮肥时,植株容易发病。一般7月始发病,8至10月流

防治法:选育抗病品种,加强肥水管理,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避免偏施氮肥。病害初期喷洒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加75%百菌清可湿性粉1000倍液,或1∶1∶100波尔多液。

细菌性斑病

危害症状:多在花托上发病。初期沿叶脉产生水浸状不规则病斑,以后黄化、变褐,病斑扩大,叶缘干枯。严重时自下枯死。

防治法:加强栽培管理,培育无病种苗,苗床土应消毒;温室应及时放,降低空湿度。及时清除病株残体。发病后用50%琥肥酸铜可湿性粉500倍液,或72%农用链霉素湿性粉4000倍液喷施。

铁黄

危害症状植株上部嫩首先失绿,而老仍正常。失绿叶片肉变黄,叶脉还保持绿色。严重时叶尖出现褐斑,甚至落。

防治法:盆土应选用富含质的壤土。在有机肥中混入硫酸亚硫酸锌等,可促使根系发育,增加吸能力。出现缺病状时,可喷施0.2至0.5%硫酸亚溶液,效果比直接施入土中要好。

主要价值

藏报春,边缘有羽状裂,叶柄长于叶片红色花葶高20-30厘米,具1-3层,常见的色有深红、橙红、白色等。并有各种色和重瓣的许多园艺品种,为著的温室卉。

植物文化

藏报春藏报春始载于《植物实图考》,云:藏报春,滇南圃中植之。蜀葵多尖叉,就,长柄肥柔。春初抽葶,如报春稍大,附下作苞,出苞上,一掌数层,一层四五苞,与报春同时而不如报春繁缛耐久,滇近藏,凡以藏者,异之也。以上所述态及附图特征,与今报春藏报春相同。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藏紫菀

下一篇 藏山药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