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斑鸠菊

斑鸠菊 斑鸠菊(:Vernonia esculenta Hemsl.),称鸡菊花、大藤菊、,是菊科斑鸠菊属灌木或小乔木斑鸠菊高2-6米,,多少具棱,具条纹,被灰色或灰褐色绒毛;具柄,硬纸质,长披针披针头状花序多数,径2-4毫米,具5-6个淡红紫色花冠管状瘦果淡黄褐色,近柱状;期7-12月。 产于四川西部和西南部、云南西北部、中部、广西西部等地,生于山坡阳......
目录

简介

  海拔:1000-2700

  中国植物志:74:018族中文斑鸠菊族

  族拉丁:Trib.VernonieneCass.

  亚科中文管状亚科

  亚科拉丁:CARDUOIDEAEKITAM.

  纲中文子叶植物

  纲拉丁:DICOTYLEDONEAE

  门中文被子植物

  门拉丁:ANGIOSPERMAE

  用途:据文献记载,此植物部可吃;可治伤。

形态特征

  灌木或小乔木,高2—6米。,多少具棱,具条纹,被灰色或灰褐色绒毛;具柄,硬纸质,长披针披针,长10—23厘米,宽3—8厘米,端尖或渐尖,基部楔尖,稀近,边缘具有小尖的细齿波状全缘侧脉9—13对,弧状向边缘,细脉网状,叶脉在下面明显凸起,上面暗绿色,稍粗糙,被乳头状突起,下面稍淡,特上被灰色密短柔毛或短绒毛,两面均有亮腺点;叶柄长5—20毫米,密被灰色短绒毛;头状花序多数,径2—4毫米,具5—6个,在端或上部腋排列成密或较密的宽花序花序梗细,长2—5毫米,或近无柄,被密绒毛;总苞倒锥状,径2—3毫米,基部尖,总苞少数,革质,约4层,卵状或卵状长或长,全部或上部暗绿色端尖或稍尖,具小尖头,面及边缘灰色短柔毛;花托小,具窝孔;淡红紫色花冠管状,长约7毫米,具腺,向上部稍扩大,裂线状披针端外面具腺;瘦果淡黄褐色,近柱状,长3毫米,稍具棱,被疏短毛和腺点;冠毛白色或污白色,2层,外层短,层糙毛状,长6—7毫米。期7——12月。

  同属植物约500种,常见栽培的还有紫霞菊(V.altissina)原产北美,紫色。糙斑鸠菊(V.aspera)坚硬的多年生草本,面粗糙,紫色,分布中国华南、西南、东南亚也有分布。夜香牛(V.cincrea),一年生草本,高20——80厘米,菱形,边缘有浅齿淡红紫色。分布于中国华南、西南、及东南亚。柳叶斑鸠菊(V.saligna)多年生草本,高约1米,具明显条纹,披针或倒披针,缘有锐齿,两面有黄褐色密毛,头状花序排成伞房状,紫色期春夏,多作一年生栽培,产东南亚及我国西南地区。

产地分布

  产于四川西部和西南部(泸定、康定、汉源、石棉、西昌、米易、盐源、九龙、普格、泸沾等)、云南西北部、中部、东部和南邮、贵州西南部、广西西部(百色、靖西、那坡、都安等)。生于山坡阳处,草坡灌丛,山谷疏林或林缘,海拔1000一2700米。

生长习性

  常生于向阳山坡、草地灌丛,或山谷疏林及林缘。喜光。对土壤要求不严,耐瘠薄。

园林用途

  斑鸠菊抗逆性强,期长,果小而繁多。在我国西南或南一些温高的地区,可作为园观赏树种,丛植或植均较适宜

本属概述

  Linn.,Sp.P1.836.1753;Benth.EtHook.F·,Gen.P1.2:224.1873;O.Hoffm.InEngl.EtPrantl·,Pflanzenf.IV.5:123.1889.直立草本,互生,具锯齿全缘,羽状头状花序小,有多数同,排列成疏伞房花序总苞钟状或半球总苞多层,覆瓦状排列,近质,具干膜质边缘,外层较短;花托平或稍凸起,无托毛。全部为结实两性花冠管状、淡紫色或淡红色,管部细,檐部钟状,上端5齿裂;花药端稍尖,基部有钝或花柱分枝

本族概述

  Cass.InBull.Sc.Soc.phil.4:66.1817;DC.Prodr.5:9.1836;O.Hoffm.InEngl.U.Prantl.,Pflanzenfam.IV5:120.1894.———VernoniaceaeBenth.EtHook.F.,Gen.P1.2:165,169.1873.草本,灌木,或稀乔木互生,全缘或有锯齿头状花序盘状,有同管状总苞通常多层,或稀2层,覆瓦状排列,草质,干膜质或革质,外层渐短;花托平或稍凸起,无毛或多少流苏状;两性,全部结果实花冠管状紫色,淡红紫或白色,极少金黄色,檐部钟状,具5裂花药端有附,基部2浅裂,,尖锐,或戟,稀具尾;花柱分枝通常细长,端钻或尖,外面被微毛,无附器;瘦果或稍扁压,具5-10条肋,或具4-5棱;冠毛状或膜片状,1或2,稀无冠毛。本族分两个亚族,即斑鸠菊亚族Subtrib.VernoninaeO.Hoffm,和地胆草亚族Subtrib.Lychnophorinae,O.Hoffm,本族在中国有5个属,分隶于上述两个亚族。

亚科概述

  Kitam.inMem.Coll.SC.KyotoImp·Univ.Ser.B.12:5.1937.——Tubulifl0raeDC.,Prodr.5:8.1836;Endlicher,Gen.P1.356.1838;O.Hoffm.InEngl.U.Prantl.,Pflanzenfam.IV.5:118.1894.头状花序全部为同两性的管状,或有异小花,中央状;植物无乳汁。

本科概述

  草本、灌木灌木,稀为乔木。有时有乳汁管树脂道通常互生,稀对生或轮生,全缘或具齿或分裂,无托叶,或有时叶柄基部扩大成托叶状;两性或单性,极少有单性异株,整齐或左右对称,五基数,少数或多数密集成头状花序或为短穗状花序,为1层或多层总苞组成的总苞所围绕;头状花序单生或数个至多数排列成总状、聚伞状、伞房状或锥状;花序托平或凸起,具窝孔或无窝孔,无毛或有毛;具托或无托萼片发育,通常鳞片状、刚毛状或毛状的冠毛花冠常辐射对称,管状,或左右对称,两,或状;头状花序盘状或辐射状,有同小花,全部为管状,或有异小花,即外围为雌花状,中央为两性的管状雄蕊4—5个,着生于花冠管上,花药向,合生成筒状,基部钝,锐尖,戟或具尾;花柱上端两裂,花柱分枝上端有附器或无附器;子房下位,合生心皮2枚,l室,具1个直立的胚珠;果为不裂的瘦果种子胚乳,具2个,稀1个子叶。本科约有1000属,25000—30000种,广布于全世界,热带较少。我国约200余属,2000多种,产于全国各地。菊科种类繁多,许多种类富于济价值,如莴苣、莴笋茼蒿菊芋等作蔬菜;向日葵、小葵子、苍耳种子可榨油,供食用或工业用;橡草和银菊可提取橡艾纳香馏制取冰片红花除虫菊为著的杀虫泽兰紫菀旋复花天名精茵陈蒿、艾、白术苍术牛蒡红花蒲公英等为重要的药用植物;此外,菊、翠菊、大丽菊、金光菊、金鸡菊以及许多种类,美丽鲜艳供观赏,全世界各地园均有栽培头状花序小花的构造以及植物有无乳汁等特征,本科分为两个亚科和13个族。本卷容包括管状亚科CarduoideaeKitam.的斑鸠菊族Vernonieae、泽兰族Eupatorieae和紫菀族Astereae,38个属,共260余种。

医药保健

  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拼音:BānJiūJú

  英文:EdibleIronweed

  豆腐渣树、聋朵树、鸡菊花炭树、藤菊

  来源

  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斑鸠菊的

  斑鸠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VernoniaesculentaHemsl.[V.papil-lasaFranch.]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洗净,切,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2700m的山坡阳处、草坡灌丛、山谷疏林或林缘。

  性味:味甘;涩;性凉

  功能治:清热解毒;生敛疮。阑尾炎;疮疖;

  用法用量

  服:汤,9-15g。外用:适量,研粉调

  各家论述

  《云南药用植物录》:用于阑尾炎、疮疖。:治疗伤。

  摘录:《中华本草》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暴马子

下一篇 斑鸠木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