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笔筒草

笔筒草 笔筒草(拉丁:Equisetum ramosissimum Desf.),为笔杆草、草、笔管草等,木贼木贼植物笔筒草直立、横走或斜升;侧较硬,柱状;孢子囊穗短棒状或端有小尖突。产于东北、蒙古、北京日本、朝鲜半岛等地,海拔100-3300米。可栽培供园林观赏,用作地被或固沙植物。具有清热、利尿、明退、祛止咳的功效。目赤肿痛、角膜云翳炎、咳嗽等。......
目录

形态特征

节节草中小型植物直立,横走或斜升,黑棕色疏生黄棕色长毛或光滑无毛。地上多年生一型,高20-60厘米,中部直径1-3毫米,节间长2-6厘米,绿色多在下部分枝,常成簇生状;幼的轮生分枝明显或不明显;5-14条,部弧,有一或有浅色小横纹;鞘筒狭长达1厘米,下部灰绿色,上部灰棕色;鞘齿5-12枚,三角,灰白色,黑棕色或淡棕色,边缘(有时上部)为膜质,基部扁平或弧,早落或宿存,齿上气孔带明显或不明显。侧较硬,柱状,有5-8条,上平滑或有一或有浅色小横纹;鞘齿5-8个,披针,革质但边缘膜质,上部棕色,宿存。孢子囊穗短棒状或,长0.5-2.5厘米,中部直径0.4-0.7厘米,端有小尖突,无柄。

生长习性

笔筒草草适应性强,习见于山坡、平原、干荒地、河床及草原等处,常组成大面积的单纯群落。喜凉爽较干燥气候,耐严,对土壤要求不严格,砂质壤土、砂土、壤土均可生长,低洼地和排水不良的粘土不宜栽培

分布范围

笔筒草黑龙江、吉林、辽宁蒙古、北京天津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山东、江苏、上海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海拔100-3300米。日本、朝鲜半岛、喜马拉雅(印度等)、蒙古、俄罗斯、非洲、欧洲、北美洲有分布。

繁殖栽培

繁殖技术

孢子繁殖孢子囊穗上采下成熟的孢子囊,将孢子播种于土壤表面,稍覆土,浇水保持湿润,即可萌发

繁殖:早春或秋季将分成6cm长小段,栽于土壤中,覆土5-6cm,浇水易成活。

种子繁殖:应采取草成熟饱满的种子,条播或播。条播浅沟,30厘米;30厘米左右,每种子20-30粒,覆土0.7-1.0厘米,播后浇水,约15日左右出苗,不需间苗,应注意松土除草。

分株繁殖:多在秋天或早春进,将植株挖出,据株丛大小,每株丛可分成5-10株,选择高的地块,作成平垄,沟,30厘米,30厘米栽植,栽后覆土至,将土压实后浇水。

栽培

笔筒草选地整地:育苗地应择地势较高、地面平坦、水源充足、易于排涝的地块。土壤以沙质壤土、pH值小于8~10为宜。育苗的前一年秋深翻地20-30cm,翻后重耙一次,以利保墒、消灭杂草及害虫。第二年春每公顷施入草碳60m³、农家肥60m³。草碳和农家肥要捣碎,铺撒要均匀,同时每公顷施二铵150kg。育苗床规格为:高15cm、宽100cm、步道30cm、床长一般10m。

种子处理:育苗用种应选用前一年采集的种粒饱满、无虫蛀、无霉变的种子,去除杂质和秕粒。播种前10 天左右始处理种子法为:采用1%的白砂糖液浸泡种子24h后,捞出混沙放于温暖室,沙子与种子的混比为2:1。混沙催3-4 天,有1/3的种子即可进播种。

播种:草播种时间宜在5月上旬至5月下旬进,当地表温度达到10摄氏度以上时,于播种前3天对育苗床灌水。播种前在床面浅沟,沟10cm,沟深2cm,播种播幅4-5cm,控制播种量为每公顷75kg。播种后用钉耙轻轻将沟搂平,覆土1-2cm后踏实,浇水,保持床面湿润。播后10天后苗可出齐。

笔筒草苗期管理:播种后,浇1次透水,出苗前为了提高地温,防止床面干,可喷水3-4次,这样有利于幼苗出土。10天后苗出齐后再灌水。幼苗期浇水要少量多次,少浇勤浇,待苗高2-3cm后再灌大水。苗高到第5时,追施尿素45-75kg每公顷。8月中旬后控制水肥的使用,每公顷仅施入磷肥75kg,以促其木质化,保苗木安全越冬。随着苗木的生长,杂草也相应繁茂,要及时控制。

苗木出圃:出圃前浇化冻水,可使苗木提前解冻,并吸足水分,利于栽后成活。起苗时用锹横深挖25-30cm,保苗木根系完整。随起苗、随假植,运输前沾好泥浆,长途运输要打包。

病虫防治

笔筒草草的幼苗期要做好蝼蛄的防治工作,法是将麦麸香后拌甲胺磷,在傍晚撒在间和步道上,效果很好。蚜虫为害一般发生在7月中旬,用40%乐果乳油300倍液喷雾,一次即可见效。

下级分类

一般认为,草存在两个亚种,即草(原亚种)(Equisetum ramosissimumDesf. subsp.ramosissimum)和笔管草(亚种)(Equisetum ramosissimumDesf. subsp.debile),两个亚种之间存在广泛的混区域,如在中国南部,印度和琉球群岛都被发现存在这两个亚种的中间地带,有者从显微组织和粉末特征角度,认为二者的横切面不同,沟槽中气孔的数不同,粉末中纤维状和梯纹管胞壁加厚的式有所不同,另有者指出,草(原亚种)在其广泛的范围存在一些遗传变异性(其发生在从南欧、非洲和亚洲到美拉尼西亚的马卡罗尼西亚),但其亚种的遗传变异性看起来并不明显。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草有治疗风热感冒、咳嗽目赤肿痛、尿血黄疸炎、气管、泌尿感染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也具有保护肝脏、降脂、抗氧化、抑菌、利尿的作用。

在古代,中医很早就认为草具有药用价值。民间用药部位,要是草的干全草,其中药为草麻黄等,中医认为其对目赤肿痛、炎、肾炎水肿等有一定作用。

在当代,不同的者使用新的科技术,进一步发现了草诸多的药用价值。研究发现草的均含有淀粉、皂甙和少量的酯羰基等物质,这些物质在中的含量又大于中的含量,故其的药用价值也相对更大。此外从不同角度对草化成分进了分析后,者们分认为其具有保、降脂、利尿、降糖、抗氧化、抑菌、凝的作用。

生态价值

作为一种适应性强分布广泛的原生物种,草还有着重要的生态价值,如草对于受到重金属污染的土地具有十分正面的改善作用,对镉、铜、锌等重金属,有着不错的吸附效果,因而可当作重金属污染土地修复的超富集植物来进使用。

除此之外,由于其生长迅速,还可以作为抑制入侵植物的原生植物来使用。有研究发现,草作为原生植物,其优势性存在,明显影响了入侵的鬼针草生长,对抵御外来植物入侵而言,体现出了优良效果,在维护河岸带的生物多样性面,可以起到一定作用。

济价值

研究表明,草体可积累金,有助于矿藏勘探。

物种危害

草对于人类作物种植的生产活动,可能会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由于其具有地上孢子繁殖和地下繁殖的双重繁殖式,适应性强,加之旱作农业耕种模式的变易,以及少耕免耕等技术的推广,使其成为了一种相对难以除去的杂草。

防治方法

要危害水稻、玉米高粱蚕豆生、大豆、棉花小麦马铃薯等作物。虽然农田发生面积不是很大,但随着现代化除草的应用,局部地段危害性很大。 就物理防治而言,在草大量发生的地块,采用机械防治,如深翻土地,或者进理的水旱轮作,可较为有效的控制其滋生。

使用耙锄玉米地除草玉米一生中只能施用 1 次,施药时不能喷在玉米为宜。在对稻田田坎、田壁的草施药时尽量少喷或不要直接喷到水稻上,以免对水稻产生药害,导致水稻死亡或虽然能生长但不能结实的损失。

因耙锄玉米地除草灭除杂草种类较宽,所以在施药后的喷雾器一定要用清水多次洗净,以免造成下次施药时对其它植物产生药害。

对大龄草的除草效果较差,因而最好将各类除草以一定比例混使用,能取得较好效果,另有者研究发现,将某些除草使用,药效期更长,好于人工除草或单独使用。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笔管榕

下一篇 笔仔草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