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仔草
形态特征
穗状花序单生于主秆和分枝的顶端,柔软而微曲,长1.5~3厘米;穗轴纤细,节间甚短,被睫毛,节的顶端粗大成截头状;小穗成对,一具柄,一无柄,长不及2毫米;基盘的毛约与小穗等长或过之;第一颖的先端截头状或浑圆,被睫毛;第二颖较第一颖稍长,脊粗糙,先端被睫毛,2齿裂,具芒,芒直或曲,金黄色,长10~15毫米;不孕小花的外稃存或缺,线形,光滑,内稃缺;结实小花的外稃中间有裂隙,裂片被睫毛,具芒,芒与第二颖的相似,但稍长;雄蕊1,花药有的细小,有的长达1毫米;花柱2,柱头帚刷状,长约1毫米。
花、果期5~9月。
分布范围
主要价值
【异名】竹篙草(《岭南科学杂志》),黄毛草(《广州植物志》),墙头竹、猫仔草、牛尾草(《福建民间草药》),金丝茅《中国主要植物图说·禾本科》),笔毛草、猴毛草、眉毛草、金黄草、胡毛草(《闽东本草》),猫毛草(《广东中药》Ⅱ),牛毛草、竹叶草(《福建中草药》)。
采集
秋季采收,晒干或鲜用。
化学成分
含黄酮甙、酚类、氨基酸、有机酸和糖类。
性味
甘,凉。
归经
治热病烦渴,泄泻,黄疸型肝炎,糖尿病,淋蚀,尿血,小便不利。
③《闽东本草》:治发热口渴,肠风泄泻,恶心呕吐,小便不利,目赤。
④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尿路感染,肾炎,水肿,感冒高热,黄疸型肝炎,糖尿病。
用法与用量
选方
酌加水煎服。
水酌量煎服。
(《闽东本草》) ⑤治梦遗泄精,白浊:鲜金丝草一至二两,鲜海金沙草七钱。
水煎服。
(《福建中草药》) ⑥治小儿尿短:金丝草配灯心草、车前草、旱蓬草,煎服。
(《广东中药》Ⅱ)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