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艾纳香

艾纳香 艾纳香为菊科艾纳香属Blumea balsamifera DC,苗药档窝凯Diangd vob bvid植物,药用为、嫩艾、冰片艾、家艾、大毛药、大艾等。具有通诸窍郁火,消肿止痛等功效。治寒湿泻痢,腹痛肠鸣,肿胀,筋疼痛,跌打损伤,癣疮的草药解表艾、牛艾、大、紫再枫(《生草药性备要》),再艾(《岭南采药录》),大艾、大枫草(《中国树木分类》),大(......
目录

基本内容

 类

解表

艾、牛艾、大、紫再枫(《生草药性备要》),再艾(《岭南采药录》),大艾、大枫草(《中国树木分类》),大(《南宁市药物志》),大黄草(《中药志》),大毛药(《贵州植药调查》),冰片艾(广州部队《常用草药手册》)。

来源

为菊科植物艾纳香及嫩

采集

全年可采,但以秋季采的质量较好。采后晒干。

药材

略皱缩或破碎,边缘具细锯齿,上面灰绿色,略粗糙,被短毛,下面密被白色长绢毛,嫩两面均密被银色长绢毛,叶脉黄色,下面突出较显;叶柄,密被短毛。

分布

产于广西、广东贵州等地。

植物形态

一年生多年生大草本或灌木,有时呈乔木状,全株密被黄白色绒毛,高达3米,具香直立,木质化,多分枝青白色。互生,短柄或无柄。叶片或椭披针,长12~24厘米,宽4~10厘米,先端短尖,基部浑或广楔形,边缘具不整齐锯齿,常于基部横展羽状全裂,上面绿色有短柔毛,下面密被银白色绒毛。4~5月头状花序较小,径约1厘米,排列成伞房状;总苞披针,数轮,覆瓦状排列,外轮短小,轮较长;黄色,边为雌性,多数,丝状,端有细齿;中央为两性花冠管状,边缘5裂;雄蕊5,伸出管之外;柱头2裂,子房下位。瘦果有10棱,被绒毛,端有淡白色冠毛1轮。

   

药理作用

1、艾的提取液有扩张管,降压的作用,临床上可用于失眠症和压病。

2、1%艾浸利尿作用,与咖啡因及相似,但较后者为弱。

其提取物注射于动物可压下降,管扩张,抑制交感神经系统,可用于兴奋、失眠压患者。也有报告其浸利尿,但较为弱。其挥发油可制龙,参见龙条。

性味

辛,苦,温。图片

①《海药本草》:温平。

②《宝本草》:味甘,温,无毒

③《生草药性备要》:味苦,性温。

④广州部队《常用草药手册》:辛,温。

功用主治

温中活,祛湿,杀虫。

寒湿泻痢,腹痛肠鸣,肿胀,筋疼痛,跌打损伤,癣疮。

①《本草拾遗》:癣。

②《海药本草》:伤寒五泄,下白,止肠鸣;烧之辟温疫。

③《宝本草》:去恶气,杀虫。

冷泄痢。

④《生草药性备要》:祛风消肿,活湿

治跌打,脚。

⑤《岭南采药录》:疗四肢骨痛

【用法与用量】服。

汤,3~6钱。

外用:水洗或研末调

选方

①治肿胀湿关节炎:艾、蓖麻石菖蒲

水洗。(《广东中药》)

②治蛇伤艾同鹿。(《本草求原》)

③治跌打损伤,疮疖肿,皮肤瘙痒:艾鲜捣烂外水洗患处。

(广州部队《常用草药手册》) 

验方

1:(治肿胀湿关节)生艾2两、菎麻叶1两、石菖蒲1两、清水适量,洗患处。

解)艾、菎麻叶石菖蒲均为祛化湿之品,有消肿利关节作用;水外洗患处,使邪气外透,痛肿自消。

歌)肿胀湿关节疼,菎麻群,加入菖蒲水洗,祛风消肿效如

2:(治产后):艾2两、青蒟5钱、豆豉羌1两、石菖蒲1两、麝香1两,清水洗患处。

解)产后血虚弱,或调理失宜,或腠理不密尔外受,易起面四肢浮肿。此青蒟、豆豉羌、麝香均善祛石菖蒲艾能使而祛外袭之,其肿自消。

歌)产后肿体多虚,艾与青蒟俱,毛麝菖蒲豉羌祛肿自除。

3:(治湿脚软无力艾2两、柚皮1两、千斤拔1两、黑老虎1两、豆豉羌1两、清水适量,洗患处。

解)本艾、豆豉羌、柚皮化湿千斤拔强筋壮,兼有活作用,黑老虎。对湿客于下肢经络无濡养而致脚软无力者,宜用本

歌)湿脚软步难艾起黑虎藤,豆豉柚皮千斤拔,强筋壮珍。

中药化学成分

含(2R,3R)-二氢槲皮素4′-甲基醚[(2R,3R)-dihydroquercetin 4′-methyl ether],(2R,3R)-二氢槲皮素4′,7-二甲基醚[(2R,3R图片)-dihydroquercetin 4′,7-dimethylether][1],艾纳香酯(blumealactone) A、B、C[2],艾纳香素(blumeatin)即5,3′,5′-二羟基-7-甲氢基二氢黄酮(5,3′,5′-trihdroxy-7-methoxy dihydroflavone)[3],(2R,3R)-7,5′-二甲氧基-3,5,2′-三羟基黄烷酮[(2R,3R)-7,5′-dimethoxy-3,5,2′-trihydroxyflavanone],(2R,3R)-5′-甲基-3,5,7,2′-四羟基黄烷酮[(2R,3R)-5′-methoxy-3,5,7,2′-tetrahydrox-yflavanone],(2S)-5,7,2′,5′-tetrahydroxyflavanone][4],柳杉二醇(cryptomeridiol)[5]。还含龙(borneol)[6]。

各家论述

1.《本草拾遗》:癣。

2.《海药本草》:伤寒五泄,下白,止肠鸣;烧之辟温疫。

3.《宝本草》:去恶气,杀虫。冷泄痢。

4.《生草药性备要》:祛风消肿,活湿。治跌打,脚。

5.《岭南采药录》:疗四肢骨痛

栽培

生物性喜温暖候,耐干旱,适宜于酸性土壤生长,耐瘠薄,帮一般比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地都能种植。

栽培技术种子分株繁殖。育苗于4月采种后,以1:50-100的比例与焦泥灰拌匀,撒播于高畦,每1hm2用种10.5-15kg,播后枯木逢春稻草。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出苗后除去覆草,并搭可透30%-40%光的荫棚遮阴,9月下旬可去棚,第2-年春雨季30cm×30cm的定植。

病害

药用植物栽培过程中,受到有害生物的侵染或不良环境条件的影响,正常新陈代谢受到

干扰,从生理机能到组织结构上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和破坏,以至在外部态上呈现反常的病变现象,如枯萎、腐烂、斑点、霉粉、花叶等,统称病害。 图片

药用植物发病的原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由生物因素如真菌、细菌、病毒等侵入植物体所起的病害,有传染性,称为侵染性病害或寄生性病害,由非生物因素如旱、涝、严、养分失调等影响或损坏生理机能而起的病害,没有传染性,称为非侵染性病害或生理性病害。在侵染性病害中,致病的寄生生物称为病原生物,其中真菌、细菌常称为病原菌。被侵染植物称为寄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不仅取决于病原生物的作用,而且与寄生理状态以及外界环境条件也有密切系,是病原生物、寄植物和环境条件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病害分类

真菌性病

真菌性病害由真菌侵染所致的病害种类最多,。真菌性病害一般在高温多湿时易发病,病菌多在病残体、种子土壤中过冬。病菌孢子、雨传播。在适的温、湿度条件下孢子萌发,长出管侵入寄植物为害。可造成植物倒伏、死苗、斑点、黑果、萎蔫等病状,在病部带有明显的霉层、黑点、粉末等征象。

细菌性病

细菌性病害由细菌侵染所致的病害,大多具有一至数鞭毛,可通过自然孔气孔皮孔、水孔等)和伤

入,借流水、雨水、昆虫等传播,在病残体、种子土壤中过冬,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易发病。细菌性病症状表现为萎蔫、腐烂、穿孔等,发病后期遇潮湿,在病部溢出细菌粘液,是细菌病害的特征。

病毒病

病毒病要借助于带毒昆虫传染,有些病毒病可通过线虫传染。病毒在杂草、块茎种子和昆虫等活体组织越冬。病毒病症状表现为花叶、黄化、卷、畸、簇生、矮化、坏死、斑点等。

线虫病

线虫病植物病原线虫,体积微小,多数肉眼不能看见。由线虫寄生植物养不良而生长衰弱、矮缩,甚至死亡。结线虫造成寄植物受害部位畸膨大。胞囊线虫则造成须根丛生,地下部不能正常生长,地上部生长停滞黄化,如地黄胞囊线虫病等。线虫以胞囊、卵或幼虫等在土壤或种苗中越冬,要靠种苗、土壤肥料等传播。

虫害

危害药用植物的动物种类很多,其中要是昆虫,另外有螨类、蜗牛类等。昆虫中虽有很多属于害虫,但也有益虫,对益虫应加以保护、繁殖和利用。因此,认识昆虫,研究昆虫,

图片掌握害虫发生和消长规律,对于防治害虫,保护药用植物获得优质高产,具有重要意义。 各种昆虫由于食性和取食式不同,器也不相同,要有咀嚼式器和刺吸式器。咀嚼式器害虫,如甲虫、蝗虫及蛾蝶类幼虫等。它们都取食固体食物,危害果实种子,造成机械性损伤,如缺刻、孔洞、折断、钻蛀秆、切断部等。刺吸式器害虫,如蚜虫、椿蟓、蝉和螨类等。它们是以针状器刺入植物组织吸食食料,使植物呈现萎缩、皱、卷、枯死斑、生长落、虫瘿(受唾液刺激而成)等。此外,还有虹吸式器(如蛾蝶类)、纸吸式器(如蝇类)、嚼吸式器(如蜜蜂)。了解害虫的器,不仅可以从为害状况去识害虫种类,也为药防治提供依据。

病虫害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法农业防治法是通过调整栽培技术等一系列措施以减少或防治病虫害法。大多为预防性的,要包括以下几面:

(1)轮作间作药用植物栽培制度中,进理的轮作间作,无论对病虫害

的防治或土壤肥力的充分利用都是十分重要的。此外,理选择轮作物也至重要,一般同科属植物或同为某些严重病、虫寄植物不能选为下图片茬作物。间作物的选择原则应与轮作物的选择基本相同。

(2)耕作深耕是重要的栽培措施,它不仅能促进植物根系发育,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还能破坏蛰伏在土休眠的害虫巢和病菌越冬的场所,直接消灭病原生物和害虫。

(3)除草、修剪及清园田间杂草及药用植物收获后,受病虫危害的残体和掉落在田间的枯,往往是病虫隐及越冬的场所,是翌年的病虫来源。因此,除草、清洁田园和结修剪将病虫残体和枯烧毁或深埋处理,可以大大减轻翌年病虫为害的程度。

(4)调播种期某些病虫害常和栽培药物的某个生长发育阶段物候期密切相。如果设法使这一生长发育阶段错过病虫大量侵染为害的危险期,避病虫为害,也可达到防治的。

(5)理施肥理施肥能促进药用植物生长发育,增强其抵抗力和被病虫为害后的恢复能力。适当增施磷、钾肥,可减轻花叶病。但使用的厩肥或堆肥,一定要腐熟,否则肥中的残存病菌以及地下害虫蛴螬等虫卵未被杀灭,易使地下害虫和某些病害加重。

(6)选育和利用抗病、虫品种药用植物的不同类型或品种往往对病、虫害抵抗能力有显著差异。因此,如何利用这些抗病、虫特性,进一步选育出较理想的抗病、虫害的优质高产品种,则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

2.生物防治法生物防治是利用各种有益的生物来防治病虫害法。要包括以下几面:

(1)利用寄生性或捕食性昆虫以虫治虫寄生性昆虫,包括寄生和外寄生两类,过人工繁殖,将寄生性昆虫释放到田间,用以控制害虫虫密度。捕食性昆虫的种类要有螳螂、蚜狮、步虫等。这些昆虫多以捕食害虫为,对抑制害虫虫数量起着重要的作用。大量进繁殖并释放这些益虫可以防治害虫。

(2)微生物防治利用真菌、细菌、病毒寄生于害虫体,使害虫生病死亡或抑制其为害植物

(3)动物防治利用益鸟、蛙类、鸡、等消灭害虫。

(4)不孕昆虫的应用通过辐射或化物质处理,使害虫丧失生育能力,不能繁殖后代,从而达到消灭害虫的的。

3.物理、机械防治法是应用各种物理因素和器械防治病虫害法。如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进灯光诱杀;据有病虫害种子重量比健康种子轻,可采用选、水选淘汰有病虫的种子,使用温水浸种等。近年利用辐射技术进防治取得了一定进展。

4.化防治法是应用化农药防治病虫害法。要优点是作用快,效果好,使用便,能在短期消灭或控制大量发生的病虫害,不受地区季性限制,是前防治病虫害的重要手段,其他防治法尚不能完全代替。化农药有杀虫、杀菌、杀线虫等。杀虫据其杀虫功能又可分为、触杀熏蒸等。杀菌有保护、治疗等。使用农药的法很多,有喷雾、喷粉、喷种、浸种、熏蒸土壤处理等。

昆虫的体壁由表皮层、皮细胞和基底膜三层所构成,表皮层又由向外依次分为表层、外表皮和上表皮。上表皮表皮最外层,也是最薄的一层,其含有蜡质或类似物质,这一层对防止体水分发及药的进入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讲,昆虫随虫龄的增长,体壁对药的抵抗力也不断增强。因此,在杀虫药中常加入对脂肪和蜡质有溶解作用的溶,如乳由于含有溶解性强的油类,一般比可湿性粉的毒效高。药进入害虫身体,要是通过器、表皮气孔三途径。所以针对昆虫体壁构造,选用适当药,对于提高防治效果有着重要意义。另外,要掌握病虫发生规律,抓住防治有利时机,及时用药。还要注意农药理混用,交替使用,安全使用,避免药害和人畜中毒

由于近年化农药的使用量很大,大量农药投入到环境中,又因不理的使用和滥用农药,人们越来越重视进生物防治。

鉴别

生药材鉴定

性状鉴本品,大小一等。表面灰褐色或棕褐色,有纵条棱,是明显,

分枝,密生黄褐色柔毛。木质部松软,黄白色,中央图片白色,干略皱缩或破碎,边缘具细锯齿,上表面灰绿色或黄绿色,略粗糙,被短毛,下表面密被白色长绒毛,嫩两面均密被银白色绒毛,叶脉短毛下表面密被白色长绒毛,嫩两面均必被银白色绒毛,叶脉黄色,下表面突出较明显。叶柄短,,两侧有2-4对狭线形的小裂,密被短毛。质脆,易碎。清凉,香,味辛。

药物应用鉴

艾纳香为提制艾片的原料,二药性味接近,功用略同。然艾片多入,以辟疫通窍为优,艾纳香多入,以祛湿为长。一为草药,一为成品,同中有异,使用亦

药材考证

1.《宝本草》。

2.《广志》:艾纳香,出西国,似细艾。又有松树皮上绿衣亦艾纳香,可以和诸香烧之,能聚其烟,青白,而与此不同。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艾纳香根

下一篇 艾片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