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艾片

艾片,中药。为菊科植物艾纳香Blumea balsami era(L.)DC.的新鲜提取加工制成的结晶。分布于华南及福建台湾贵州云南等地。具有开窍,清热止痛之功效。常用于热病神昏、痉,中痰厥气郁中恶昏迷目赤疮,咽喉肿痛,道流脓。植物的新鲜提取加工制成的结晶。味辛、苦,性微。归开窍,清热止痛。用于热病神昏、痉,中痰厥气郁中恶昏迷......
目录

入药部位

植物的新鲜提取加工制成的结晶。

性味

味辛、苦,性微

归经

功效

开窍,清热止痛。

主治

用于热病神昏、痉,中痰厥气郁中恶昏迷目赤疮,咽喉肿痛,道流脓。

用法用量 用法用量

0.15~0.3g,入用。外用研粉点患处。

禁忌

孕妇慎用。

炮制

采集加工炮制

9~10月间,采取艾纳香,入器中加热使之升华,升华所得的结晶为灰白色之粉状物,即称"艾粉"。压榨去油,炼成块状结晶,再劈削成颗粒状或状,即为艾片

生理特性

艾纳香多年生草本或灌木,高1~3m。粗壮,皮灰褐色,有纵条棱,木质部松软,白色,有部,节间长2~6cm,被黄褐色密柔毛。下部或长披针,长22~25cm,宽8~10cm,先端短尖或锐,基部渐狭,具柄,柄两侧有3~5对狭线形的附属物,边缘有细锯齿,上面被柔毛,下面被淡褐色或黄白色密绢状绵毛;中脉在下面凸起,侧脉10~15对;上部披针或卵状披针,长7~12cm,宽1.5~3.5cm,先端渐尖,基部略尖,无柄或有短柄,柄的两侧常有1~3对狭线形的附属物,全缘或具细锯及羽状齿裂。头状花序多数,排成展具的大锥药序;花序梗被黄色密柔毛;总苞总苞约6层,外层长面被密柔毛,中层线形层长于外层4倍;花托蜂窝状。黄色雌花多数,花冠檐部2~4齿裂;两性花冠檐部5齿裂,被短柔毛。瘦果,具棱5条,被密柔毛;冠毛褐色,糙毛状。期几乎全年。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600~1000m的林下、林缘、河谷地或草地上。分布于华南及福建台湾贵州云南等地。

鉴别

药材性状

白色半透明状、块状或颗粒状结晶,质稍硬而脆,手捻不易碎。具清香,味辛、凉,具挥发性,点燃时有黑烟,焰呈黄色,无残迹遗留。

论述

附注

《药典》

https://image.haosou.com/v?q=艾片+中药&src=srp&fromurl=http%3A%2F%2Fwww.yaopinnet.com%2Fzy%2Fyaocai%2Faipian.htm#q=%E8%89%BE%E7%89%87+%E4%B8%AD%E8%8D%AF&src=srp&fromurl=http%3A%2F%2Fwww.yaopinnet.com%2Fzy%2Fyaocai%2Faipian.htm&lightboxindex=1&id=70232c5073ceb4a2d9ebee9aab7e481b&multiple=0&itemindex=0&dataindex=1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艾纳香

下一篇 艾实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