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艾纳香根

艾纳香,中药。为菊科植物艾纳香Blumea balsamifera(L.)DC.的。分布于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福建台湾等地。入药,性温味辛,具有祛利水消肿之功效。常用于湿痹痛,食积腹胀,跌打肿痛,感腹痛泄泻水肿痛经多年生草本或灌木粗壮,直立,高1-3米,基部径约1.8厘米,或更粗,皮灰褐色,有纵条棱,木质部松软,白色,有径约12毫米的部,节间长2-6厘米......
目录

生理特性

多年生草本或灌木粗壮,直立,高1-3米,基部径约1.8厘米,或更粗,皮灰褐色,有纵条棱,木质部松软,白色,有径约12毫米的部,节间长2-6厘米,上部的节间较短,被黄褐色密柔毛。下部或长披针,长22-25厘米,宽8-10厘米,基部渐狭,具柄,柄两侧有3-5对狭线形的附属物,端短尖或钝,边缘有细锯齿,上面被柔毛,下面被淡褐色或黄白色密绢状棉毛,中脉在下面凸起,侧脉10-15对,弧状上升,不抵边缘,有不明显的网;上部披针或卵状披针,长7-12厘米,宽1.5-3.5厘米,基部略尖,无柄或有短柄,柄的两侧常有1-3对狭线形的附属物,端渐尖,全缘、具细锯齿或羽状齿裂,侧脉斜上升,通常与中脉成锐角。头状花序多数,径5-8毫米,排列成展具的大花序花序梗长5-8毫米,被黄褐色密柔毛;总苞,长约7毫米,稍长于花盘总苞约6层,草质,外层长,长1.5-2.5毫米,端钝或短尖,面被密柔毛,中层线形端略尖,面被疏毛,层长于外层4倍;花托蜂窝状,径2-3毫米,无毛。黄色雌花多数,花冠管状,长约6毫米,檐部2-4齿裂,裂无毛;两性较少数,与雌花几等长,花冠管状,向上渐宽,檐部5齿裂,裂卵形,短尖,被短柔毛。瘦果,长约1毫米,具5条棱,被密柔毛。冠毛褐色,糙毛状,长4-6毫米。期几乎全年。

产 地

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福建台湾。生于林缘、林下、河床谷地或草地上,海拔600-1000米。印度巴基斯坦缅甸泰国、中南半岛、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也有分布。

采集加工

秋季采挖,切晒干。

入药部位

性 味

味辛,性温。

功 能

利水消肿

主 治

湿痹痛,食积腹胀,跌打肿痛,感腹痛泄泻水肿痛经

用法用量

服:汤,10~30g;或浸酒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下窍

下一篇 艾纳香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