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品为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对处于G1-S边界,或S早期的细胞最敏感,对G2期也有抑制作用。本品进入体内后其分子从氨甲酰胺键处断裂为两部分,一为氯乙胺部分,将氯解离形成乙烯碳正离子,发挥烃化作用,使DN[阅读全文:]
摘要: 阿柔比星对急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胃癌、肺癌、乳腺癌和卵巢癌等有卓越疗效,对阿霉素、柔红霉素耐药的病例亦有效,并且脱发、口腔炎等均较轻。阿柔比星 功用作用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亦用于乳腺癌、卵巢癌、肺癌、[阅读全文:]
摘要: 阿克拉霉素为蒽环类抗癌药,具有亲脂性,能迅速转运进入细胞内,并维持较高浓度。它能嵌入癌细胞的DNA上,抑制核酸的合成,特别是RNA的合成,为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在G1晚期和S晚期阻断细胞周期。主要用于治疗[阅读全文:]
摘要: 丝裂霉素(Mitomycin)为从放线菌的培养液中分离出的抗肿瘤药物,对多种实体瘤有效,为常用的周期非特异性药物之一。从结构上看具有苯醌、乌拉坦及乙烯亚胺基三种有效基团。在细胞内通过还原酶活化后,起作用[阅读全文:]
摘要: 本品为甘氨酸磷酰氮芥化合物,属环磷酰胺衍生物,但不需要活化,可直接起烷化作用,其作用机理主要为抑制DNA合成。动物实验表明,对吉田肉瘤实体型和腹水型的抑瘤率分别为99.7%和100%,瓦克癌肉瘤256为[阅读全文:]
摘要: 本品为20世纪50年代初期合成的抗肿瘤药,是乙烯亚胺类烷化剂的代表。其作用原理类似氮芥,在体内产生活性烷化基团乙烯亚胺基具有较强的细胞毒作用。乙烯亚胺基能和参与细胞DNA组成的核碱基,如鸟嘌呤结合,改变[阅读全文:]
摘要: 异磷酰胺(外文名:Isophosphamide,别名:宜佛斯酰胺)是一种西医药物。异磷酰胺呈白色结晶性多孔质块或粉末,其抗瘤谱较广,主要适用症有软组织肿瘤、睾丸肿瘤、恶性淋巴瘤等。肝、肾功能不良者禁用,[阅读全文:]
摘要: 顺铂(Cisplatin,CDDP)是一种含铂的抗癌药物,即顺式-二氯二氨合铂(II),棕黄色粉末,属于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对肉瘤、恶性上皮肿瘤、淋巴瘤及生殖细胞肿瘤都有治疗功效。它是第一个合成铂类抗[阅读全文:]
摘要: 本品为第一代蒽环类抗肿瘤抗生素。其作用机制酷似阿霉素。作为一种周期非特异性化疗药,柔红霉素的抗瘤谱远较阿霉素为窄,对实体瘤疗效大不如阿霉素和表阿霉素。正定霉素,柔毛霉素,红比霉素,红保霉素,佐柔比星,红[阅读全文:]
摘要: 卡铂 Carboplatin 1980年由Clear等发现,1986年首先在英国上市,美国FDA 1989年批准上市,应用逐渐推广。我国1990年批准生产卡铂粉、针剂。通用名:卡铂 中文别名:碳铂,卡波[阅读全文:]
摘要: 本品为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对处于G1-S边界,或S早期的细胞最敏感,对G2期亦有抑制作用。本品进入人体后,其分子从氨甲酰胺键处断裂为两部分:一为氯乙胺部分,将氯解离,形成乙烯碳正离子,发挥烃化作用,致使[阅读全文:]
摘要: 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是进入人体内被肝脏或肿瘤内存在的过量的磷酰胺酶或磷酸酶水解,变为活化作用型的磷酰胺氮芥而起作用的氮芥类衍生物。抗瘤谱广,是第一个所谓“潜伏化”广谱抗肿[阅读全文:]
摘要: 本品为嘧啶类抗代谢药物,主要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干扰叶酸代谢,选择性抑制DNA、RNA和蛋白质的合成。为周期特异性药,与烷化剂无交叉耐药。体内需经肝脏微粒体P-450单氧化酶活化后,发挥细胞毒效应,口服[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