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药品百科   
[0]

司莫司汀

本品为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对处于G1-S边界,或S早期的细胞最敏感,对G2期也有抑制作用。本品进入体后其分子从氨甲酰胺键处断裂为两部分,一为氯乙胺部分,将氯解离成乙烯碳正离子,发挥烃化作用,使DNA链断裂,RNA及蛋白质受到烃化,这与抗肿作用有;另一部分为氨甲酰基部分变为异氰酸酯,或再转化为氨甲酸,以发挥氨甲酰化作用【】 甲基环己氯乙亚硝脲;司莫司汀;西 氮芥 ,甲环亚硝脲 【化 ......
目录

简介

】 甲基环己氯乙亚硝脲;司莫司汀;西 氮芥 ,甲环亚硝脲

【化 】1-(2-氯乙基)-3-(4-甲基环已基)-1-亚硝基脲。

【外文】Semustine, Me-CCNU, NSC-95441

【性 状】本品为微黄带红色结晶性粉末,对光敏感。几乎不溶于水,易溶于无水乙醇、丙酮等有机溶

【适应症】 要用于恶性淋巴脑瘤黑色肺癌等,有较好的疗效。

用量用法

服:单用为每平米体表面积200~225mg,每6~3周给药1次,也可每平米体表面积36mg,每周1次,6周为1疗程。并其他药物时,可给每平米体表面积75~150mg,6周给药1次,或每平米体积30mg,每周1次,连给6周。

性 状

本品为微黄带红色结晶性粉末,对光敏感。几乎不溶于水,易溶于无水乙醇、丙酮等有机溶

注意事项

与BCNU、CCNU一样,对骨髓、消化道及有毒性。服后最早在45分钟可出现恶心呕吐,迟者到6小时出现,通常在次日可消失。

如在服药前 给予止呕,或将服药时间改在睡前,均可减轻消化道反应。减少低谷出现在服药后4周左右,白细胞减少的低谷出现在5~6周,持续6~10天。

其他如 口腔炎、脱发功损伤均是轻度。3种亚硝脲类药物的中等毒性量为:本品225mg/m2相当于BCNU250mg/m2,CCNU130mg/m2。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象。

药理作用

Me-CCNU是 洛莫司汀(CCNU)的衍生物,为亚硝脲类抗谱较广的药物,其作用机制与CCNU相似;动物实验疗效优于卡氮芥(BCNU)及CCNU,而毒性为后两者的1/4~1/2。本品能烷化DNA,防止DNA修复,改变RNA结构,改变靶细胞的蛋白质和酶的结构和功能。本品亦为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但对M期及G1/S期的细胞有较大杀伤力。Me-CCNU与一般烷化无交叉耐药性。

体内过程

本品服吸收迅速,服用14C标记的本品,在中迅速分解进入液,并 分解为氯乙基及4-甲基环已基两部分,用药后10分钟,浆中即可出现此两种物质,1~3小时环已基部分达最大值,6小时氯乙基部分达最高峰。将环已基及氯乙基分标记的本品120-290mg/m2给病人服用,浆环已基a半衰期为24小时,β半衰期为72小时;氯乙基的半衰期为36小时。本品分子量小,脂溶性大,易透过屏障,液的药物水平为浆的15%~30%。本品体分布以、肠、中浓度最大,60%的药物在48小时后以代谢产物的式从尿中排出,此外亦胆汁、粪便及呼时随CO2排出。

临床应用

(1)肺癌恶性黑色恶性淋巴胃癌,肠癌,肝癌

(2)脑瘤及各种恶性肿转移。

(3)晚期腺癌,乳腺癌宫颈癌

不良反应

(1) 抑制:呈迟发性,为量限制性毒性。减少在用药后4周出现,白细胞减少的低谷出现在5~6周,持续6~10日,可伴有红细胞减少。

(2)肠道反应:服后最早在45分钟可出现恶心呕吐,迟者到6小时出现,通常在次日可消失,一般患者均能耐受。

(3)其他反应:可能有毒性,口腔炎,脱发,轻度贫血功能指标升高;可能出现纤维化,但较轻。

其他

功能不全者慎用。

【贮 藏】 密、避光、冷处保存,长期保存最好置于8℃ 以下。

【规格】 :10mg/粒,40mg/粒,50mg/粒,60mg/粒,80mg/粒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黄杨子

下一篇 阿柔比星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