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经方派来源于历代各家对伤寒论中经方的使用以及临床的经验积累,逐渐形成的中医派别。【经方派】 《汉书艺文志 方技略方载有经方十一家,内容包括痹、疝、瘅、风 寒热、狂癫、金疮、食禁等内、外、妇、儿各科疾病的[阅读全文]
摘要: 蜀葵花(学名:Adonis amurensis Regel et Radde),锦葵科侧金盏花属植物。原产于中国西南地区,现各地广泛种植。二年生草本,高达2.5米。茎直立,具星状簇毛。叶互生,圆形至圆卵[阅读全文]
摘要: 金镞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jīn zú,意思是金属制的箭头。金属制的箭头。唐·皮日休 《馆娃宫怀古》诗:“弩台雨坏逢金镞,香径泥销露玉钗。”清·张养重 《板子矶》诗:“荒城草长埋金镞,废垒沙深卧铁衣。”[阅读全文]
摘要: 金元四大家或称金元四家,是指中国古代金元时期的四大医学流派。即刘完素的火热说、张从正的攻邪说、李东垣的脾胃说和朱震亨的养阴说。是指中国古代金元时期的四大医学流派。即刘完素的火热说、张从正的攻邪说、李东垣[阅读全文]
摘要: 患者熟睡后鼾声响度增大超过60dB以上,妨碍正常呼吸时的气体交换,称鼾症,5%的鼾症患者兼有睡眠期间不同程度憋气现象,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临床表现严重打鼾、憋气、夜间呼吸暂停、梦游、遗尿和白昼嗜[阅读全文]
摘要: 本种原产我国西南地区,殃各地广泛栽培。《辞典》:蜀葵苗 蜀葵苗 (《纲目》) 【来源】为锦葵科植物蜀葵的茎叶。 植物形态详 蜀葵花条。 【性味】《千金·食治》:味甘,微寒滑,无毒。 【功用主治-蜀葵苗的[阅读全文]
摘要: 赛北紫堇,一年生或二年生无毛草本,有细长的直根,产内蒙古(乌拉山)和山西(大五台山),生于海拔1700米附近的林下、山坡灌丛下、草丛中或地边路旁,蒙古和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广布。本种在内蒙古和山西的分布是其[阅读全文]
摘要: 多年生草本;鳞茎卵形,高3.5厘米,粗达3厘米,外皮黑褐色,膜质,内侧基部生小鳞茎。叶24枚,绿色,稍肉质,线形,长15 65厘米,宽7—10毫米,向先端渐狭,先端钝,背面隆起,腹面内凹,横切面为新月形[阅读全文]
摘要: 忽略症是指对自身躯体或视野内物体的明显的不注意或感知反应发生障碍。在这两种情况下,存在着注意力和定向力的倾斜,这种障碍涉及到不同类型的感觉、运动和记忆力的方式,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忽略症系右顶叶病变所引[阅读全文]
摘要: 赛繁缕(Stellaria neglecta Weihe ex Bluff. et Fingerh.),一或二年生小草本,高15-20余厘米,全株色淡绿。分布于中国(东北、华东、西南),日本,土耳其,俄[阅读全文]
摘要: 拼音:héhuǎn基本解释: 平和舒缓,使平和舒缓和缓一下气氛1. 春秋 时 秦国 良医 和 与 缓 的并称。晋 挚虞 《疾愈赋》:“讲 和 缓 之馀论,寻 越人 之遗方。”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阅读全文]
摘要: 中医(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指以中国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传统医学为主的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于2018年被世界卫生组织纳入其具有全[阅读全文]
摘要: 赛莨菪(Anisodus carniolicoides (C. Y. Wu et C. Chen) D'Arcy et Z. Y. Zhang)植株高50-100 (-150)厘米,无毛;根黄[阅读全文]
摘要: 赛葵(拉丁学名: Malvastrum coromandelianum (L.) ),别名黄花草或黄花棉。为多年生锦葵目草本, 原产于美洲,现以广布于全球的热带区域。为一种热带常见杂草,能排挤本地植物。[阅读全文]
摘要: 亨廷顿病(Huntington disease,HD)是一种以不自主运动精神异常和进行性痴呆为主要临床特点的显性遗传性神经系统变性病。属于基因动态突变病或多谷酰胺重复病的范畴。因亨廷顿病以舞蹈症状为突出[阅读全文]
摘要: 赛金刚,属葫芦目、葫芦科的一种植物。多年生草本。根具膨大的块茎,块茎极宽倒卵形,径达30-40厘米。茎粗壮,疏被短柔毛,老时近光滑。卷须线形,被极短的柔毛,长6-15厘米,先端2歧。趾状复叶由5-9小叶[阅读全文]
摘要: 昏迷是完全意识丧失的一种类型,是临床上的危重症。昏迷的发生,提示患者的脑皮质功能发生了严重障碍。主要表现为完全意识丧失,随意运动消失,对外界的刺激的反应迟钝或丧失,但患者还有呼吸和心跳。还有一种昏迷称为[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