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扁蓄(拉丁学名:Polygonum aviculare L.)别名扁竹、竹叶草、多茎萹蓄,是蓼科蓼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扁蓄茎平卧、上升或直立,高10~40厘米,自基部多分枝,具纵棱;叶椭圆形,狭椭圆形或披[阅读全文]
摘要: 蓖麻(学名:Ricinuscommunis L.),大戟科蓖麻属,一年生粗壮草本或草质灌木植物。 蓖麻单高达5米;叶互生,近圆形,裂片卵状披针形或长圆形,具锯齿;叶柄粗,盾状着生,基部具腺体,托叶长三角[阅读全文]
摘要: 蓖麻叶主要用作中草药,功效主治:祛风除湿和拔毒消肿。性状鉴别:叶片皱缩破碎,完整的叶展平后呈盾状圆形,掌状分裂,深达叶片的一半以上,裂片一般7-9,先端长尖,边缘有不规则的锯齿,齿端具腺体,下面被为白粉[阅读全文]
摘要: 蓖麻子(拉丁学名:Ricinus communis L.),别名为蓖麻、八麻子、草麻等,大戟科蓖麻属一年生粗壮草本植物或草质灌木。蓖麻子高达5米,叶互生;花雌雄同株,无花瓣,无花盘;蒴果卵球形或近球形,[阅读全文]
摘要: 蓖麻系一年生草本或草质灌木;茎常被白霜。叶互生,纸质,掌状分裂,盾状着生,叶缘具锯齿;叶柄的基部和顶端均具腺体;托叶合生,凋落。蓖麻根有祛风解痉;活血消肿之作用。单叶互生,具长柄;叶片盾状圆形,直径15[阅读全文]
摘要: 蓖麻油是脂肪酸的三甘油酯,蓖麻油存在于蓖麻的种子里,其含量为35%~57.%”用榨取或溶剂萃取法制得蓖麻油。蓖麻油脂 肪酸中含90%蓖麻酸(9一烯基一12·羟基十八酸)j羟值为163mgKOH/g、羟基[阅读全文]
摘要: 蓖麻蚕(学名:Eri-silkworm,别名:木薯蚕),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动物。该类动物原产于印度,在中国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中国台湾、广东、海南、广西等地都有分布。其幼虫体白、黄或天蓝色,有黑[阅读全文]
摘要: 薄叶卷柏,土生,直立或近直立,基部横卧,高35-50厘米,基部有游走茎。药名:薄叶卷柏 别名:山柏枝、山扁柏、 地柏、岩卷柏、地柏桠、 石上柏、四叶柏、独立金鸡。 汉语拼音:bao ye juan ba[阅读全文]
摘要: 薄叶棘豆,学名:Oxytropis leptophylla (Pall.)DC.,为豆科棘豆属植物,以根入药。(概述图参考来源:)多年生草本,无地上茎。根粗壮,呈圆柱形。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7-13[阅读全文]
摘要: 薄叶黄芩原形态薄叶黄芩,多年生草本,高约35cm。茎直立,四棱形,具沟沿。.. 薄叶黄芩根及全草含七种黄芩甙薄叶黄芩,多年生草本,高约35cm,茎直立,四棱形,具沟沿棱上被贴生很短的小柔 毛。叶对生;叶[阅读全文]
摘要: 薄柱草是一种双子叶植物纲茜草科的一类植物,该植物只适用温暖地区庭园流水中的石岩绿化。生长于溪边或河旁岩石上。 是良好的盆栽观果植物。俗称“珊瑚念珠草”。 有药用价值,并且具有功效清热解毒。(概述图来源:[阅读全文]
摘要: 薄荷,中药名。土名叫“银丹草”,为唇形科植物,即同属其他干燥全草,多生于山野湿地河旁,根茎横生地下,是一种有特种经济价值的芳香作物。它是发汗解热药,治流行性感冒、头疼、目赤、身热、咽喉、牙床肿痛等症。光[阅读全文]
摘要: 薄荷油为无色或淡黄色的澄清液体。有特殊清凉香气,味初辛、后凉。存放日久,色渐变深。常被用于驱赶蚊虫,缓解身体疲劳。一、根生产上栽培的薄荷,具有真正吸收作用的是着生在地上部直立茎入土部分和地下根茎节上的数[阅读全文]
摘要: 薄荷素油为无色或淡黄色的澄清液体。有特殊清凉香气,味初辛、后凉。是芳香药、调味药及驱风药。可用于皮肤或黏膜产生清凉感以减轻不适及疼痛。另具有舒肝理气、利胆。主要用于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及胆结石肝[阅读全文]
摘要: 一种化学药剂,薄荷脑系由薄荷的叶和茎中所提取,白色晶体,分子式C10H20O,为薄荷和欧薄荷精油中的主要成分。在世界上,印度是主要的天然薄荷生产国。薄荷脑和消旋薄荷脑均可用作牙膏;香水;饮料和糖果等的赋[阅读全文]
摘要: 薄荷露为唇形科植物薄荷或家薄荷鲜茎叶的蒸馏液。多年生芳香草本,茎直立,高30-80cm。具匍匐的根茎,深入土壤可至13cm,质脆,容易折断。散风热,清头目。主风热客表,头痛,目赤,发热,咽痛,牙痛。药材[阅读全文]
摘要: 薄雪火绒草(拉丁学名:Leontopodium japonicum Miq.),俗名为小白头翁、小毛香、火艾等,是菊科火绒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薄雪火绒草根茎有数个簇生花茎和幼茎;叶窄披针形,或下部叶倒卵[阅读全文]
摘要: 火绒草(拉丁文名:Leontopodium leontopodioides Willd.Beauv.)十字花科香雪球属植物,俗称绢绒火绒草、老头艾、老头草等。火绒草广泛分布于新疆东部、青海东部和北部、甘[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