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萹蓄

萹蓄 扁蓄(拉丁:Polygonum aviculare L.)扁竹、竹叶草、多萹蓄,是蓼科蓼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扁蓄平卧、上升或直立,高10~40厘米,自基部多分枝,具纵棱;,狭披针,长1~4厘米,宽3~12毫米;单生或数朵簇生于腋,遍布于植株瘦果卵形期5~7月,果期6~8月。其广泛分布于北温带,在中国各地都有分布,生长于海拔10~4200米的田边路、沟边湿地。......
目录

形态特征

扁蓄一年生草本。平卧、上升或直立,高10-40厘米,自基部多分枝,具纵棱。,狭披针,长1-4厘米,宽3-12毫米,端钝急尖,基部楔形,边缘全缘,两面无毛,下面侧脉明显;叶柄短或近无柄,基部具关节托叶鞘膜质,下部褐色,上部白色,撕裂明显。

单生或数朵簇生于腋,遍布于植株苞片薄膜质;花梗细,部具关节花被5深裂,花被,长2-2.5毫米,绿色,边缘白色或淡红色雄蕊8,丝基部扩展;花柱3,柱头头状。瘦果卵形,具3棱,长2.5-3毫米,黑褐色,密被由小点组成的细条纹,无光泽,与宿存花被近等长或稍超过。期5-7月,果期6-8月。

主要品种

褐鞘蓼(Polygonum aviculareL. var.fusco-ochreatum(Kom.) A. J. Li)与原变种不同处是:托叶鞘全部为褐色。分布于中国和俄罗斯(远东);在中国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生长于海拔30-900米的田边路旁。

生长习性

生长于海拔10-4200米的田边路、沟边湿地。喜冷凉、湿润的候条件,抗热、耐旱。种子在10℃以上萌发,15-27℃植株生长良好。其瘦果性极强,在-40℃低温下能正常越冬。对士壤适应性强,一般土壤均能生长良好,即使在盐碱沙荒地上都能生长,但在富含有机质、肥沃的砂壤土壤土生长旺盛。扁蓄

分布范围

广泛分布于北温带;在中国各地都有分布。

繁殖栽培

扁蓄一般采用种子直播进栽培繁殖

选地整地

选地:选地必须符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要求,远离工矿企业污染源,空清新,土壤状况良好,灌溉水质较好,农田土壤和灌溉水多项污染指数和综污染指数均小于1。为获得较高的产量,应选择地势平坦、富含有机质的砂壤土壤土

整地施肥:冬季深翻晒垡或早春耕翻,耕翻深度一般为20-25厘米。扁蓄对氮、磷、钾需求量大,应施足基肥。耕翻前每亩施入有机肥2500-3500千克,复肥30-40千克。然后整细、耙平,南北向做畦,畦面宽1-1.2米,埂高15厘米,宽25厘米,长度不限。

种子直播

3月初做好畦,灌水浇透,当土壤温度达10℃以上时即可播种。因扁蓄种子休眠特性现多春季栽培,从3月中旬至4月下旬可以陆续播种,以3月下旬播种产量最高。过早播种,天冷,常发生倒春,出苗困难,此时要采用表面覆盖;过迟播种,采收期短,产量低。一般撒播,也可条播,每亩用种1千克左右。播前1天浇小水,将1份种子与3~5份草木灰或细沙混均匀播种,播后覆盖细土1-1.2厘米。温度夜晚为3-5℃。白天8-10℃,播后7天出苗,10天苗齐,出苗率达9%以上。般出苗期为7-10天。

播后管理

间苗:为了提高利用率,进两次间苗,第一次在苗齐后10天左右,第二次在苗高5-6厘米时,可对间下来的苗出售或食用。结间苗进浇水和除草,并第一次追肥,每亩冲施尿素10~15千克。

施肥:春播扁蓄生长期短,一般追肥3次,在间苗追肥后20天左右追施第二次,第三次在第二次后15天左右进。以氮肥为,每次每亩冲施尿素10-15千克或磷酸二铵15千克。

浇水:扁蓄土壤水分要求不太高,以土壤见干见湿为宜。苗期出苗前注意保持土壤湿润,也可结间苗浇小水。

其他管理:扁蓄通常是撒播,杂草与其混生在起,除草工作比较困难,应结间苗拔除杂草;扁蓄生长稠密,易发生落等现象,影响其品质,所以应及时间苗、采收。扁蓄生长期一般没有病虫害

采收留种

采收:扁蓄应分次采收,当分枝高度达到10-15厘米时,采收端的幼嫩部分出售或食用。

留种:9月中下旬至10月割取扁蓄植株,晾晒干后手工轻搓或机械粒,用细筛子过筛,清除上部的条,果实装袋备用。

主要价值

食用:扁蓄要以幼苗及嫩为食用部分,每年3-4月份野外采集,是中国民间传统的野菜,也是一种纯天然、无污染的野生蔬菜。

饲料:中含有蛋白质、碳水化物及多种维生素,干品中含钾、钙、镁等多种矿物质,其鲜品和干品可用作牛、羊、猪、兔等的饲料。

药用:全草可入药,有清热、消炎、驱虫等多种功效。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蓖麻

下一篇 萆薢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