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症状百科   
[0]

色觉异常

色觉是视觉功能的一个基本而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类网膜锥细胞的特殊感觉功能。正常人视觉器官能辨识波长380-760 um的可见光,由紫、蓝、青、绿、黄、橙、红7色组成。色觉障碍包括色盲和色弱两大类。色盲是指辨色能力消失,色弱是指对色辨认能力降低。色觉异常者在择业面受到一定限制。如从事交通运输、冶炼、美术、化工、织染、医等,都必须有正常色觉。因此色觉检查已作为体格检查的常规项。通常公认的色觉......
目录

病因

通常公认的色觉理论为三原色说。网膜锥体细胞含有感受红、绿、蓝三种不同波长光线刺激的感光物质。因而具有感受三种基本色——红、绿、蓝的能力。每一种感色成分要对一种色发生兴奋,若三种成分同时不同比例接受刺激,可同时感觉到不同的色。若三种成分受到一致的刺激,其混结果感到白色。如网膜锥体细胞感色物质部分或全部缺乏或功能受损,就会发生色觉异常。  

(一)先天性色觉障碍

有遗传因素。

(二)后天性色觉障碍

网膜、视神经、下部枕皮质等病变起。

诊断

病史

一般先天性色盲多无自觉症状,通常在体检中进常规色觉检查时被发现。因有遗传因素,要详细询问家族史。如患者诉有视力障碍,有患网膜、视神经或下部枕皮质等病变病史者,应注意色觉检查,常会有色觉异常

体格检查

全身检查须注意除外能起后天性色觉异常的某些全身病变。如神经系统检查可除外枕皮质病变。

眼部检查应注意视力、瞳孔、眼底、视野等常规检查。特是眼底检查,要详细了解网膜、视神经、黄斑部病变情况,有助于继发性色觉异常的诊断。

色觉检查法很多,但均为觉检查法。

1.假同色图 常称为色盲本。是前最广泛使用的检查法。其利用色调深浅程度相同而易混淆的色斑点构成图、数母或线。正常人以色辨之,而色盲者以明暗来判断。有日本石原忍(Ishilara)色盲检查表,美国的Hardy-Rand-Ritter(H-R-R)表等。国要使用俞自萍色盲检查图。

2.彩色绒线团挑选法 在一堆混有各种色彩的绒线团中,以某种色为要求,让被检查者从中挑选相似的色。如不能选出相似的色即为色觉异常

3.FM-100色彩试验 将分装4盒的85个可移动的色相子,在固定照明下,色变化规律排列,每盒限定2分钟。将排好色相子面的号码记录在记分纸上,画出极性图,并将其分与记录纸上分号比较,统计其总错误分数,可做色觉异常分型及定量分析。

4.色觉镜 利用红光与绿光适当混成黄光的原理,记录红绿光匹配所需的量,以判断红绿色觉异常。此法简单,能检查出色盲或色弱。能定量,便于临床观察及科研应用。

5.D-15色盘试验 由二组各15个色相子组成,记录其排列顺序,图表要求记录后画出线,以判断色觉异常

器械检查

为明确视神经网膜及黄斑病变的详细诊断,可眼底荧光管造影、电生理检查。还可通过CT扫描等进一步鉴起色觉障碍的颅病变。

鉴别

(一)先天性色觉障碍

多为隐性遗传,即有色盲男性将遗传基因(X染色体)过其女儿传给外孙(男性)一代。色觉障碍的发生率男性为5.14%,女性为0.73%。多为双眼。除全色盲外,通常有正常的网膜功能。一般仅累及红绿色

(二)后天性色觉障碍

可由黄斑、网膜、视神经和枕皮质疾病起。可以是单眼,如为双眼二者受累的程度可不同。多有视功能的异常,常影响黄一蓝和红一绿。网膜病是以蓝黄色障碍为。视神经病以红、绿色障碍为。如网膜色素变性。网膜离、管痉挛性网膜病变、老年黄斑变性早期均可导致蓝色色觉异常

"hasImageCarousel":null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