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朱砂根

朱砂根 朱砂根紫金牛朱砂根属常绿矮小灌木核果,如豌豆大小,淡绿色,成熟时鲜红色,久不落,甚美观。另有白色黄色种,一般均能作药用。李时珍曾描述道:“朱砂根生深山中,苗高许,似冬青,尽赤,夏日长茂,大如筋,赤色,此与百两金仿佛。”及全株入药,味苦性凉。有清热降,消肿解毒、活去瘀、祛止咳等功效。治扁体炎、牙痛、跌打损伤、关节痛、妇女白带痛诸病。朱砂根分布于中国西藏......
目录

简介

朱砂根出自《本草纲》:朱砂根,生深山中,今惟太和山人采之。苗高许,冬青甚赤,夏月长茂,大如箸,赤色,此与百两金仿佛。

朱砂根紫金牛朱砂根属常绿矮小灌木核果,如豌豆大小,淡绿色,成熟时鲜红色,久不落,甚美观。另有白色黄色种,一般均能作药用。李时珍曾描述道:“朱砂根生深山中,苗高许,似冬青,尽赤,夏日长茂,大如筋,赤色,此与百两金仿佛。”及全株入药,味苦性凉。有清热降,消肿解毒、活去瘀、祛止咳等功效。治扁体炎、牙痛、跌打损伤、关节痛、妇女白带痛诸病。

朱砂根的不同叫法:凉伞遮金珠、平地木、石青子、珍珠伞(江苏、浙江),凤凰翔(膓)、大罗伞、郎伞树、龙山子(广东)、山豆根八爪金龙豹子眼睛果、万龙、万雨金(台湾)、三两金(湘西一带)。

生长习性

朱砂根朱砂根灌木,高1-2m。除侧生特殊外,无分枝互生;叶柄长约1cm;叶片革质或坚纸质,、椭披针至倒披针,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换,长7一15cm,‘宽2-4cm,边缘具皱波状波状齿,具明显的边缘腺点,有时面具极小的鳞片侧脉12-18对,构成不规则的边缘

矮小灌木,具匍匐生直立高10-15厘米,幼嫩时被微柔毛,除特殊侧生外,通常不分枝坚纸质,狭卵形或卵状披针,或至近长,长7-14(-18)厘米,宽2.5-4.8(-6)厘米,急尖而钝或渐尖,基部楔形或钝或近全缘具不明显的边缘腺点,面通常无毛,面被细微柔毛,尤以中脉为多,具疏腺点,侧脉(7-)10-13对,平展,与中脉几成直角,至近边缘上弯,构成不规则而明显的边缘,与叶缘远离,细脉不明显;柄长1-1.5(-2)厘米,被细微柔毛。

花序,单一着生于特殊侧生或腋生端,此花序基部具1-2外,其余无,有时全部无,长2-5厘米;花梗长1-1.5厘米,二者均被微柔毛;长4-5毫米,花萼基部连达1/3,萼片披针卵形,长约2毫米,外面有或无毛,里面无毛,全缘,具腺点;花瓣红色卵形,长约5毫米或略长,急尖,外面无毛,里面被疏细微柔毛,具腺点;雄蕊花瓣短;花药三角状披针面常具腺点;雌蕊花瓣近等长或略长,子房卵珠,无毛,具腺点;胚珠5枚,1轮。果球,直径6-8毫米,鲜红色,具腺点。期5-6月,果期10-12月,有时2-4月。

形态特征

:富贵果,大罗伞,平地木,石青子,凉遮金珠。

】:纸质至革质,椭披针至倒披针,长5-10厘米或更长,宽2-3厘米,先端短尖或渐尖,基部短尖或楔尖,两面均秃净,有隆起的腺点,边常有皱纹或波纹,卷,有腺体;侧脉12-18对,极纤细,近边缘处结而成一边,但常隐于卷边

】:花序,生于侧生或腋生、长约10厘米的上,近部有较小的数枚;白色或淡红色,长4-6毫米;萼钝头,有稀疏的腺点。期:6月。

【果】:球,直径约6毫米,有黑色的斑点;果柄长约1厘米。

地理分布

产:中国西藏东南部至台湾,湖北至海南岛等地区,海拔90-2400米的疏、密林下荫湿灌木丛中。印度缅甸马来半岛、印度尼西亚至日本均有。

日本琉球至中国东南部、中部和西部。一般生于海拔500-2000m的林荫下或灌丛中。

【备注】:中国南部山林中常见的野生植物,喜生于阴地,广州近郊不常见,园圃中间有栽培,供观赏。

为民间常用的草药之一,可祛湿瘀止痛,通,用于跌打湿消化不良咽喉炎及月经不调等症。果可食,亦可榨油,土榨出油率20-25%,油可供制肥皂。亦为观赏植物,在园艺面的品种亦很多。

栽培管理

湿度管理】喜欢湿润或半候环境,要求生长环境的空相对温度在50~70%,空相对湿度过低时下部叶片黄化、落,上部叶片无光泽。

温度管理】由于它原产于亚热带地区,因此对冬季的温度的要求很严,当环境温度在8℃以下停止生长

光照管理】对光线适应能力较强。放在室养护时,尽量放在有明亮光线的地,如采光良好的客厅、卧室、书房等场所。在室养护一段时间后(一个月左右),就要把它搬到室外有遮荫(冬季有保温条件)的地养护一段时间(一个月左右),如此交替调换。

肥水管理】

对于盆栽的植株,除了在上盆时添加有机肥料外,在平时的养护过程中,还要进适当地肥水管理。

春、夏、秋三季:这三个季是它的生长旺季,肥水管理照“宝”——清水——“宝”——清水顺序环,间隔周期大约为1~4天

冬季:在冬季休眠期,要是做好控肥控水工作,肥水管理照“宝”——清水——清水——“宝”——清水——清水顺序环,间隔周期大约为3~7天。

对于地栽的植株,春夏两季据干旱情况,施用2~4次肥水:先在颈部以外30~100公分一圈小沟(植株越大,则离颈部越远),沟宽、深都为20公分。沟撒进25~50斤有机肥,或者1~5两颗粒复肥(化肥),然后浇上透水。入冬以后春以前,照上述法再施肥一次,但不用浇水。

修剪】在冬季植株进入休眠或半休眠期,要把瘦弱、病虫、枯死、过密等条剪掉。也可结扦插条进整理。

换盆】只要养护得法,它就会生长很快,当生长到一定的大小时,就要考虑给它换个大一点的盆,以让它继续旺盛生长。换盆用的培养土及组分比例可以选用下面的一种:菜园土:炉渣=3:1。

盆】把要换盆的放在地上,先用巴掌轻拍盆的四周,使根系受到震动而与盆壁分离,把盆倒过来放在左手上,左手的食指与中指轻轻夹住植株,手腕与指尖住盆沿,右手拍打盆底,再用母指从底孔把土向下,让植物出来。出来后,用双掌轻轻拍打盆土,让多余的土壤落。

盆准备】选一适当大小的盆,盆的底孔用两或薄薄的盖住,既要保盆土不被水冲出去,又要能让多余的水能及时流出。瓦沫上再放上一层陶粒或是打碎的红砖头,作为滤水层,厚约2~3公分。排水层上再放有肥机肥,厚约1~3公分,肥料上再一薄层基质,厚约2人公分,以把根系肥料,最后把植物放进去,填充养土,离盆约剩2~3公分即可。

培养种植

播种繁殖

【选种】:播种前首先要对种子挑选,种子选得好不好,直接系到播种能否成功。

1、最好是选用当年采收的种子种子保存的时间越长,其发率越低。

2、选用籽粒饱满、没有残缺或畸种子

3、选用没有病虫害种子

【消毒】:消毒包含两个概念,一个是指对种子消毒,另一个是指对播种用基质进消毒。家种子消毒常用60℃左右的热水浸种一刻钟,然后再用温热水催12~24小时。对播种用的基质进消毒,最好的法就是把它放到锅里热,什么病虫都能烫死。

【催】:用温热水(温度和洗脸水差不多)把种子浸泡12~24个小时,直到种子吸水并膨胀起来。对于很常见的容易发种子,这项工作可以不做。

【播种】:对于用手或其它工具难以夹起来的细小的种子,可以把签的一端用水沾湿,把种子一粒一粒地粘放在基质的表面上,覆盖基质1公分厚,然后把播种的盆放入水中,水的深度为盆高度的1/2~2/3,让水慢慢地浸上来(这个法称为“盆浸法”);

对于能用手或其它工具夹起来的种粒较大的种子,直接把种子放到基质中,3×5公分的间点播。播后覆盖基质,覆盖厚度为种粒的2~3倍。播后可用喷雾器、细孔洒把播种基质质淋湿,以后当盆土略干时再淋水,仍要注意浇水的力度不能太大,以免把种子冲起来;

【播种后的管理】:在深秋、早春季或冬季播种后,遇到潮低温时,可以用塑料薄膜把盆包起来,以利保温保湿;幼苗出土后,要及时把薄膜揭,并在每天上午的9:30之前,或者在下午的3:30之后让幼苗接受太阳的光照,否则幼苗会生长得非常柔弱;大多数的种子出齐后,需要适当地间苗:把有病的、生长不健康的幼苗拔掉,使留下的幼苗相互之间有一定的空间;当大部分的幼苗长出了3或3以上的子后就可以移栽。

扦插

常于春末秋初用当年生的条进扦插,或于早春用前一年生条进扦插

扦插基质】:就是用来扦插养土或河砂、泥碳土等材料。家扦插限于条件很难弄到理想的扦插基质,建议使用已配制好并且消过毒的扦插基质;用中粗河砂也,但在使用前要用清水冲洗几次。海砂及盐碱地区的河砂不要使用,它们不适植物生长

扦插条的选择】:进扦插时,在春末至早秋植株生长旺盛时,选用当年生粗壮条作为插穗。把条剪下后,选取壮实的部位,剪成5~15公分长的一段,每段要带3个以上的。剪取插穗时需要注意的是,上面的剪在最上一个的上大约1公分处平剪,下面的剪在最下面的大约为0.5公分处斜剪,上下剪都要平整(刀要锋利)。进扦插时,在早春温回升后,剪取的法同嫩扦插

扦插后的管理

【温度】:插穗生的最适温度为20℃~30℃,低于20℃,插穗生困难、缓慢;高于30℃,插穗的上、下两个剪容易受到病菌侵染而腐烂,并且温度越高,腐烂的比例越大。扦插后遇到低温时,保温的措施要是用薄膜把用来扦插盆或容器包起来;扦插后温度太高温时,降温的措施要是给插穗遮荫,要遮去阳光的50~80%,同时,给插穗进喷雾,每天3~5次,晴天温度较高喷的次数也较多,阴雨天温度较低温度较大,喷的次数则少或不喷。

湿度】:扦插后必须保持空的相对湿度在75~85%。插穗生的基本要求是,在插穗未生之前,一定要保插穗鲜嫩能进作用以制造生物质。但没有生的插穗是无法吸收足够的水分来维持其体的水分平衡的,因此,必须通过喷雾来减少插穗的水分发:在有遮荫的条件下,给插穗进喷雾,每天3~5次,晴天温度越高喷的次数越多,阴雨天温度越低喷的次数则少或不喷。但过度地喷雾,插穗容易被病菌侵染而腐烂,因为很多种类的病菌就存在于水中。

【光照】:扦插繁殖离不阳光的照射,因为插穗还要继续进作用制造养分和生的物质来供给其生的需要。但是,光照越强,则插穗体的温度越高,插穗的腾作用越旺盛,消耗的水分越多,不利于插穗的成活。因此,在扦插后必须把阳光遮掉50~80%,待根系长出后,再逐步移去遮光网:晴天时每天下午4:00除下遮光网,第二天上午9:00前盖上遮光网。

压条繁殖

选取健壮的条,从梢以下大约15~30公分处把树皮剥掉一圈,剥后的伤宽度在一公分左右,深度以刚刚把表皮剥掉为限。剪取一块长10~20公分、宽5~8公分的薄膜,上面放些淋湿的园土,象裹伤一样把环剥的部位包扎起来,薄膜的上下两端扎紧,中间鼓起。约四到六周后生。生后,把条边根系一起剪下,就成了一棵新的植株

上盆或移栽:小苗装盆或养了几年的大株转盆时,先在盆底放入2~3公分厚的粗粒基质作为滤水层,其上撒上一层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作为基肥,厚度约为1~2公分,再盖上一薄层基质,厚约1~2公分,然后放入植株,以把肥料根系,避免烧

上盆用的基质可以选用下面的一种:菜园土:炉渣=3:1;上完盆后浇一次透水,并放在遮荫环境养护一周。小苗移栽时,先挖好种植,在种植底部撒上一层有机肥料作为底肥(基肥),厚度约为4~6公分,再覆上一层土并放入苗木,以把肥料根系,避免烧。放入苗木后,回填土壤,把根系覆盖住,并用脚把土壤踩实,浇一次透水。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近视弧

下一篇 结膜乳头增生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